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板式液冷采用冷板组件与电池组件接触,电池充放电产生的 热量经由冷板组件中的冷却介质导出,再经由一个或多个冷却回路热交换传递,最终将设备热量散发到外环境或进行回收利用。
储能液冷板技术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储能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储能液冷板所能储存的能量。储能密度是衡量储能液冷板技术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储能液冷板技术的储能密度已经达到了100Wh/kg以上,相比传统的储能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
放电效率是指储能液冷板在释放能量时的能量利用率。放电效率越高,说明储能液冷板技术的能量转换效率越高。目前,储能液冷板技术的放电效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比传统的储能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
循环寿命是指储能液冷板技术在多次充放电循环中能够保持稳定性能的次数。循环寿命是衡量储能液冷板技术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储能液冷板技术的循环寿命已经达到了5000次以上,相比传统的储能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
安全性能是指储能液冷板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性能,不会出现安全事故。安全性能是衡量储能液冷板技术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储能液冷板技术的安全性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能够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储能液冷板技术的指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储能液冷板技术的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高效稳定的冷水源:储能液冷板技术有较高的冷冻效率,稳定的温度分布,保持冷却水的温度更低和持久,从而提高制冷效率,节约用电成本。
2.兼容性高:储能液冷板技术能够与现有的空调系统配套使用,并且不改变原有空调系统的配置,更加方便简单。
3.安全可靠:采用这项技术的冷水系统确是安全可靠的,可以独立运行,无需其它系统辅助,有效地实现热量转移和储存热量效果。
4.省空间易于安装:这种技术具有节能高效,安装尺寸小便于安装,简化管线连接,使空调室内外部结构更加紧凑,安装及实施简单方便。
5.长寿命,耐用:可以利用最多数据库将平均温度、最大温度的统计和记录,应用于智能化操作,优化冷热量储存调节。减少维护投入,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耐用性。
储能液冷板专利汇总
CN116454461A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包,其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组;液冷板,所述液冷板设于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的底面;以及至少一组第一限位件,每组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液冷板与每一个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之间,以使所述液冷板与每一个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面之间形成厚度均匀一致的涂胶间隙;其中,所述涂胶间隙内涂敷导热胶,所述液冷板通过所述导热胶与所述至少一个电池模组传热配合。工作时电池模组的各部位能通过导热胶与液冷板之间形成均匀传热,使电池模组各部位的冷却效果更加趋于一致,保证散热均匀性,减轻温差程度,提高电池包整体的热管理效率,保证电池模组的循环寿命。
CN214477762U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集成箱体,包括侧梁、模组安装梁和液冷板。其中,侧梁包括能够围成环形结构的两个第一侧梁和两个第二侧梁,两个第一侧梁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梁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模组安装梁设有两个,两个模组安装梁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并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侧梁,液冷板夹设于第二侧梁和模组安装梁之间,围设形成能够容纳电池的容纳腔,并通过搅拌摩擦焊接与第二侧梁和模组安装梁固定连接,电池能够固定连接于第二侧梁和模组安装梁,液冷板被配置为对电池进行冷却。这样即可避免在液冷板的流道面焊接模组安装梁而导致的冷却液泄漏危险,从而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维护成本。
CN219303804U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箱,包括:箱盖、液冷板、纵梁组件以及横梁组件;所述液冷板设于箱盖的底部,所述液冷板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液冷板包括向下凸起的冷却液腔体;所述纵梁组件包括相互平行地设置在液冷板底部两侧的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结构相同;所述横梁组件和纵梁组件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横梁组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纵梁底部,所述横梁组件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纵梁底部;所述纵梁组件为型材。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纵梁截面采用阶梯化设计,既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又使得连接处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小箱体边框体积。
CN218769732U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其包括:箱体以及冷却板,所述冷却板沿高度方向h设于箱体下方,所述箱体沿高度方向h上的投影落在所述冷却板表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板来承载箱体,并通过增加第一加固条来确保冷却板物理性能,无需额外设置支架来承载,有效在简化电池包的同时确保电池安全。 |
CN219435978U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散热和加热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铝型材拼接液冷板,包括左侧板、右侧板、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左侧板设在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的左侧,右侧板设在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的右侧,第一中间板的右侧设有进液部,第二中间板的右侧设有出液部,铝型材拼接液冷板中成型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液体经由进液部进入到第一中间板内,分流后进入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液体分别经由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流通后,进入到第二中间板的出液部处。
