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锂枝晶生长相场模拟偏微分方程解析

3月前浏览179

锂枝晶模拟的三个偏微分方程:

  1. 相场方程:

     
  2. 锂离子浓度方程:

     
  3. 电势方程:

       

       


方程含义及参数解释:

相场方程:相场变量 ξ 的演化,表示锂金属沉积的界面动力学。
  • g′(ξ):自由能密度函数的导数,驱动相分离(如锂与电解液的界面能)。

     
  • κ∇2ξ:界面能项,抑制尖锐界面形成(κ 为梯度能系数)。

  • Lσ:界面迁移率系数,控制动力学速率。


  • 电化学反应项,描述 Butler-Volmer 动力学。

  • h′(ξ):插值函数,确保反应仅发生在界面区域。

  • ηa:过电位(ηa=ϕ−ϕeq)。

  • α:电荷转移系数,

  • n:电子转移数,

  • F:法拉第常数,

  • c~+ :归一化锂离子浓度,c+/c0


锂离子浓度方程:电解液中锂离子浓度c+的扩散与迁移。


电势方程电势 ϕ 的分布,满足电荷守恒。


Lσ影响锂枝晶形貌的规律

相场方程中的 界面迁移率系数,表征相场变量ξ(描述锂金属/电解液界面)对外部驱动力(如自由能梯度)的响应速度。

Lσ越大,界面移动越快,枝晶生长动力学越迅速。 Lσ直接放大相场动力学项,使界面能驱动力(自由能梯度 g′(ξ)和曲率效应 ∇2ξ)更高效地转化为界面运动。

Lσ越大枝晶尖端更易分叉,形貌更粗糙。高Lσ加速界面失稳,任何微小的曲率扰动(如表面凸起)会被快速放大,导致尖端分裂。


Lη影响枝晶形貌的规律

相场方程中电化学反应项的动力学系数,表征过电位ηa和锂离子浓度 c+ 对锂沉积/溶解速率的调控强度。

Lη越大,电化学反应对界面演化的驱动力越强,枝晶生长越受局部电化学极化(如浓差极化、活化极化)控制。

放大 Butler-Volmer 反应项,当Lη极大时,生长速率受限于离子扩散速率(Deff)或电荷传输(σeff)。

Lη越大,枝晶尖端更尖锐(针状),分叉减少。强化局部极化效应,使沉积集中在最高过电位区域(尖端曲率最大处)低过电位区域(如枝晶侧面)反应速率相对降低,形成各向异性生长。


界面能对相场方程哪些参数有影响

界面能(γ)在锂枝晶的相场模型中通过影响多个关键参数和方程项,直接调控枝晶的形貌演化和稳定性。在相场模型中,界面能(γ)、自由能势垒(W)和梯度能系数(κ)的数学关系为:

界面能 γ 通过双阱势函数g(ξ)的导数g′(ξ) 驱动相分离,高界面能 γ 提高了双阱势函数gg(ξ) 的势垒高度W,导致界面动力学变慢。界面能通过κ调控梯度项,抑制界面曲率波动,通过改变界面形状影响局部过电位 ηₐ 和离子浓度,从而间接调控反应速率。


主要参数表

未完待续......


来源:锂想生活
化学电子储能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7
最近编辑:3月前
堃博士
博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32粉丝 195文章 40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锂离子电池极片微观结构与机理④

我是锂想生活mikoWoo,高级工程师,锂电事业践行者,多年来主要工作集中在电池设计与开发以及工艺研究。2013年开始整理与总结锂离子电池工艺技术问题,持续在网络分享锂电技术与知识。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历时多年的整理与总结,建立了锂离子电池极片机理与工艺的知识体系框架,先后持续分享了锂离子电池极片机理与工艺基础PPT。大家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整份PPT(180多页)点击阅读第一部分PPT资料:锂电池电极反应过程及极片微结构特征第二部分PPT资料:理想的电极结构及电化学模拟第三部分PPT资料:工艺-微结构关系、搅拌基本过程第四部分PPT资料:干法搅拌、浆料评价方法、涂布窗口介绍第五部分PPT资料:挤压涂布及常见涂布缺陷第六部分PPT资料:电极湿涂层干燥基本过程第七部分PPT资料:极片辊压与裁切本次在原先第一和二部分的基础上(其他PPT部分不包括),再次更新PPT,并且录制了讲解视频,整理成了锂离子电池极片微观结构与机理系列视频付费合集,录制的原始视频2个多小时,编辑之后视频时长1个小时,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付费阅读,包括讲解视频和对应PPT,支付后可查看总共9个视频。一、课程介绍本课程将锂离子电池极片机理与工艺方面的基础知识点进行了系统地梳理,适合于对锂离子电池极片制造工艺过程有一定了解的工程技术人员、锂电新入职者、对电池工艺感兴趣的学生等。通过课程学习,您可以了解锂离子电池极片的机理,学习极片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拓展极片设计与失效分析方法,提供极片工艺问题的解决思路。视频讲解目录①知识框架体系和电池基本单元05:00②锂离子电池极片基本原理8:20③电池极片中的电流密度分布12:00④电池极片的基本组成05:45⑤电池极片的孔隙率及其表征方法09:20⑥电池极片孔隙迂曲度及其测试方法11:05⑦电池极片内的离子传输路径02:20⑧电池极片的导电剂分布09:50⑨电池极片理想的电极结构02:50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付费阅读,包括讲解视频和对应PPT,支付后可查看总共9个视频。来源:锂想生活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