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smith圆图的奥秘

1天前浏览1

一、Smith圆图——射频世界的导航图

在射频领域,Smith圆图就像一张神奇的导航图,指引着工程师们前行。无论是设计天线,还是优化信号传输,Smith圆图都是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想象一下,设计5G基站天线时,工程师们希望天线和馈线完美匹配,让发射机的功率全部发出去。这时,Smith圆图就像老朋友一样,默默助力找到最佳阻抗匹配方案。在手机内部复杂的射频电路中,信号需要在元件间顺畅传输,Smith圆图也能帮忙调整电路参数,把信号损耗降到最低。它到底有啥魔力,在射频界地位这么高?咱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二、Smith圆图的诞生

Smith圆图诞生于1939年,发明者是菲利普·史密斯,贝尔电话实验室射频部门的牛人。他从塔夫茨学院毕业后,在RCA和贝尔实验室深耕射频领域多年。

据说,史密斯处理传输线问题时,常被复杂计算搞得头疼。传统方法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一次研究阻抗匹配时,他盯着满纸公式和数据发呆,想:有没有更直观、便捷的方法呢?反复琢磨后,他创造性地把反射系数、阻抗等参数画成了图。这一想法,让晦涩的传输线计算变得一目了然,给射频工程师开了扇新大门。

三、Smith圆图的构成

(一)等电阻圆与等电导圆:稳定基石

等电阻圆是Smith圆图的基石,展示了电阻的稳定特性。每个圆代表固定电阻值,像一圈圈跑道。看到某个圆,就知道它代表的电阻,影响电流和信号传输。

等电导圆从电导角度看电路特性,圆心在实轴上,电导越大,圆越小。处理并联元件时,等电导圆就派上用场,帮工程师直观了解电导变化,优化电路性能,确保信号顺畅传输。    

(二)等电抗圆与等电纳圆:虚实变幻

等电抗圆和等电纳圆像舞者,在Smith圆图上演绎电抗和电纳的变化。等电抗圆反映电抗变化,上半圆感性,下半圆容性。等电纳圆是电抗的“镜像”,上半圆容性,下半圆感性。分析复杂电路时,这两组圆互相交织,让工程师迅速判断电路是感性还是容性,精准调整参数。

(三)反射系数族群:信号反射的“晴雨表”

反射系数族群在Smith圆图上很重要,像信号反射的“晴雨表”。反射系数是反射波和入射波电压之比,复数形式,以同心圆呈现。圆心反射系数为0,代表理想匹配,信号无阻传输;半径越大,反射系数越大,半径最大时,所有入射波都被反射。

通过观察反射系数圆和等电阻圆、等电抗圆的交点,能快速判断电路匹配程度。反射系数还和电压驻波比(VSWR)有关,是衡量传输线匹配性能的关键指标。在Smith圆图上,能估算VSWR值,评估传输线状态,确保信号高效稳定传输。

四、Smith圆图的区域特性

(一)感性与容性的分界

Smith圆图上,上半圆和下半圆是分界线,上半圆感性,下半圆容性。接入电感,阻抗轨迹顺时针向上;接入电容,阻抗轨迹逆时针向下。一眼就能看出电路电抗性质,为调整参数提供依据。

(二)阻抗的渐变“光谱”

沿着电阻轴看Smith圆图,电阻值像光谱一样逐渐增大。所有圆周在实轴上交于一点,最大圆代表纯电抗。点在圆图上移动,每转一周,电长度变化一定值,像射频宇宙中的奇妙旅程。这为精准把握电路电阻特性提供了指引。

          

五、元器件在Smith圆图上的“舞步”

(一)串联器件的顺时针旋转    

串联电感时,电感感抗为正,电抗增大,阻抗点顺时针沿等电阻圆移动,像登山者稳步向上。串联电容时,电容容抗为负,电抗减小,阻抗点逆时针移动,像顺水行舟。

(二)并联器件的逆时针律动

并联电感或电容时,用导纳圆图观察。并联电感,导纳虚部减小,阻抗点逆时针沿等电导圆移动,像舞者翩翩起舞。并联电容,导纳虚部增大,阻抗点顺时针移动,像开启新大门。

六、Smith圆图实战:阻抗匹配的艺术

(一)阻抗匹配的意义

阻抗匹配像桥梁,连接信号源和负载,确保能量高效传输。不匹配时,能量反射,降低效率,影响系统稳定。匹配时,能量顺畅传输,发挥最佳性能。

(二)实战案例

假设有射频电路,源阻抗、负载阻抗、传输线特性阻抗已知,工作频率也给定。归一化阻抗后,在Smith圆图上找到对应点。由于负载阻抗呈容性,先并联电感,使阻抗点逆时针移动到接近圆心;再串联电容,使阻抗点顺时针到达圆心附近,实现匹配。这样操作后,功率传输效率大大提高,信号反射减少,电路稳定运行。

、结语

Smith圆图历经多年,仍是射频领域的经典工具。从基础电路设计到前沿技术,都展现出强大适应性。深入研习Smith圆图,是探索射频世界的关键。随着科技进步,Smith圆图将不断进化,为射频领域注入新动力。希望这篇文章能照亮您探索Smith圆图的道路,期待您在评论区分享见解和经验,咱们一起破浪前行!    

