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成立信息支援部队?
原本我军多年以来只有陆海空三个军种,2015年的时候,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成为新建立的两个新军种。
要知道,此次被撤销的战略支援部队曾经可是独立的军种,也被称为“战略支援军”。
作为当时解放 军的第五大军种,战略支援部队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网军,就是网络攻防的队伍;二是天军,就是军事航天部队,以各类侦察、导航卫星为主;三是电子战部队,负责干扰和误导敌方雷达和通讯。
战略支援部队曾经负责的领域涵盖了情报,技术侦察,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心理战五大领域。
由于当今世界的发展速度极快,为了适应新的挑战,解放 军也要用更快的速度去改革。
特别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乌战争的前期,乌克兰之所以打得好,就是因为乌军得到了美军信息情报的支持,而俄军的信息侦查技术相对落后,所以在战场上吃了大亏。俄罗斯后来获得了某大国的技术支持,电子战能力增强,这样美军就不能轻易的侦查到俄军的动向。
以前每个军种自己也有专门的情报和侦察队伍,这些部队虽然不是战略支援部队,但工作性质挺相近。
在实战中,如果要共享这些情报和侦察信息,就得跨军种沟通,这就可能需要花点时间协调,毕竟不同部队的规矩和程序不一样,可能会有点小麻烦。
想要不被时代淘汰,就要进行主动变革。
我军的四个独立兵种,功能性和美军联合作战司令部对应上,运输司令部——联勤保障部队,网络司令部——网络空间部队,太空军司令部——军事航天部队,我军除去特战司令部还没搞,那么剩下的就是战略司令部——信息支援部队了。
目前,美军的战略司令部主要负责全球打击(包括战略核打击)、导弹防御、太空作战、信息电子作战等战略使命。其任务领域为:网络战、导弹防御、空间和全球打击、情报、监视和侦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信息支援部队的前身是战略支援部队。以前的战略支援部队,他们负责的事情和其他陆海空还有火箭军都不太一样,比如网络、电子对抗、情报收集和通信联络都是他们的活儿。现在成立了信息支援部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类跨部门的问题,让战斗响应更顺畅。
在组建过程中吸收整合了原先解 放军总参谋部、总装备部的部分力量,比如原总参下属的情报、技侦、电子对抗、网络攻防、通讯等力量,还有原总装下辖的解放 军装备学院、总装备部总医院、航天员大队、部分试验训练基地等单位。
这就是通过把过去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航天、网络、通信等,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都很强的各类保障力量进行功能整合,成为整个作战体系的“大脑”和“信息伞”,与陆海空火四军的行动融为一体。
信息支援涵盖进攻与防御两方面。在进攻方面,为军种提供关键信息,助力其攻势;在防御上,则致力于保护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并巧妙运用伪装策略。
信息支援部队主要负责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包括情报搜集、技术侦察、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和心理战等。他们是军队中非常重要的情报收集和分析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手段,如无人机、卫星侦察、网络侦查等,收集敌方信息,为其他作战部队提供准确、及时的情报支持。
其中,情报部队主要是获取有关军事情报,包括外军的装备、部署、编制、作战意图、军事行动方向等。
技术侦察部队主要是通过侦察卫星、侦察机、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来获取敌方无线电信号、电磁信号、红外信号等等,通过对这些信号的搜集和分析以获取情报,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电子对抗部队主要任务是,通过削弱、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保障己方电子设备发挥效能,掩护己方突防武器的攻击行动,对重要目标进行防御。其编配的有飞机电子对抗、地面雷达对抗、地面通信对抗、地面光电对抗、计算机网络对抗和综合电子对抗装备。
网络攻防部队常被军迷们称为“网军”,网络攻防部队主要负责应对网络攻防、保护国内军用/民用网络、反击黑客“网络入侵”等方面的任务。
心理战部队的任务是通过网络、电视、广播、心理战飞机等,对敌方区域实施声音、光线、影像、传媒、宣传、恐吓、威慑、欺骗、诱惑、离间等,从精神上瓦解敌军,最终取得军事行动胜利。
在现代战争中,信息主导权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而信息支援部队正是为了在战争中为其他部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和保障。
信息支援部队在行动中,虽不直接参与火力打击,但其身影遍布各个领域,从网络战到心理战,再到舆论引导和电磁对抗,乃至空天目标的攻防,无所不能。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