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论文分享 | 破解电池回收难题,虚拟孪生让循环经济闭环成真

7小时前浏览2
image.png      

         

         

         

         

         

         

         

         

         

         

         

         

         

         

         

         

         

         

         

         

         

         

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锂离子电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我们的生活,也迅速走向报废。如何破解回收难题、打通“生产-使用-回收-再制造”的闭环路径,正成为电池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议题。


       


近日,达索系统BIOVIA总部材料仿真专家 Lalitha Subramanian 与多位同行合作,围绕电池回收与制造一体化数字化路径撰写的论文《Integration of lithium-ion battery recycling into manufacturing through digitalization: A perspective》正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为行业提供了可落地、可扩展的技术视角。


     



       

为什么电池回收如此难?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报废锂离子电池总量将达到120万吨以上。而目前,全球电池回收率仅为5%左右,仍有大量电池被直接焚烧或填埋,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与安全隐患。

究其原因,不仅是工艺不成熟,更在于信息缺失:电池种类多样、成分复杂、安全风险高,而传统的回收流程难以实现自动识别、智能分类、精细处理。

此外,主流回收技术如火法、湿法冶金或直接回收在效率、成本与环境影响之间仍缺乏“从设计源头到回收末端”的全生命周期优化。



       

打开电池回收与制造一体化的钥匙          


         

论文提出,以虚拟孪生体验 (Virtual Twin Experience) 为核心的数字化方法,可显著提升回收效率、降低能耗,并重构电池制造与回收之间的协同关系:


         

           

虚拟仿真拆解与材料再生:利用材料模拟技术 (如Materials Studio) 精准建模黑色物质分离、材料重构与再利用过程,提前验证可行性。


           

多尺度建模联通回收与制造:从电芯、模组到整包,通过耦合产品与工艺模型,实现生产-回收工艺链的全面优化。


           

机器学习提升回收智能化水平:应用AI对电池健康状态 (SoH) 进行估算,助力精准拆解、材料筛选与成本预测。


           

语义层与本体标准化: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架构与本体,如BattINFO,实现数据一致性与系统互操作,为工业协同打下基础。

这一系列工具与技术的组合,构建了一个“边生产边回收、边学习边优化”的闭环数字系统,不仅帮助电池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也让循环经济真正走向规模化与标准化。



       

政策推动,产业协同,数字化正在落地          


         

欧盟多项政策(如电池护照、ELV法规)正在强力推动回收体系的数字化转型。在过去五年间,欧洲共投入145个与电池回收相关的数字化项目,重点支持从回收工艺创新到数据标准建设、从试点线验证到机器人自动拆解等多领域协作。

论文中也指出,数字化不仅仅是一项工具,更是打破“数据孤岛”、连接多学科专家、促进回收商业模式升级的核心纽带。            

来源:达索系统

ACT冶金UGUM材料机器人多尺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23
最近编辑:7小时前
达索系统
3DEXPERIENCE平台-定义三维体验新...
获赞 192粉丝 446文章 1190课程 25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