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电芯不同多面冷却方案试验对比研究

8小时前浏览1

 近两年对于方形电芯冷却面的研究是个热点,有别于之前传统的方案即对电芯底部(单面)进行冷却,新的思路有对电芯的大面进行冷却(单面或双面),如上汽魔方电池(单面),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双面),还的是三面冷却即底部冷却+双大面冷却。

电池包多面冷却方案旨在通过多个冷却面提升散热效率,确保电池在高温或高功率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寿命。

测试台架的搭建如下所示,以单电芯为测试对像,按照测试要求,温度传感器分别布置在电芯的相应位置,以测量电芯顶部(Barcode),正极,负极以及大面的温度。

从测试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冷却效果上,双大面冷却>底+双侧面冷却>双侧面>底部冷却;

在图示的温度对比上,可以看到双大面的温度是最低的;对于底部+双侧面的方案,当底部和双侧面冷板的流量接近时(比如底2侧3或底3侧2)它的冷却效果是最优的;增加导热胶有助于冷却效果;增加整体的流速带来的冷却效果提升并不明显,比如增加5L/每分钟,顶部Barcode处的温度下降0.1℃。

性能对比总结

冷却方式    
散热效率    
温度均匀性    
结构复杂度    
适用场景    
双大面冷却
高    
优    
中等    
高功率电池包(电动汽车、储能)    
底+双侧面冷却
较高    
良好    
较高    
中高功率电池包(商用储能)    
双侧面冷却
中等    
中等    
较低    
中低功率电池包(轻型电动车)    
底部冷却
较低    
较差    
低    
低功率电池包(小型设备)    

  

来源:LEVEL电池热管理技术
MeshingFluent MeshingFluent汽车新能源储能热设计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9-21
最近编辑:8小时前
LEVEL水平线仿真
硕士 | 热管理工程师 公众号LEVEL电池热管理技术
获赞 789粉丝 4376文章 677课程 8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