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室温超导来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

6小时前浏览0

最近室温超导很火,韩国一研究团队近日发布论文称实现了室温超导,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接着美国公司跟进,华科大博士后复现。一切的一切都在去证明室温超导的可行性。

那么室温超导是什么?为什么会引起全球关注呢?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呢?

室温超导即在室温条件下实现的超导现象。超导现象最初是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极低温度下观察到的,大多数超导体也仅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工作。

超导现象指材料具有零电阻和完全抗磁的特性。这意味着电流可以在材料中无损耗地流动,而外部磁场不能穿透材料。

做我们射频的、通信的都知道,任何材料都有内阻,都有热损。以电感为例,频率越高,电感的损耗越大。室温超导的出现,这类问题就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解决。室温超导的另一个特性是外部磁场不能穿透材料,这也就意味着设计电路的时候,不用考虑复杂的电磁干扰。

超导就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不需要考虑散热,也不需要考虑EMC。


以此类推到其他行业,

电力可以无损传输

能源能够高效转化

很多实验也可以无需高精密的设备完成

量子计算机可以更加稳定、快速、可扩展地运行,实现传统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磁悬浮列车将替代高铁。

一直被受诟病的新能源电动车将彻底替代燃油车。

能源、交通、医疗、计算等领域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各个行业会再次繁荣。

第四次工业革命会随着室温超导的普及而到来,可以解决目前因为能源而产生的各种地缘冲突。

世界将和平。

室温超导,是全村的希望。



来源:射频通信链
电路电力新能源通信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28
最近编辑:6小时前
匹诺曹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39文章 31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AM/AM,AM/PM的重要性

AM-AM,AM-PM,在概念上很好理解,就是幅度和幅度,幅度和相位的对应关系。这组参数一般用来表征功放的线性特征。在理想的线性PA中,输入输出之间的相位差应该是常数,即输出信号只是输入信号经过幅度放大和加入一定的延时。在实际PA中,由于其非线性的影响,会发生AM-AM失真和AM-PM失真。AM-AM失真是指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幅度上的失真,比如当输入信号摆幅进入阈值电压之下或者饱和电压之上时,输出电压信号就会发生截断或削顶,即为AM-AM失真。AM-PM失真是指,非线性PA输入信号幅度上的变化,导致了输出和输入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的变化。下图为带有记忆效应的功放AM-PM数据,可以看到功放的AM-PM在一定的程度上呈现发散特性。功放记忆效应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输入输出的匹配电路功放的发热功放的输入输出电容对不同频率的表现等现在我们很少用AM-AM,AM-PM来表征功放的非线性。做雷达的用IM3,做通信的用ACLR/EVM。AM-PM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在前文讲过DPD的仿真过程,通过对仿真过程的研究发现,DPD的难点并不是射频工程师认为的算法。其实DPD实现的好坏取决于——功放数据的准确获取。功放算法模型描述的就是射频板输入——输出的关系。准确功放输入—输出的关系就关系到DPD实现的程度。预失真针对的就是不同频率的幅度和相位的变化关系而在数字域表征功放输入输出变化的量就是幅度和相位。测试功放的AM-AM,AM-PM可以建立相对准确的输入输出数据。DPD的算法模型就是建立一个相对准确描述射频板输入-输出特性的数据,然后通过迭代算法产生一组数据去对消射频板的AM-AM,AM-PM失真。现在我们再回头看一些有预失真功能的芯片。SC1887可以提升邻道指标10dB左右。ADRV9002提升在20dB左右这些预失真都没有实现到仿真的结果,究其原因就是他们的DPD模型不是针对相应的功放设计的,而是用了一个通用数据构建的预失真模型,具有普遍性,而不具备针对性,所以只能设计到10~20左右的提升。而华为中兴这些大厂能够实现40左右的提升,是因为DPD的功放算法模型数据针对的是每一个功放而建立,所以结果往往要好很多。总结写到这里,又发现了射频工程师的重要性,射频工程师的处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虽然也没有很好。往前走,走到一定深度才能真正的认清楚到这个行业。祝好!来源:射频通信链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