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资料翻译 |《经济学人》:美国的建筑业正饱受着碎片化、过度监管和投资不足的困扰

12小时前浏览1

译者注:《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2025/07/10,AI翻译,少量人工修改

竣工于1931年的纽约帝国大厦,仅用了410天便拔地而起。同年,胡佛大坝破土动工。原计划七年建成,却在五年内竣工。如今,如此壮举似乎已难以想象。去年,半数美国建筑公司报告称,他们正在进行的商业项目遭遇延误或被迫放弃。2008年,加利福尼亚州选民批准了一条连接洛杉矶和旧金山的高速铁路线,原定于2020年竣工,如今完工时间至少推迟十年。

美国在建设方面的无力,对现任美国总统而言是个问题:他决心通过保护主义重振美国制造业,但这个国家能否建造出再工业化所需的工厂、仓库和桥梁,并以足够快的速度完成呢?此外,如果总统要实现其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获胜的雄心,也必须加快数据中心和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

项目需求无疑正在飙升。美国最大的商业建筑商Turner Construction Company报告称,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订单积压量同比增长了五分之一。然而,延误和成本超支依然在所难免。生产力状况则每况愈下。自2000年以来,建筑业的人均产出下降了8%,而同期整个私营部门的人均产出却增长了54%。问题并非仅限于商业项目。美国住宅建筑公司每名员工建造的住宅数量与九十年前持平,这导致了普遍的住房短缺和房价飙升。造成这种严峻局面的背后,是碎片化、过度监管和投资不足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是碎片化问题。据统计,美国建筑业约有75万家公司,大约是制造业公司数量的三倍,而制造业在GDP中所占的份额是建筑业的两倍。其结果是丧失了规模经济效益。根据哈佛大学的Leonardo D’Amico及其合著者的一项研究,员工超过500人的建筑公司,其生产力大约是员工在100至499人之间公司的两倍,更是员工不足20人公司的四倍。

该行业还存在缺乏垂直整合的特点。像Turner或Bechtel这样的大型公司会承担大型商业项目的责任,但会将大部分建筑工作分包给小型本地公司,其中一些公司还会将部分工作再转包出去。住宅建设也遵循类似模式。这导致了层层叠叠的协调、谈判和支付环节,所有这些都会拖慢项目进度。建筑产品分销业务也同样碎片化,库存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延误。

那么,为什么该行业没有进行整合呢?部分原因在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益繁密的建筑法规。这些法规不仅阻碍了项目进展,还使得公司必须深入了解各州乃至各城镇之间差异巨大的建筑规范。对于全国性巨头而言,最简单的途径往往是聘请当地承包商协助完成项目。这类承包商在招募工人方面可能也更有优势,而劳动力短缺正是该行业长期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这反过来又导致了普遍存在的投资不足问题。那些通常利润微薄、规模不足的承包商大军,缺乏投资省力技术的财力,尤其是在一个需求如此波动的行业中。据咨询公司麦肯锡的Jan Mischke称,美国普通建筑公司的资本支出约占营收的3%,而其他行业则为13%。

因此,新技术的采用一直乏善可陈。项目管理软件尚不普及,更遑论人工智能的应用。建筑商在利用工厂中日益普及的机器人方面也进展缓慢。根据ING银行的数据,美国建筑业每10万名工人仅有6台此类机器人,而制造业则有近3000台(这仍远低于其潜力)。当然,建筑项目的多样性意味着它们无法像工厂生产那样实现自动化。即便如此,机器人仍能完成许多任务,例如铺砖、焊接或搬运材料,这些任务占据了建筑工人大量的时间。

什么能将该行业从困境中拉出来呢?美国总统已承诺削减阻碍建筑业发展的联邦法规。7月1日,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提议放宽对建筑工地所需照明量等方面的规定,这应该会有所帮助。然而,美国总统还希望驱逐非法进入美国的工人,这将加剧劳动力短缺,并且他对钢铁等材料征收了关税,这将使项目成本更高。

有一些迹象表明,该行业正开始整合,或许是微薄的利润最终促成了这一点。另一家咨询公司德勤指出,近期交易活动有所增加。今年1月,两家大型建筑商Flatiron和Dragados最终敲定了一项合作。私募股权公司一直在积极收购并合并小型专业承包商。

供应链方面也出现了整合。今年4月,分销商QXO以110亿美元收购了另一家建材供应商Beacon Roofing Supply。QXO目前在美国屋顶材料市场占据五分之一的份额。上个月,QXO收购另一家库存商GMS的竞标被Home Depot以55亿美元的出价击败,Home Depot是一家已将业务扩展到承包商供应领域的DIY连锁店。QXO的负责人Brad Jacobs认为,正如他所希望的,将供应链数字化并改善材料流向建筑商的效率,将有助于提高生产力。他说:“这里确实存在一场危机。”将建筑业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将是完成所有项目的前提(Digging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out of its hole will be the mother of all projects)。

---End---

来源:陆新征课题组

振动非线性化学建筑电力消防焊接BIM理论Opensees材料机器人科普数字孪生控制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7
最近编辑:12小时前
地震那些事
博士 抗震防灾数值模拟仿真
获赞 82粉丝 65文章 61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新论文:两阶段受力可调控的屈曲约束支撑试验、数值与理论研究

