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动力电池热管理仿真案例-常温高速/高温/低温工况仿真分析

1月前浏览41


新能源动力电池热流体仿真分析涉及面广、难度大,对一个新手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涉及到每个板块的内容,动力热管理仿真不仅仅是仿真过程学习,也是热管理设计学习,如果靠自己摸索,从新手到能独立建立动力电池热仿真模型,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分析动力电池仿真前处理进行分析:

       锂电池Pack设计中往往会借助热流体仿真分析来辅助工程师完成pack热管理系统设计,在热管理系统设计阶段,可对Pack、模组或电池进行热场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快速地选择出冷却、加热和保温方式;在冷却子系统设计阶段,可以对Pack、模组或电池(带冷却子系统)进行热场和液冷系统的设计目标为:在指定工况下运行,电池系统内部电芯的最大温度小于50℃;电芯之间的温差小于等于5℃;液冷系统的压降小于10kPa,依据下图电芯单体的产热数据,计算在1c满放的情况下电池系统的产热功率。

       下图为在常温高速行车工况电池温度随着时间变化的温度云图,该工况模拟了一般常温条件下,驾驶员在高速上高速行车。初始环境温度为20℃,当监测点最低温度大于38℃开启冷却系统,冷却液单个进口流量4L/min,入口温度22℃。下图为常温行车电芯监测点温度变化曲线,总个工况分为两个工作过程,分别为0-3368S液冷系统未开启的第Ⅰ阶段和3369s-3600s液冷系统开启的第Ⅱ阶段。


在第Ⅰ阶段,电芯温度随着放电进行持续升高,在第3368s最低温38℃,温差3.1℃,满足系统设计目标5℃;在第Ⅱ阶段的第3369s开始液冷系统进行冷却,但温度还继续升高,一方面由于热惯性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电芯放电末端发热量倍增,导致开始冷系统后电芯温度继续上升主要因素。

到了3548s由于冷却系统作用电芯的温度出现下降。整个过程最高温度42.7℃,最大温差3.2℃,满足设计目标。

该工况模拟了新能源汽车在夏天室外环境曝晒一天后,启动汽车进行高速行驶工况,属于电池系统的高温冷却工况,下图为高温冷却电芯温度变化曲线上,分析得出1C满放的工况时,在冷却系统作用下,最高温度40.6℃,电芯间的最大温差1.8℃,满足热设计目标,在曲线末端出现温升现象,下图可看出电芯在放电末端发热量较大,通过计算,第Ⅱ阶段电芯的平均发热量是第Ⅰ阶段的1.8倍,所以在放电末端,电芯发热量增大,导致曲线末端出现温升现象。

下图为在低温工况电池系统随着时间变化的温度云图,该工况模拟了新能源汽车在冬季寒冷得季节放置车 库一夜后,启动汽车把电池加热到能工作温度并进行高速行驶工况。

      初始环境温度为-20℃,当监测点最低温度不小于5℃时关闭液冷系统,冷却液单个进口流量4L/min,入口温度30℃。

       整个仿真过程包括低温加热和1c放电工况,在低温加热工况下,电芯监测点最高温度10.9℃,最大温差6℃,液冷系统加热速率为1.6℃/min;1c放电工况,检测点最高温度30℃,放电末端温差在3.7℃内。温差整体先增大后减小,加热拉大电芯温差,放电过程温差减小,主要是由于放电过程中每个电芯发热量一样,发热较电芯底部加热热量更加均匀。



来源:LEVEL电池热管理技术
MeshingFluent MeshingFluent汽车新能源储能热设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8-24
最近编辑:1月前
LEVEL水平线仿真
硕士 | 热管理工程师 公众号LEVEL电池热管理技术
获赞 792粉丝 4402文章 682课程 8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