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频是通信抗干扰的技术之一。
采用跳频技术是为了确保通信的秘密性和抗干扰性。与定频通信相比,跳频通信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只要对方不清楚载频跳变的规律,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同时,跳频通信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即使有部分频点被 干扰,仍能在其他未被 干扰的频点上进行正常的通信。
所以跳频通信的目的:抗截获和抗干扰。
关键技术是:跳频序列发射器,频率合成器,跳频同步器。
跳频的关键技术是两个,一个是跳频序列的产生。
另一个是射频电路的支持。
射频电路的跳速射频工程师都知道,取决于锁相环的锁定时间。
常说的1000跳,就是1s跳1000次,但是并不是所有指跳频时间就是1ms,因为这个1ms还包括信息传递的时间,所以留给信道切换的时间可能只有十分之一。这也是为什么1000跳却要求射频切换频率的时间往往会小于100us的原因。
快跳和慢跳
快跳频:一个信息符号占据多个跳频时隙。
慢跳频:一个跳频时隙可以传输多个信息符号。
前几天和群友讨论了一下跳频的为什么要求不同频段间功率的一致性。
功率的平坦性设计是射频工程师刻入骨子的一个关键指标,看到这个概念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要求功率一致性。
通常慢跳频是两台设备用来同步跳频图案的
快跳频才是真正的信息传递。快跳频的解释是一个信息符号占据多个跳频时隙。
这也就是说,被发射端分成了几个包在不同的载波频率上发射出去,在接收端再组合。
定频传输中就是把上图的数据变换到射频传输,我们都知道通信对信道的群时延是有要求的。
跳频就是数据分成N个包调制到不同射频信道传输,所以可以理解成整个跳频频段都是一个信道,对于定频的信道的群时延要求变成个了整个跳频频段的群时延要求。
这就是为什么跳频对功率的控制有很高要求的原因。
同时也能理解了为什么跳频是扩频的一种。
跳频通信的射频系统因为跳频系统的抗扰性性没有一般系统的邻道选择性设计和阻塞设计,所以留给射频工程师的关键设计点就是跳速和功率控制。理解跳频系统的原理可以帮助射频工程师更好的理解指标设计的由来和解决方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