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如何区分大圆柱电芯的无极耳与全极耳设计?

3月前浏览139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5年07月23日 星期三


无极耳设计通过集流体边缘直接导电(如花瓣状折叠),彻底取消独立极耳;全极耳实为多极耳密集排布,仍依赖点焊传输。本文解析两者电流路径差异(横向vs纵向)、内阻影响(6倍功率提升)及4680电池的创新本质。

1. 结构设计差异

无极耳设计: 完全取消了传统独立的金属极耳结构。通过将集流体(正极铝箔/负极铜箔)边缘切割成特定形状(如花瓣状),经折叠后形成连续的导电端面。该端面直接与集流盘焊接,实现整个集流体边缘同时作为电流传输界面

全极耳设计: 本质仍是多极耳结构(如数十个小极耳),但通过密集排布模拟“全极耳”效果。其电流传输仍依赖多个离散的极耳点,而非连续的边缘界面。

2. 电流传输路径

无极耳: 电流直接在集流体边缘横向传输至集流盘,路径极短(宽度方向),可以有效降低电池内阻。

全极耳: 电流需沿极片纵向流至多个极耳点,路径较长,电阻显著高于无极耳设计。

3. 工艺与性能优势

无极耳

  • 消除焊接瓶颈:省去极耳焊接工序,避免虚焊风险。
  • 降低内阻与产热:内阻下降使6倍功率提升,充放电温升降低。
  • 提升能量密度:取消极耳留白区,增加活性材料占比。

全极耳: 仍需焊接多个极耳点,工艺复杂且存在局部过热风险。

特斯拉4680圆柱电池的  “无极耳”(Tabless)设计强调其无传统极耳的核心创新。而“全极耳”多为行业对多极耳密集化的通俗表述,与特斯拉的无极耳设计有本质区别。

4. 总结

无极耳设计通过集流体边缘直接导电,彻底取消独立极耳;全极耳实为多极耳的密集化变体。前者在电阻、热管理和能量密度上具有显著优势,是4680电池的核心创新之一。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焊接材料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02
最近编辑:3月前
锂电那些事
本科 | 技术总监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9粉丝 225文章 2638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电池的极片制作!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在新能源电池的制造领域,极片制作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乎电池的性能与品质。从原料的精心调配,到极片成型的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科技与工艺的精妙融合。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极片制作的全过程。 一、配料:奠定极片性能基石(一)正极配料正极活性材料是电池产生能量的核心物质之一,常见的如磷酸铁锂,凭借其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优势,在众多领域广泛应用;三元材料则以高能量密度,为追求长续航的设备提供动力支持。将这些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按精确比例,缓缓加入到 N - 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在高速搅拌设备内,各种成分如同在微观世界中 “共舞”,经过充分搅拌,形成均匀细腻、流动性良好的正极浆料,为后续工序筑牢基础。(二)负极配料以石墨等为负极活性物质,搭配导电剂、粘结剂与溶剂,通过类似的搅拌工艺,制成负极浆料。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层状结构,能高效存储和释放锂离子,在负极浆料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精确的配料比例和均匀的搅拌效果,是确保负极极片具备优良电化学性能的前提。二、涂布:赋予极片精准 “外衣”经过精心调配的正负极浆料,迎来了涂布环节。涂布机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 “画师”,将正极浆料均匀地 “绘制” 在铝箔集流体上,负极浆料则精准地覆盖于铜箔集流体表面。通过精准调控涂布机的涂布速度、刮刀与集流体的间隙等参数,能够严格控制极片的涂布厚度与均匀度。这一过程就像为集流体穿上一件量身定制的 “外衣”,厚度与均匀性的细微差异,都可能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循环寿命产生显著影响。三、干燥:稳固极片成型根基涂布后的极片饱含大量溶剂,此时需进入干燥设备。在适宜的温度与特定的时间条件下,溶剂逐渐挥发,浆料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牢固地附着在集流体上。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时间以及干燥环境的湿度,皆是影响极片质量的关键因素。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浆料开裂、性能受损;温度过低,干燥不充分,会影响后续工序。而湿度的把控同样重要,过高湿度可能使极片吸收水分,降低电池的电性能和稳定性。四、辊压:提升极片综合性能干燥后的极片进入辊压机,如同经历一场 “紧致塑形”。辊压机通过施加一定压力,使极片变得更加致密。这一操作不仅能够提高极片的压实密度,让更多活性物质得以填充,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还能改善极片的导电性,增强其机械性能,使极片在后续的加工与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承受外力,减少破损风险,为电池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五、分切:定制极片规格尺寸根据电池设计的精确尺寸与规格要求,分切机对辊压后的极片进行 “裁剪”。它如同一位精准的裁缝,将极片分切成合适的宽度与长度,为电芯组装做好准备。分切过程中的精度控制至关重要,极片尺寸的偏差可能导致电芯组装时出现对齐不良等问题,进而影响电池的整体性能与安全性。 极片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从配料的精细调配,到分切的精准操作,每一步都凝聚着科研人员与产业工人的智慧与心血。只有在每一道工序中都严格把控质量,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极片,为制造高性能的新能源电池奠定坚实基础,推动新能源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