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mu和mu_prime

16小时前浏览1
最近在做LNA课程,上上周,在经过一周的心里挣扎后把海报发出去了。

不过,没有大范围发,朋友圈没发,课程群没发,公 众号也没发,平台上也设置成了不可搜索,就在给原来有意向的号友中间发了一下。

这样矛盾的做法,今天想了想,一方面是号友说的,想给自己的压力小一点;另一方面,是想给自己留个念想。

虽然我队友总觉得还是会有人需要,毕竟总有人需要从0到1开始的,但我个人觉着板级LNA的受众应该不会多。

然后这个课程是会有实测,我还给自己加了码,除了2GHz左右的LNA,还想再弄一个10GHz左右的LNA;所以呢,后期应该不少花钱。

除了板材加工(这个JLC倒是很便宜),但是10GHz的板子,FR4低成本的情况下,仿真能不能指导实测还未知;10GHz的话,射频插座也得选个好的;再加上后期仪器租赁的费用;整个课程下来,贴了时间之外,可能还得往里面贴钱。

ps:大家要是有租赁资源的,告知一下,想要租期可以是一周的,减少点花费。

然后大家会问了,赔钱为啥还干?

那不是有个念想么,万一朋友圈或者公众 号号友里,还有潜在客户呢?

所以,虽然心里想着受众可能不太多,但是还没到最后阶段,总是还有点侥幸心理,万一能挣点呢。

然后呢,还想趁着这个课程,再把理论融合贯通一下,能不能把仿真搞好点,在10GHz的情况下,看看能不能还是能用仿真指导实测,减少盲调的概率。

这不,这两天,又接着看理论,发现以前很多没想过的问题,都是问题。

比如说,微波工程里面,为啥会定义三种增益?

然后昨天了解到一个新的知识点,就是,如果管子的稳定因子为K,那管子前后进行无源无耗的匹配后,整体电路的稳定因子仍然为K。用理想电容电感仿真的时候,到确实是这样;不过代入实际电容电感参数后,情况会有所改变。

今天看mu,翻ADS的help文件,上面写着:

以前呢,我没多想,就用mu的仿真值。

因为要做课程,心有点虚,所以就想的有点多。因此,我就想自己测量一下SMITH圆图到负载圆的最短距离,发现结果并不和mu计算出来的一致。

于是去微波工程上看推导,发现u是在Гout平面上推导的,但是上面的help文件,是在ГL平面上测量出来的。

先是想看看在Гout平面和ГL平面上出来的因子,会不会是等价的(从后面的文献推导来看,是的)?

我把两个式子分别给AI,想问问它,这两个式子,是等价的不。

AI说不等价(不过,从后面的文献来看,其实是等价的)。

没办法,只好去下载help文件中的参考文献。

看了一下,倒是基于ГL平面推导出来的。里面用了这样一个前置的已知等式。

对这个公式,我是没法noting出来的,不过,AI可以,Gemini给出了很复杂的推导,我大概看了一下,应该没错。

所以,ADS中的help文件没有问题,u因子,确实是SMITH圆图中心到负载稳定圆的最小距离。

在文献中,也很明确地指出这一点。

但是为啥,仿真出来的对不上呢?

我尝试把点数增加后,结果OK了。

因为点数不够多,所以mark点没法 正好吸附到距离SMITH圆图中心最小的点上,所以是手动放上去的,但是即使看上去mark点是在红线上,还是不准确;点数够多了,mark点就能自动吸附到最小点上。



来源:加油射频工程师
电路ADS芯片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02
最近编辑:16小时前
加油射频工程师
分享所学知识
获赞 267粉丝 105文章 644课程 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