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ccm+软件入门(四)边界(Boundary)和交界面(Interface)功能解析
本文主要讲解Star CCM + 中连续体与区域的功能解析
在 Star CCM + 软件的区域设置中,边界(Boundary)和交界面(Interface)是两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们对于准确进行 CFD 计算以及处理多区域间的物理量交换起着关键作用。
边界(Boundary)
边界是指完整包围并定义区域的表面(在二维情况下则是线)。在 CFD 计算中,边界条件的准确设定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就需要在众多的边界中进行操作。
对于单个区域来说,包围该区域的线或面就代表着边界。边界的离散与限定区域体网格的表面是相对应的,这决定了边界不能被不同区域共享,即一个边界只能归属于一个区域。即使是两个相邻区域的边界相互重合,在定义边界条件时,也必须按照各自所属的区域分别进行定义。
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Star CCM + 提供了九种边界条件类型,分别是轴、分流出口、自由流、质量流量入口、压力出口、滞止入口、对称平面、速度入口和壁面边界条件,用户可以将各个边界定义为这些合适的类型。
交界面(Interface)
在进行流固耦合等涉及多个区域的计算时,不同区域之间会发生质量、能量或其他物理量的交换,而交界面正是实现这种交换的关键组件。在一个模拟中,可能存在多个(甚至零个)交界面。在同一区域或不同区域中,交界面始终是由边界对组成的。
按生成方式分类
交界面按生成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边界交界面(Boundary-Mode Boundary Interfaces )
接触交界面(Contact-Mode Boundary Interfaces )
:在将几何零部件分配至区域时自动创建,基于几何零部件之间的接触关系。 区域交界面(Region Interfaces )
:用于两个区域间的交界面,适用于重叠网格(Overlapping Meshes)和换热器(Heat Exchanger)等特定情况。
当交界面创建成功后,会在两个边界下方以及交界面管理器节点中生成一个交界面。从交界面的属性窗口中可以看到,交界面除了由两个只读边界组成外,还需要根据实际计算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方式(Topology)和类型(Type)。
交界面拓扑 (Topology)
交界面的拓扑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原位(In-Place)
:组成交界面的两个边界在接触上属于原位接触,即两个边界之间在空间上没有物理分离。使用这种拓扑时,不要求两个零部件间接触的表面具有相同的周长。若周长不同,软件会在重合部分创建交界面,对于多余部分创建剩余边界。当原位交界面与表面重构网格划分器一起使用时,会在交界面产生共形网格,即两个边界在顶点位置和面拓扑方面完全相同,有利于后续创建高质量的体网格。 周期(Periodic)
:组成交界面的两个边界在接触上属于周期接触,意味着构成交界面的边界在空间上是物理分离的,但可以通过某些持续的旋转或平移从一个空间映射到另一个空间。周期交界面表示边界之间信息的循环重复,以便计算一个边界的通量并将其转换应用于另一个边界。当周期交界面与表面重构、四面体、多面体或薄体网格生成器结合使用时,网格生成器将在交界面处生成共形网格。如果网格能成功映射,节点对数量、面映射将显示在输出窗口(Output Window)中,属性面板中也会显示计算得到的旋转角度和 / 或平移距离。若周期边界对之间不满足共形网格生成条件,则会在输出窗口中显示警告消息(Warning),告知问题所在位置,此时网格生成过程仍会继续,但最终会生成非共形网格。 重复(Repeating)
:重复拓扑是原位拓扑和周期拓扑的组合,与周期性滑动网格计算相关联,且仅能在具有同一旋转轴的区域之间使用。
交界面分类 (Type)
Star CCM + 中提供了 12 种交界面类型,各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内部交界面(Internal Interface)
:主要用于连通两个不同的区域,使工质能够在两个区域间自由流通,但要求这两个区域必须使用相同的连续体。在场景中,该交界面显示为黄色。 接触交界面(Contact Interface)
:可以连接来自同一连续体或不同连续体的两个固体区域,也能连接固体区域和流体区域。这种交界面类型主要用于区域之间的热传递,以及指定气体和介电(非导电)材料之间的表面电荷。 挡板交界面(Baffle Interface)
:代表流体中的一个或多个固体材料薄片,可以设置在同一连续体或不同连续体的区域之间。挡板交界面的厚度被视为无穷小,在粘性流动中,挡板交界面附近的流体将其视为壁面,并采用无滑移边界条件。 多孔挡板交界面(Porous Baffle Interface)
:代表一层多孔膜,流体可以通过该膜,但会造成一定的压力损失。 充分发展交界面(Fully Developed Interface)
流体膜交界面(Fluid Film Interface)
:用于连接流体和流体膜区域,表示两种流体之间的接触面。 风扇交界面(Fan Interface)
:在进行风扇计算时可能会用到,它将穿过轴向风扇的压升建模为局部流率或速度的函数。风扇交界面只能在属于同一流体连续体的区域之间使用,设置时需要提供风扇对应的风扇性能曲线,该曲线将通过风扇交界面的压降指定为局部速度、质量平均速度、体积流率、质量流率其中某个变量的函数。 风机交界面(Blower Interface)
:可对两种类型的径向风扇建模,即离心风扇和叶轮风扇。对于径向风扇,压力上升的实现跨两个非连续边界(风机入口和出口),所以风机交界面是间接交界面(Indirect Interface)。 映射接触交界面(Mapped Contact Interface)
:是一种允许流体 / 固体、固体 / 固体边界之间使用非共性网格的接触交界面。 混合平面交界面(Mixing Plane Interface)
热交换器交界面(Heat Exchanger Interface)
:是模拟换热器时使用的交界面,它是根据热流体、冷流体两个流体区域或者流体域、固体域两个区域创建的,而不是基于两个边界。 重叠网格交界面(Overset Mesh Interface)
希望以上对 Star CCM + 中边界和交界面的详细介绍,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软件进行 CFD 计算。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