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战术通信数据链

8小时前浏览1


最近台海 局势升级,PLA在台湾周边进行大规模海陆空军演,今天我们蹭个热点,讲一讲海陆空联合作战的通信方式。

现代战争不再是单单的武器比拼,21世纪的战场上涌动着信息的洪流,从历次局部战争看,谁掌握了制信息权,谁就摸到了胜利之门的钥匙。

我军对信息化作战的重视,早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就显现出苗头。在那场持续两个月的战争中,美军首次利用数据链Link-16将各军兵种联接起来,形成的系统优势完全压倒了伊拉克军队,以极其微弱的伤亡击垮号称百万的伊军。

这场“一边倒”的战争给了中国极大启发,从此以后,解放 军便开始投入巨量资源发展三军通用数据链。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版”三军通用数据链已初露峥嵘。

三军联合数据链(联合信息分发系统、JIDS),即俗称的J链,在本世纪初为服务军事斗争准备,参照美军Link-16研制,初步使我军在数据上实现了联合互通。尽管J链初步完成了我军各军兵种的互联互通由于我国的J链还处于保密阶段,我们重点介绍一下模仿对象美军Link-16

目前美军所使用的数据链是最新型号的LINK16,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据链。其终端系统包括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和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拥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抗毁性,信息容量也大大增强,其应用单位从单一兵种扩散为全军通用,通过卫星、预警机、侦察机、水面舰艇等作战平台,将每个平台作为一个节点,编织了一张庞大的战场神经网络,实现了全军战斗信息的实时共享,极大的提高了战场指挥控制效率,使军队战斗力倍增。

  

 

Link-16采用无中心网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组网。自组网的特点就是,抗毁能力强,通信效率高和快速组网。在这个网络中,每一个用户都拥有对其他用户收发的能力。战争中,带有数据链的设备一旦进入作战区域,就自动加入作战平台,只要有联络对象,就可以自动收发信息,使队友就像看到自己一样,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

Link16是一种采用TDMA方式的无线广播网络。每个网络成员按照要求,依次轮流占用一定的时隙广播本平台产生的信息;当网络成员不广播信息时,则按照协议要求,接收其他网络成员广播的信息。Link16以一个任意指定成员的时钟为基准时钟,其它成员的时钟与基准时钟同步,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时钟。其中,作为基准时钟的成员被称为网络时间基准(Network Time Reference,NTR)。因为网络中所有成员的设备功能均相同,所以NTR可以接替,但是在任何时候系统中只能有一个NTR。

为了让广播能在成员间依次有序地轮转,Link16把系统时间细分成时元、时帧和时隙。1天24小时被划分为112.5个时元,即一个时元12.8min;每个时元又被划分为64个时帧,即一个时帧12s;每个时帧再进一步被细分为1536个时隙,即一个时隙7.8125ms。故每个时元包含的时隙数为98304个。其中,时隙是Link16网络的基本时间单位,网络成员按照管理要求按时隙发送和接收消息。

  

 

大白话说就是网络中的每一台设备都分配的固定时间来通信,没到自己的时间就接收信息,到了就可以发射信息,这样就避免了同一时间出现多个信号的现象,避免出现交调现象,大大提升频谱的利用率。同时采用跳频方式,大大增加了抗干扰的能力。

  

这次军演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信息化作战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与美国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有分析称,解 放军的数据链尚处初级阶段,在数据容量、抗干扰性、软件丰富性、人机界面、传输速度等方面均逊于西方同类产品,对实战至关重要的可靠性也未臻完善。此外,中国海陆空三军包括二炮部队的数据链型号略显庞杂,国产与进口兼而有之,如何将不同制式的装备融合是个不小的难题。相比之下,美国对数据链的运用已有几十年,且早已实现标准化。

不过,中国既然意识到数据链对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的重要性,且不断在有关装备的开发与应用上大量投入,其在技术层面与美国的差距必定会逐渐缩小。



来源:射频通信链
通用通信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28
最近编辑:8小时前
匹诺曹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39文章 31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射频进阶——MATLAB仿真之DPD代码

前面我发过一篇DPD的过程解析,很多朋友都很感兴趣。问我要仿真代码前段时间一直忙,一直没有时间整理。周末得空整理了一下。射频进阶——数字预失真DPD过程解析其实仿真的代码不难,难的是对DPD实现过程的理解。如上文所讲,DPD仿真最关键的是功放模型的获取及功放数据的导入。其他的记忆深度可以通过经验调整。(仅代表本人的理解)代码如下,大家可以加载一下试试。load('simrfV2_powamp_dpd_data.mat')DataRate = 15.36e6;Tstep = 1/DataRate;memLen = 3; %记忆长度3degLen = 7; %深度7 凭经验numDataPts = length(inDataPA);halfDataPts = round(numDataPts/2); %只有一半的数用于计算modType = 'memPoly'; fitCoefMat = simrfV2_powamp_dpd_helper('coefficientFinder', ... inDataPA(1:halfDataPts),outDataPA(1:halfDataPts),memLen,degLen,modType); %返回矩阵[errSig] = simrfV2_powamp_dpd_helper('errorMeasure', ... inDataPA, outDataPA, fitCoefMat, modType);disp(['Signal standard deviation = ' num2str(errSig) '%']) %验证拟合,用辅助函数来计算偏差//modType = 'ctMemPoly';fitCoefMat = simrfV2_powamp_dpd_helper('coefficientFinder', ... inDataPA(1:halfDataPts),outDataPA(1:halfDataPts),memLen,degLen,modType); %用交叉记忆模型来改进拟合[errSig] = simrfV2_powamp_dpd_helper('errorMeasure', ... inDataPA, outDataPA, fitCoefMat, modType);disp(['Signal standard deviation = ' num2str(errSig)])save('PAcoefficients.mat','fitCoefMat')model = 'simrfV2_powamp_dpd';open_system(model)sim(model)来源:RF通信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