首页/文章/ 详情

有限元基础知识:振型分解法

19天前浏览20

向量空间

设    是向量空间,如果    中有    个向量    ,满足(1)    线性无关;(2)    中任一向量都可由    线性表示.则称向量组    为向量空间    的一个基,称    为向量空间    的维数,并称    为    维向量空间。若    是    维向量空间    的一个基,则    中任一向量    都可由这个基唯一地线性表示:

 

称有序数组    为向量    在基    下的坐标.

▲图1

如图1所示,在三维空间中,    组成一个基,三维空间中的任意向量    可表示为

 

同理,    个动力自由度的结构,各阶振型    张成一个    维向量空间,结构的任意位移都是这些振型的线性组合。

 

写成矩阵形式

 

其中

 

振型分解法

   个动力自由度的无阻尼强迫振动方程为

 

写成矩阵形式

 

其中

 

(1)代入(2)得

 

(3)左乘    

 

由振型向量的正交性质

 

   为广义质量。同理

 

   为广义刚度。所以,广义坐标下的运动方程为

 

其中的一个方程为

 

(6)即为体系按第    振型的振动分量用广义坐标表达的运动方程,共计有    个方程。这    个方程之间是相互独立、无耦合关系的,每一个方程均可按单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求解。求得    后,再通过(1),得到结构的位移。

在实际应用中,较低频率相应的振型对体系动力响应的贡献远大于较高频率相应振型的贡献。而且在有阻尼存在时,高振型响应的衰减速度又要比低振型的响应迅速得多。因此,在用振型分解法分析时,通常只需考虑前若干振型对于结构动力响应的贡献,就可以满足对实际工程问题的精度要求。上述基本概念在工程抗震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图2所示为一个悬臂柱的振动,其总响应可以由前三阶振型的叠加来获得.

▲图2

(6)两边同时除以    

 

简谐荷载作用下,(7)的特解为

 

其中,    

算例

用振型叠加法求图3所示结构的位移。已知    ,    ,一阶振型    ,二阶振型    ,    

▲图3

(Ⅰ) 求广义质量

 

(Ⅱ) 求广义荷载

 

(Ⅲ) 求广义坐标

由(8)可得

 

(Ⅳ) 求质点位移

由(1)可得

 


来源:大狗子说数值模拟
振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01
最近编辑:19天前
大狗子说数值模拟
博士 传播国际一流的数值模拟算法
获赞 10粉丝 25文章 7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有限元基础知识:关于过盈配合的接触设置

真实工业中很多部件是通过过盈配合(Interference Fit)的方式进行连接,靠着过盈配合产生的接触压力卡住彼此,那么我们有哪几种方式进行过盈配合分析呢?总的来说有以下两种方式:几何过盈,直接建立出来一个具有过盈量的几何,然后让接触算法去做剩下的事情参数过盈,几何本身可以是有间隙、贴合的但是通过设置过盈参数,来计算过盈过程中的接触压力, 在Abaqus中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定义 如下图的过盈配合案例,就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进行实现:其中第一种设置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拿着原始的几何网格(没有承受过盈配合前的实际尺寸),装配进去,施加接触对,进行过盈配合分析,可以说是一个正向的过程。而第二种的好处则是可以拿着装配好(没有穿透)的几何模型,通过参数调整过盈量,去尝试不同的过盈量,去得到设计时应该设计多大的过盈量,可以说是一个反向的过程。都有用!以下为一个下边设置了1mm参数过盈上边没设置的对比图: ![[Pasted image 20250621131624.png]]然而大家在实操过程中一般都会发现,过盈配合非常难收敛!其实呢这个也非常好理解,大家平时计算接触有时候就挺难收敛了,过盈配合等于将一大堆穿透量直接“怼”回去,非线性程度非常高,且对于无论上述哪种方式,其过盈量都是在分析步一开始就施加上去了, 几何过盈在分析步开始就检测到了很大的穿透量,参数过盈也是最一开始就施加上去了相应参数的过盈。那么现在一般软件都想到了,对于过盈配合最好也像加载力一样缓慢施加上去,这样好收敛!诸如Abaqus中,大家就可以采用如下的设置,提升过盈配合分析的收敛性,在contact 设置中,选择Interference Fit 中的 Gradually remove secondary node overclousre during step. 这个的概念就像力、位移的缓慢施加是一样的,一旦你勾选上这个了,程序会在分析步开始的时候检测过盈量,然后分步缓慢施加上去,这个时候大家把分析步步长调小就对收敛有用了,如果不勾选对于过盈配合调小分析步长完全没用。对了,上述说到的参数过盈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进行定义: 其他的软件诸如Optistruct 和 Ansys中也有类似的设置,再此不再赘述。然而,在多分析步的条件下,其实各种过盈配合的设置可以有多重组合,可以玩的非常花(有是一个用户喜欢,程序编写人员头疼的功能),比如如下这种:第一分析步:用 Interference Fit + Automatic shrink fit 消除初始几何干涉后续分析步:通过 Uniform allowable interference 添加额外过盈量,并搭配自定义幅值曲线(从0到1线性增长)这个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后续也可以结合着接触算法讲一下如何实现。来源:大狗子说数值模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