            

来源:射频通信链
电路通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28
最近编辑:1天前
匹诺曹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39文章 39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射频基础—杂散是什么?

说到射频的难点不得不提杂散,杂散也是射频被称为“玄学”的来源。杂散也是学习射频必经的一个难点。本篇文章就来讲一下杂散。杂散是什么?杂散(Spurious Emissions),指的是必要带宽之外的一个或多个频率上的发射,其发射电平可以降低而不致影响相应信息的传递。杂散发射包含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及变频产物,但带外发射除外。具体来说,杂散发射是在使用标准信号调制时,在除载频和由于正常调制和切换瞬态引起的边带以及邻道以外离散频率上的辐射。这些杂散信号可能会干扰其他通信系统,降低系统性能,并违反无线电通信法规。简单来说,杂散(Spurious)指的是不需要的信号或噪声。杂散有什么影响?杂散的危害有分两大类,一类是对自己的设备有影响;二是对其他设备有影响。对自己的设备有影响典型的例子就是FDD模式,频分双工,发射的杂散落到接收机,对接收机的灵敏度有影响,降低接收机的灵敏度。 杂散从哪里来?要想解决“玄学”问题,必须要知道它从哪里来,不需要的信号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有来源的,抓住主要矛盾,就会有应对的方法。一般来说杂散来源有五个:一、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放大器是一个非线性器件,单音输入会产生谐波;双音输入不仅有谐波,还有交调。二、混频器 混频器是射频电路中的一个关键器件,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器件。它可以产生丰富的混频杂散mRF±nLO.三、频率源为了频率的精度,一般电路中都会采用频率源,频率源一般采用锁相环形式,锁相环的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锁相环的组成是通过参考源来调整VCO实现频率的锁定,而鉴相一般就是整数分频或者小数分频,所以锁相环就会有以下杂散 参考杂散:这是PLL中最常见的杂散信号,主要由于电荷泵源电流与汇电流的失配、电荷泵漏电流以及电源退耦不够而增大。这些杂散信号会与其他干扰信号混频,可能产生有用信号频率,从而降低接收机的灵敏度。整数边界杂散:当PLL的输出频率接近参考频率的整数倍时,会产生此类杂散。这种杂散无法被环路滤波器滤除,因此会在输出频率附近产生显著的杂散信号。例如,如果参考输入为20 MHz,而输出频率为1000.1 MHz,那么就会产生1000 MHz的整数杂散。 小数杂散:小数PLL是目前锁相环的主流应用,小数杂散的来源主要有鉴相杂散和泵电流杂散。降低小数杂散主要通过改变小数分频比和鉴相频率,目的是改变小数杂散的相对位置,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进行压制。电荷泵杂散:PLL电荷泵存在泄漏,如参考频率、鉴相频率、数字时钟干扰等,这些都可能以杂散的形式表现。电源杂散:电源存在纹波和DC-DC共模干扰,这些也可能引起PLL的杂散。四、ADC/DAC的杂散电路中一般都会有AD/DA来实现模拟数字的转换,模拟数字的转换和混频一样,也会产生杂散ADC会产生混叠杂散 DAC会产生因为非线性,串扰,匹配产生杂散 五、电源杂散DCDC电源是通过开关切换实现电源的输出。DCDC的开关有频率,会生成开关频率杂散。 DC-DC开关频率越高,输出滤波电容容值越小;负载电流越大,输出滤波电容容值越大;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差越大,输出滤波电容容值越大。DC-DC效率越高,开关转换速度越快,高次谐波越丰富杂散的解决杂散的来源就是以上几个来源,定位到杂散的来源就可以针对性进行优化1.放大器的非线性杂散增加滤波器的阶数,实现对谐波的抑制2.混频器对于混频杂散,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频率规划,将杂散规划到离主频较远的地方通过滤波器来抑制。3.频率源 通过改变环路滤波器设计、泵电流大小、分频比来实现杂散的抑制4.ADC/DAC杂散使用抗混叠滤波器、提升采样率、优化阻抗匹配5.电源杂散通过优化DCDC滤波器电路,优化纹波设计杂散的测试杂散的测试一般采用频谱仪测试,为了测量低电平杂散,通常需要降低分辨率带宽,而这会增加测量时间、也可能会漏掉某些杂散。现在频谱仪厂家都提供了杂散测试模版,根据测试要求可以自动测试杂散幅度和频点。来源:射频通信链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