CN219476799U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压铸液冷板,包括板体和盖板,板体通过压铸方式一体成型,盖板设在板体上,盖板和板体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板体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处进入的液冷水分流至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中,流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液冷水合流至出液口处。 |
CN219144288U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均匀的电池组,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包括液冷板、设置在所述液冷板上的电芯以及设置在所述电芯外部的上盖,所述液冷板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与所述进水口相连的进水主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的出水主路、若干分区支路以及出水支路,所述分区支路和所述出水支路设置在所述进水主路与所述出水主路之间,若干所述分区支路进行阵列排布,若干所述分区支路之间并联设置,靠近所述进水口的所述分区支路与所述电芯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所述进水口的所述分区支路与所述电芯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使用多级并联的设计,极大的降低模块流阻,并且能够对各个特征区域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换热热阻,保持模块内部温度均一。
CN115775932A
本发明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成型的储能电池均温冷板结构,包括作为整个部件载体的均温冷板主体,所述均温冷板主体包括用于液体流动的液冷流道板,液冷流道板内设有用于将液体导向不同发热单元的导流组件,液冷流道板内设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调节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设于液冷流道板内的前部电芯流道主体、中部电芯流道主体和后部电芯流道主体,液冷流道板内还设有分别与前部电芯流道主体、中部电芯流道主体和后部电芯流道主体相连通的主流道和出液流道。本发明通过设置导流组件,合理布局液冷换热区域内的流道,减小前后部电芯位置的电芯与液冷板换热的能力的差异,减小前后部电芯模组之间的温差,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
CN219017763U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电动车及储能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储能电池包的液冷板,包括基板、盖板、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液冷板具有供冷却介质循环流通的液冷通道,液冷通道分为进液端、第一降温区、第二降温区和出液端,冷却介质从进液端进入,依次经由第一降温区和第二降温区,从出液端流出,使得第一降温区和第二降温区能够分别对多个电池模组降温,其中,第一降温区和第二降温区的相同位置具有若干沿横向延伸的中间流道,使得第一降温区和第二降温区的横向尺寸可以根据电池模组的规格设置,即对应于不同长度的电池模组,仅需调整中间流道的长度即可,不需要对液冷通道结构进行大的变更,结构通用性强,有利于降低生产难度和工艺成本。
CN115882142A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容量高强度储能箱体,属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箱体框以及固定连接于箱体框底部的液冷板,箱体框由框板和阶梯板连接后合而围成,箱体框的底部与平置的液冷板固定连接后,在液冷板的上方形成容纳电池模组的内腔;内腔通过隔板分隔,一般分隔为两部分,契合液冷板进水区和出水区不同区位的冷却效率进行分区管理,当然,也可以用多个隔板分隔为多区域,从而达到整体均匀散热高效定位化管理的技术效果;隔板的端部设置有契合阶梯板形状的搭接口,并通过搭接口搭接在阶梯板上。增加的阶梯板使电池模组安装时更加平衡,同时可以容纳多组电池模组,使箱体框内腔体空间加大,进而提高了电池模组容量。 |
CN218069983U
本申请涉及电池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均温储能液冷板,包括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相互叠合设置;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之间设有液冷流道;液冷流道包括主流道和截流道;主流道为多个,多个主流道平行不等距分布于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之间;截流道为多个,各个截流道均与主流道呈一夹角连通。本申请通过在两个导热板之间的主流道增加与主流道呈夹角分布的截流道,方便各个主流道之间的水流能够相互流通,进而保证每个主流道的水流相对均匀,不仅有利于提高水冷板均热功能,而且还可以提升水冷板的散热效果,保证电池模组内部各处温度相对均匀,从而扩大其适用范围,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CN217822985U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冷散热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产品的温度难以保持一致性技术问题,提供液冷板及储能装置。其中,液冷板用于冷却发热件的不同区域,液冷板包括本体。本体设有进液口、出液口和U形冷却管路,U形冷却管路用于从进液口通入冷却液,并从出液口排出冷却液。进液口和出液口设于U形冷却管路的两个开口并位于本体的同一侧。U形冷却管路包括多组冷却通道,每组冷却通道包括多个流道,相邻的两组冷却通道的多个流道分别相连,发热件的第一区域的温度大于第二区域的温度,与第一区域对应的冷却通道的流道的数量不小于与第二区域对应的冷却通道的流道的数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冷却发热件时使发热件各区域的温差较小。
CN218160564U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用液冷板,旨在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能够有效减少冷却流道存在的泄漏风险的储能电池用液冷板。它包括流道板,流道板的一侧面上设有冲压成型的冷却流道槽;上封板,所述上封板上朝向流道板的一侧面设有复合焊接层,所述复合焊接层的熔点低于流道板的熔点,复合焊接层的熔点低于上封板的熔点,流道板与上封板通过复合焊接层焊接为一体,冷却流道槽的槽口朝向上封板,上封板密封冷却流道槽的槽口,以使冷却流道槽形成储能电池用液冷板的冷却流道。
CN216120544U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及储能电池包,本实施例的电池包下箱体包括框架和液冷板,其中,液冷板密封连接于框架上,且液冷板具有连接于一起的液冷底板和液冷盖板,液冷底板和液冷盖板之间限定出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和出液腔连通设置,并分别与液冷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对应连通,进液腔和/或出液腔内设有多个扰流部,各扰流部之间限定出介质流道。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下箱体,通过设置在液冷板内的进液腔和出液腔以及多个扰流部,可对液冷板内的冷却介质进行扰流,使得进液腔和出液腔内的冷却液充分混合,从而能够减小进液口和出液口处的温差,形成均匀的温度场分布,以利于改善电池的温度一致性,同时也利于提高液冷板的换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