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如何用ADS建立一个接收系统仿真

1天前浏览1


1.建立一个新的系统项目和原理图

2. 建立一个由行为模型构成的RF接收系统  

a.Butterworth滤波器:在元件模型列表窗口中找到带通滤波器项目Filters-Bandpass。插入一个Butterworth滤波器。设定为:中心频率Fcenter=1.9GHz。通带带宽BWpass=200MHz,截止为BWstop=1GHz。

b. 放大器在元件模型列表窗口中找到System-Amps&Mixers项目,插入放大器Amplifier。设定S21=dbpolar(20,0)。

          

c.插入S参数分析模型。    

关于Butterworth滤波器请注意-Butterworth滤波器的行为模型是理想情况的,所以在通带内没有波纹。换成滤波器和放大器的电路模型以后,会产生波纹。对于带波纹的系统滤波器,可以采用椭圆滤波器的行为模型。

接下来要往系统中添加混频器和本振LO的行为模型。

d. 在元件模型列表窗口中找到System-Amps&Mixers项目,在功放amp输出口插入一个混频器Mixer的行为模型,注意是插入Mixer而不是Mixer2。Mixer2是用于非线性分析的。

e. 设定混频器Mixer ConvGain=dbpolar(3,0)。这里dbpolar是极坐标表示,代表3dB。设定Mixer SideBand=LOWER,设定取混频器两个输出的低端。

f. 可以按F5键,再点击原理图上的组件图形,移动组件的文字。    

g. 在元件模型列表窗口中找到Sources-Freq Domain项目,插入V_1Tone源和上图中标出的50ohm电阻和地,这样可以提供100MHz的中频输出。

h. 如图所示,在混频器的输出口加一个低通Bessel滤波器(在元件模型列表窗口中的Filters-Lowpass项目中),设置Fpass=200MHz。

i. 在port2放一个端口Term。最终的系统电路如下所示:

3.设置一个带频率转换的S参数模拟  

a. 插入控制齿轮,设定模拟参数为:1GHz到3GHz,step步长为100MHz。

b. 编辑模拟控制器,在Parameters标签内选上Enable AC frequency conversion。    

c. 在Display标签内选择FreqConversion和FreqConversionPort两项,让它们在原理图中显示出来。

此时,仿真控件变为,

              

d. 点击Simulate>Simulation Setup。当对话框出现,把缺省的dataset名称改为rf_sys_10dB,代表该系统有10dB的放大器增益。

          

e. 点击Apply和Simulate开始模拟。

4 画出S21数据  

a. 在数据显示窗口中插入一个网格显示的S21图形。    

          

b. 把一个三角标记放到1900MHz的线上。增益为混频器的转换增益减去因为失配造成的一些损耗。

5.提高增益,再模拟,绘制出另一条曲线  

a. 回到原理图,改变放大器增益S21到20dB。

          

b. 点击Simulate>Simulation Setup,改dataset名称为rf_sys_20dB。点击Apply,开始模拟。

c. 当模拟结束以后,你会被提醒是否改变缺省dataset,回答No。    

          

d. 双击编辑已经有的10dB线。当对话框出现,点击下拉框查看可用的datasets和等式,选择rf_sys_20dB dataset。

          

e. 选择显示S21数据,单位选dB,让S21在数据显示窗口显示,注意整个dataset的路径会显示出来,因为它不是缺省dataset。

f. 把新的三角标志放到新的线上,选择所有的标志,点击命令Marker>Delta Mode On,看看两个模拟之间10dB的差值。保存。    

          

6. 设置一个RF源和一个带相位噪声的本振LO  

接下来演示如何使用谐波平衡模拟器模拟振荡器的行为模型带来的相位噪声。

a. 用新名称rf_sys_phnoise保存当前的原理图。

b. 在已经保存的原理图中,删除S_param simulation controller就是那个齿轮,V_1Tone 本振源LO source,50ohm电阻和地。

c. 用P_1Tone(在Simulation-LSSP中)源更换port1Term,设定功率和频率如下:Freq=1.9GHz,P=polar(dbmtow(-40),0)。注意polar与dbpolar单位不同,把源的名称改为RF_source,Num=1;

d. 利用快捷键在输出端插入一个线标记Vout(节点),完成后的原理图如下:    

