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领域的不断发展,储能电站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储能电站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储能转换效率,降低储能成本,拓展应用场景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以满足更多的需求。同时,政策和市场的支持也是储能电站发展的重要条件。
PART.1
什么是储能?
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通常储能主要指电力储能,即将电能通过一定的技术转化为化学能、势能、动能、电磁能等形态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转化为电能。储能不是新能源,但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必须依靠储能技术才能实现
PART.2
什么是储能电站?
储能电站是一种设施,它能够将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以便在需求高峰期或电力系统故障时供应电力。储能电站的核心功能是平衡电力系统中的供需矛盾,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储能电站主要由储能设备、能量管理系统、双向变流器、检测与监控系统、辅助设备、通信系统和调度与控制系统等组成。它主要用来调节峰谷用电问题,即:把用电低峰时段要浪费掉的电量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重新释放到电网中,来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
储能电站可以根据其储能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械储能电站、化学储能电站、超导储能电站、电容储能电站等多种类型。其中,电池储能电站是最常见的类型,它使用各种电池技术来存储和释放电能。
储能电站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电网调峰、备用电力、微电力等领域。储能电站的使用可以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电力系统的峰谷差,减少电力设备的损耗和负荷波动
完整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变流器(PCS)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
电池管理系统 (BMS)
感知角色,主要负责电池的监测、评估、保护以及均衡等;
BMS是储能系统的大脑,作为连接电芯和储能系统/储能电站的纽带,可实现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主要负责电池健康检测、评估及保护,保证电芯在更安全舒适的环境下运行,实现电池一致性动态维护及环境温度精准调控。
储能变流器(PCS)
执行角色,主要功能为控制储能电池组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
储能变流器PCS,又称双向储能逆变器,是储能系统与电网中间实现电能双向流动的核心部件,用作控制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近年来,全球储能市场爆发,对PCS的需求增大,国内厂商不断扩大海外市场,对PCS的研究也成为关注热点。
能量控制系统(EMS)
决策角色,主要负责数据采集、网络监控和能量调度等;
能量控制系统(EMS)作为负责监视和控制电池存储系统内的能量流,EMS协调BMS、PCS和其他组件的工作。通过收集和分析能源数据,智能运行策略,将智能优化各自场景策略选择和切换,并可实现微网区块链灵活、自主、安全的能源交易,可以有效地管理系统的电力资源。如果说将储能系统比作人体,那么EMS则是人的大脑心智。
在储能系统中:电池组将状态信息反馈给电池管理系统BMS,BMS将其共享给能源管理系统EMS和储能变流器PCS;EMS根据优化及调度决策将控制信息下发至PCS与BMS,控制单体电池/电池组完成充放电等。
PART.3
储能电站的盈利模式
储能系统盈利模式分为三种方式:峰谷套利(户用系统)、容量租赁(共享电站)、 辅助功能使用费(电网侧用于电网调频、调峰):
1、峰谷套利:
即利用储能的能量存储功能,将低谷时的电能存储起来并在高峰时释放出来,通过峰谷电价差获取收益。为了增加收益,有时候也会在平时段充电峰时段放电,从而获取峰平价差收益。
2、共享租赁:
3、 辅助功能使用费:
调峰服务:储能系统的调峰服务收入即为其响应电网指令,在尖峰负荷时放电使用,在电力富余时充电使用。调峰服务的直接收益除峰谷价差外,还包括辅助服务补偿等。
调频服务:储能系统的调频服务收入主要来自电网对其参与调频量进行的补偿费用。
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盈利来源就是峰谷价差,依靠峰谷时段的电价差额获取收益。也就是在用电谷段时候利用低电价充电,在用电高峰电价高的时候放电,现在我国逐步完善分时段电价,在广东、浙江等省份部分地区可以实现一天两充两放,这样就加快工商业储能的回本周期。想更深入了解怎样储能系统的盈利模式,可与锐利来联系。
4、容量补偿
容量补偿是指部分地区按容量给予独立储能电站的补贴,通过容量电价机制,直接向相关发电企业提供容量补偿费用,帮助其回收固定成本,补偿费用一般由电力用户分摊。
由于储能系统发生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危害程度等远远大于动力电池产品,在GB/T36276—2018中,并未涉及评估电池系统对抑制热失控扩散能量释放速度的要求,而是不允许电池系统发生热失控及热失控扩散,这对储能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更高水平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