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射频设计-压控振荡器的设计与实现

6小时前浏览0

做通信的大家都知道,频率源是一个设计的核心,通不通看收发链路,指标好不好关键看频率源的指标。

频率源由两大块构成,一块是VCO,另一块是鉴相/鉴频。

今天主要来讲的是VCO

压控振荡器指输出频率与输入控制电压有对应关系的振荡电路(VCO),频率是输入信号电压的函数的振荡器VCO,振荡器的工作状态或振荡回路的元件参数受输入控制电压的控制,就可构成一个压控振荡器。

锁相环的相位噪声有两部分构成,一是环路以内的相位噪声,主要受参考晶振的影响;

F=FOM + 10log fpfd + 20log N

另一个是带外噪声,也就是我们说的相噪,主要受锁VCO的影响。    

VCO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自振回路的特性。它通常由一个振荡电路和一个电压控制单元组成。振荡电路可以是RC震荡器、LC震荡器、晶体振荡器或谐振腔等。

我们常用的压控振荡器,压控控制的是变容二极管的电压,通过采用变容二极管为这些设计增加频率控制功能,从而改变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变容二极管有时也称为变容器二极管,是专门用来提供可变电容的结型二极管。P-N 结经过反向偏置,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所施加的直流偏置电压来改变二极管的电容。变容二极管的电容与所施加的直流偏置电压成反比:反向偏置越高,二极管的耗尽区越大,因而电容也越小。    

电容的变化范围决定了频率的变化范围,f变化范围与LC的根号一致。

基于上图的架构,搭建出的VCO电路。

总结

频率源在当下,基本都是集成VCO的锁相环,外置VCO的设计越来越少,但是任然没有退出设计视野,原因就是单独设计的VCO可以在性能和功耗上比集成的锁相环更具有优势。    

频率源是一个设计的核心,了解VCO的设计过程对频率源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祝好!

              

来源:射频通信链
电路通信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28
最近编辑:6小时前
匹诺曹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39文章 31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射频基础—天线效率对通信距离的影响

射频的目的是为了传输,计算传输距离时,我们估算自由空间传输通常都用公式:Lfs (dB)=32.44+20lgd(km)+20lgf(MHz)计算损耗。如果天线有增益,还会算上天线增益dbi。比如发射:pout-LFS+dBi即为自由空间到达接收端的功率值我是做电路的,对天线理解不多,以为这就估算好了这几天看看天线相关的数据,发现自己忽略了天线的传输效率。说到天线效率,不得不提匹配和回波损耗。当馈线和天线共轭匹配时,能量全部被负载吸收,馈线上只有入射波,没有反射波。当天线和馈线不匹配时,也就是天线输入阻抗不等于馈线特性阻抗时,负载只能吸收部分能量。回波损耗 RL(dB)=10lg(输入功率/反射功率)例如上图回波损耗为10lg(10/1)=10dB天线的效率表征天线的能量转换效能,即天线的辐射功率Pr与输入功率Pin的比值,称之为天线效率。其数值恒小于1。没有辐射出去的能量一部分反射回去,一部分是天线自身的损耗。上图所示,辐射效率=9W/10W*100%=90% 。回波损耗是不常用的数据,常用的数据是驻波比和反射系数回波损耗RL=-20LG(Г) Г为反射系数驻波比VSWR=(1+|Г|)/(1-|Г|)他们的对应表如下常用的鞭状天线一般驻波比可以做到2以内,传输的效率可以达到85%左右。长距离通信的短波天线驻波比一般都控制在1.5以内,传输的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内置手机天线的效率一般在40%左右。4G、5G时代的多天线合一,天线的效率进一步降低,为了提升效率,出现了天线调谐提升天线效率。总结当下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标准受限,功耗受限),发射功率不能无限增加,天线成为了解决通信最后一公里的最关键因素。来源:射频通信链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