论文:[1]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f a novel double-stage capacity-adjustable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OI: https://doi.org/10.1016/j.engstruct.2025.12059550天免费下载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lAKwW4G4ivR5 论文:[2]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a novel double-stage capacity-adjustable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DOI: https://doi.org/10.1016/j.istruc.2025.10927550天免费下载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lAKQ8MoIH6PxG0太长不看版 传统屈曲约束支撑(BRB)在屈服后常经历应变强化和循环硬化,承载力持续提升,可能引起结构中相邻构件的内力增加和构件损伤。降低钢材屈服强度或减小截面面积虽可减小承载力,但前者效果有限,后者又易导致小震下刚度无法满足要求。 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两阶段受力可调控的屈曲约束支撑(CABRB),由牺牲段与耗能段并联构成(图1)。CABRB典型荷载–位移曲线如图2所示,通过牺牲段断裂机制引导支撑性能退化。该支撑在小震下具备足够刚度控制变形,在大震下通过降低刚度和承载力保证支撑的耗能效果。通过试验、理论与数值分析,验证了CABRB良好的抗震性能、修复能力及可调控的受力特性。 图1 CABRB构造 图2 典型荷载-位移曲线1研究背景 屈曲约束支撑(BRB)通过套筒约束避免屈曲,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与力学稳定性。然而,部分工程案例分析表明,在强震作用下,提升BRB的屈服承载力反而可能引起相邻结构内力增加,甚至造成附加损伤;同时,过大的屈服承载力也降低了其耗能效果。一些研究表明,在大震下适当降低支撑的屈服后承载力,有助于提升其耗能效果。然而,当前多阶段受力支撑研究多聚焦于承载力增强型设计,针对承载力削弱型支撑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支撑的设计灵活性与震后修复能力也亟待加强。 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两阶段受力可调控屈曲约束支撑(CABRB),由耗能段与牺牲段并联构成。通过调节牺牲段参数,可实现CABRB刚度、承载力及断裂变形的可控调节。在小震中,CABRB提供较高刚度与承载力以控制结构变形;在大震中,牺牲段主动退出工作以降低整体构件的刚度与承载力,从而减小相邻构件内力并提升耗能效果;震后通过更换牺牲段组件可快速恢复支撑功能。2试验方案 研究提出的CABRB如图3所示,其主要由耗能段(图3a)、牺牲段(图3c)并联组成。其中,耗能段为传统屈曲约束支撑,牺牲段由钢支撑和牺牲板(图3d)组成,牺牲板通过夹板和螺栓固定在钢支撑上。牺牲板为一块带长孔的钢板,通过在钢板上开槽对其进行削弱,从而实现主动损伤和断裂引导。 为验证CABRB的两阶段受力性能和可修复性能,分别设计了BRB、牺牲板、CABRB等共10组试件,分别对其开展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图3 CABRB详细尺寸3试验结果与讨论(1)试验现象 各试件中BRB的破坏模式一致,均表现为内芯因塑性损伤累积发生拉断(图4a)。牺牲板的破坏位置则随开孔形状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长矩形开孔,断裂集中在连梁端部(图4b);而在长圆形开孔中,断裂位置约位于距连梁端部约1/3处(图4c)。加载过程中,CABRB各组件均未出现面外屈曲或失稳等异常现象。 图4 试件破坏现象(2)滞回性能 图5展示了CABRB及其各组件的滞回曲线。由图5a~c可见,各试件均表现出饱满的滞回特性,其中圆形开孔牺牲板(图5c)较矩形开孔牺牲板(图5b)具有更优的滞回性能。图5d~e进一步表明,CABRB具有明显的两阶段受力特性:牺牲板可在设定变形下发生断裂并退出工作,从而有效削弱整体支撑的刚度与承载力。 图5 各试件滞回曲线(3)修复性能 研究考虑了三种修复策略:等承载力、降承载力和提承载力,分别对应图6a、6b和6c。由图6a可见,等承载力修复后,CABRB的受力性能基本保持不变。图6b和6c表明,降低或提高承载力的修复策略均可有效实施,能够针对不同工程需求实现灵活的抗震修复与加固效果。 图6 修复前后滞回曲线对比4参数分析 建立如图7所示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以带长圆形开孔牺牲板的CABRB为例,选取牺牲板的连梁长度L、开孔曲率半径R、连梁最小高度h1和板厚为参数,通过改变上述参数探究对CABRB受力性能的影响。 图7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图8为牺牲板各设计参数对CABRB骨架曲线的影响。从图8中可知,牺牲板的峰值变形与破坏变形主要受参数L的影响,而对其他参数(即 h₁、t 和 R)不甚敏感。h₁ 和 t 对初始刚度与峰值强度具有显著影响,而 R 的影响较小。建议可在牺牲板设计时综合调整 L、h₁ 和 t。 图8 牺牲板设计参数对CABRB骨架曲线的影响5理论分析 以带有长圆形开孔牺牲板的CABRB为例,本文结合虚功原理与增量分析方法建立了其理论骨架曲线模型。牺牲板的计算模型见图9,详细推理和计算流程可以参阅发表的论文。通过与试验所得滞回曲线(图5)对比,验证了所提出骨架曲线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与适用性。 图9 牺牲板理论计算模型6结语(1)所提出的CABRB实现了预期的两阶段可调受力特性,牺牲段可在设定变形下断裂,从而引导支撑性能退化。(2)相比矩形开孔,长圆形开孔牺牲板表现出更饱满的滞回曲线和更优的力学性能。(3)牺牲板在调控CABRB性能中起关键作用,合理参数设计可实现其力学行为的精准调控;地震损伤后通过更换牺牲板可实现支撑性能的快速恢复。(4)本文建立的骨架曲线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准确性较高。来源:陆新征课题组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