          

e. 在元件模型列表窗口中找到Sources-Freq Domain项目,插入OSCwPhNoise,连接到混频器mixer上。设定Freq=1.8GHz,修改PhaseNoise list如下图所示。OSCwPhNoise已经自带了50ohm电阻注意这和『2』节中的V_1Tone加50ohm的电阻的功能类似,就是多了相位噪声。

7.设置一个谐波噪声控制器  

a. 在元件模型列表窗口中找到Simulation-HB项目,在原理图上插入噪声控制器NoiseCon

          

注意:NoiseCon组件和HB谐波模拟一齐使用。它便于你把模拟控制和噪声测量分开。你也可以在仅仅使用一个HB控制器的情况下,为不同的噪声测量设定和使用多个噪声控制。    

b.Freq tab频率标签-编辑Noise Con-设定Sweep Type为log,范围从10Hz到10KHz,步长5。

          

c. 在 Nodes tab标签中点击Pos Node下拉框,选择Vout节点,点击Add按钮。噪声控制器同其它的ADS组件一样,能够在原理图中修改节点的名称。    

          

d. 在PhaseNoise标签中选择相位噪声类型Phose Noise Type为Phase Noise spectrum,设定载频carrier Frequency为100MHz。这是带由LO引入的相位噪声的中频频率。

          

e. 在显示标签Display tab中把如下图示出的项目显示在原理图上,并作出相应的修改。    

          

最后显示的噪声控制器设置如下图所示。

          

8.设置谐波模拟  

a. 在元件模型列表窗口中找到Simulation-HB项目,在原理图中插入HB模拟控制器

b. 编辑HB控制器(双击)。把缺省的频率值改为1.8GHz,点击Apply。然后增加RF频率1.9GHz,点击Apply。    

          

c. 在Display标签中,让MaxOrder显示出来,点击Apply。

注  意:你只需要在控制器中指定本振LO的频率(1.8GHz)和RF频率(1.9GHz)。不需要指定其它的频率,因为Order(谐波)和Maximum order(混频产物)的缺省值将计算电路中其它的tones,包括100MHz的中频IF。

   

d. 如下图所示,在NoiseCon标签中选择NoiseCons。然后使用Edit按钮选择NC1为你设定的Noise Con的实例名称。点击Add和Apply。

              

e. 在显示Display标签的HB Display标签中,选择下图项目显示在原理图上。

          

完整的原理图如下所示,在开始模拟之前,检查是否相符:

9. 模拟并画出响应:pnmx和Vout  

a. 插入一个rectangular绘制pnmx。使用Plot Options设定X轴的单位为Log。插入一个三角标记观察频偏。插入一个rectangular绘制Vout,单位设定为dBm,在中频信号100MHz处放一个三角标记。输入功率为-40dBm,加上23dB的功放增益和转换增益,输出为图中所示的-17dBm。    

              

b. 储存。你现在已经完成了设计RF接收器的第一步,在下面的章节中,你将用电路替换系统模型组件。

10.选学——SDD(符号定义元件)仿真  

SDD允许你对一个线性或非线性元件节点的特性以方程形式说明。本步骤中,你将对一个3端口SDD输出端的和与差用一个简单的线性方程来描述。  

a. 用命令Save Design As对当前设计(rf_sysy_phnoise)命名为:rf_sys_sdd

b. 删除电路中的特性混频器。

c. 从Eqn based Nonlinear面板中调出3 port SDD放在原理图上。在mixer上,负端与地相连,如下图所示。

   

d. 在文本框中直接插入光标,修改[2,0]值,加入“-_v1*_v3”,即减去混频端开口的RF[_v1]和LO(_v3),保留IF(_v2)电压值。此时SDD就是一个无转换增益的mixer,在输出端会输出差频与和频。

e. 对Vout的频谱进行仿真,绘图。如下图所示。

因为没有转换增益,IF信号电平很低。同时产生差频与和频。尽管如此,SDD对特性描述很有用,而且,可以写出复杂但较合适的方程。这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f. 运行瞬态仿真(仿真步骤如下),并将结果与使用Fs函数dBm(fs(Vout))的HB结果进行对比。    

g. 保存设计数据


来源:射频通信链
System非线性电路系统仿真ADS通信UM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28
最近编辑:1天前
匹诺曹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39文章 39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射频基础器件—混频器

混频器是一种射频器件,其核心工作原理基于非线性元件,如二极管或晶体管,通过这些非线性元件将两个不同频率的电信号进行混合,从而产生一个新的频率的信号。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乘积法和叠加法来实现,理想输出为两个输入频率的和频、差频信号。然而,实际上输出除了和频、差频信号外,还有谐波等各种频率组合。混频器的核心是实现了频谱的搬移。Acosαt*Bcosβt=AB/2[cos(α+β)t+cos(α-β)t] 对于混频器,需注意以下几点:以和频率用作IF时,混频器称为“上变频器”;使用差频率时,混频器则称为“下变频 器”。前者通常用于发射通道中,而后者则用于接收通道中。 在接收机中,当LO频率低于RF时,称为“低端注入”,此时混频器为“低端下变频 器”;当LO高于RF时,称为“高端注入”,此时混频器为“高端下变频器”。 每个输出的幅度只有各输入的一半(功率为四分之一);因此,理想线性混频器具有6 dB 的损耗。镜像响应 接收机存在一个基本问题,即“镜像响应”。以使用低端下变频器为例,所需输出的频率为ωIF = ωRF – ωLO。但是RF输入端的另一频谱分量也会进入IF通带,此处 也就是ωIF = ωLO – ωRF所表示的,那就是“镜像”频率。针对镜像这个问题,最可行的方案是谨慎选择IF频率,并在 RF输入端的混频器之前接入一个镜像抑制滤波器。 混频器术语 “混频器”是针对频率转换而优化的调制器。它在信号路径中的位置通常靠近天线,其信号 输入端(通常称为“RF端口”)处同时存在所需信号和(通常较大的)干扰信号。因此,混频器 必须拥有出色的线性度,即向RF端口施加测试信号时,达到可能的最高电平,其输出(IF 端口处)都应增加相同数量的dB。该特性由1 dB增益压缩点和三阶交调截点定义。转换过程 由施加于LO端口的输入驱动。频率范围 指射频混频器各个端口(包括RF、Lo、IF端口)能正常工作、提供最优性能的频率范围。功率电平 功率电平指馈送到混频器各端口的功率电平,一般指本振端口的功率电平。在使用混频器时,应注意本振信号功率电平应比射频信号功率高15-20dB,这样可以获得更佳的性能,这也有助于我们确定其他输入端口(射频或中频)的功率电平。本振功率 混频器的本振功率是指最佳工作状态时所需的本振功率。原则上本振功率愈大,动态范围增大,线性度改善(1dB压缩点上升,三阶交调系数改善)。变频损耗 变频损耗指混频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比值,也是输入射频功率和输出信号功率电平之间的差值。一般的,混频器典型的转换损耗值在5到10dB之间。1dB压缩 如我们所知,在混频器正常工作时,转换损耗是一个恒定值,与输入信号功率不相关,即输入功率增加1dB,输出功率相应增加1dB。然而,当输入功率的幅值过大时,不在是1dB到1dB的关系,而是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的变化。1dB压缩点定义为转换损耗从理想值增加1dB时所需的输入功率,它是衡量射频混频器线性度的指标。在射频电路上的功率电平设计时,混频器的输出功率应远远小于输出1dB的压缩点值,否则容易导致混频器饱和。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是指混频器正常工作时的微波输入功率范围。其下限因混频器的应用环境不同而异,其上限受射频输入功率饱和所限,通常对应混频器的1dB压缩点。隔离度 隔离度(Isolation/feedthrough)是衡量器件端口间信号泄露或者馈通地指标。混频器隔离度是指各频率端口间的相互隔离,包括本振与射频,本振与中频,及射频与中频之间的隔离LO-IF间隔离LO-RF间隔离 RF-IF间隔离。隔离度定义为本振或射频信号泄漏到其它端口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单位dB。 互调失真(TOI或输入输出IP3) 如果有两个频率相近的微波信号fs1和fs2和本振fLO一起输入到混频器,由于混频器的非线性作用,将产生交调.其中三阶交调可能出现在输出中频附近的地方,落入中频通带以内,造成干扰,通常用三阶交调抑制比来描述,即有用信号功率与三阶交调信号功率比值,常表示为dBc。因中频功率随输入功率成正比,当微波输入信号减小1dB时,三阶交调信号抑制比增加2dB。噪声系数 F= Pno/Pns Pno:当系统输入端噪声温度在所有频率上都是标准温度To=290K时,系统传输到输出端的总噪声资用功率。Pns:仅由有用信号输入所产生的那一部分输出的噪声资用功率。 由于镜像噪声的影响,混频器单边带噪声系数比双边带噪声系数大一倍,即高出3dB。 来源:射频通信链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