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射频设计关注什么

13小时前浏览1

一、射频频谱和功率  

功率  

          

射频功率至关重要。如果功率过高、过低或在错误的时间出现,收发器将变得低效、无效甚至无法工作。射频功率决定了传输距离,并对电池寿命有很大影响。因此,合理设计射频功率是关键。

          

监管和标准要求对可传输的最大功率设置了限制,但在这些限制范围内仍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高效共享有限频谱  

          

为了有效地共享有限的频谱,大多数数字调制信号都以某种方式进行脉冲调制或分帧处理。此外,在单个脉冲串或帧内,功率通常会发生变化,以支持接收器同步和均衡。

   

例如前导码或训练序列,或者在使用时分复用技术时。因此,进行射频功率测量的时机很重要。此外,无线系统中的许多射频信号具有类似噪声的特性,因此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对功率进行平均,并在一个频段或信道上进行测量。

          

进行射频功率测量的时机很重要。

 

          

由于信号结构复杂,射频功率测量与无线标准密切相关也就不足为奇了。标准可能以特定方式定义射频功率测量,可能针对载波组、调制类型,或者在训练序列触发时进行测量。在一些射频功率测量中,将时间门与前导码中的特定符号或帧数据部分中的符号对齐非常重要。

进行正确射频功率测量的关键步骤  

          

1.首先使用功率计,以获得最高的精度、出色的频率范围和良好的源匹配。

2.使用信号分析仪进行频率选择性测量。从基本的射频测量开始,如失真测量和信道功率测量,然后进行特定于标准的射频功率测量,如选通频谱和带功率测量。选择具有这些测量内置功能的信号分析仪,可以是通用的射频功率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特定于标准的应用程序。    

此外,瞬态效应和漂移对于脉冲信号可能是个问题,并且在高频射频和微波系统中经常出现,因为这些系统中物理器件的尺寸较小,因此热时间常数较短。对于使用数字预失真技术的系统,瞬态效应也很显著。在这些情况下,矢量、解调以及信号记录 / 回放工具可能会很有帮助。

二、射频干扰  

干扰无处不在  

          

干扰是当今无线收发器无法摆脱的难题。可靠地传输数据能让用户满意,而了解各种干扰对于数据传输至关重要。

应对干扰的策略  

          

干扰不可避免,特别是在未经许可的频谱中,如工业、科学和医疗(ISM)频段,会遇到干扰。当一个设备中存在多个无线电时,自干扰的可能性尤其值得关注。为此,需要了解干扰并加以应对。    

由于干扰无处不在,人们设计了许多方法来使射频收发器对各种干扰具有稳健性和弹性。重传、信道切换和冲突避免是在干扰中断传输时支持数据吞吐量的技术示例。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跳频扩频是旨在在嘈杂的频谱环境中良好运行的调制方案示例,因为它们对窄带干扰具有良好的抗性。

深入了解干扰的影响  

          

为了确保数据流畅传输,你需要了解发射机对干扰的抗性以及接收机对干扰的响应。生成干扰信号是开发在现实环境中良好运行的收发器的关键方面。你需要考虑连续干扰和时变干扰,以确保生产出稳健的收发器。    

          

排查干扰的关键步骤  

          

1.生成具有复杂调制和复杂协议的逼真信号,包括符合标准的信号和干扰信号。射频信号发生器可以替代振荡器和合成器,并且可以产生各种连续波(CW)、调制干扰和阻塞信号。选择具有符合标准信号生成功能、内置矢量任意波形发生器、大容量存储器和宽调制带宽的信号发生器。

2.分析干扰信号,包括设备内部产生的干扰信号和来自被测设备(DUT)外部的干扰信号。选择具有快速扫描、频谱图显示和实时频谱分析功能的信号分析仪,以提高发现干扰信号的概率。如果你的信号分析仪可升级,你可以在需要时添加功能。

3.利用信号记录 / 回放功能。信号测量可以在持续更新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对时间捕获操作中无间隙记录的数据进行后处理模式下的测量。捕获和后处理的一个优点是能够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包括矢量和解调)重新分析信号,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中心频率和跨度对捕获的数据进行重新测量,而无需重新记录。

          

将收集到的数据与你对自身系统的了解相结合,以更全面地了解被测设备需要承受的干扰情况。

EMI 预合规测试:尽早且频繁测试  

              

电磁干扰(EM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干扰。最佳做法是尽早了解 EMI,以便在故障排除和优化过程中清楚地了解情况。频繁测试可最大程度地发现各种可能的问题,如今的测试工具使你能够更早、更好地进行 EMI 预合规测试。电磁兼容性(EMC)认证是你工作流程的一部分,但认证测试的结果不应出乎意料。

三、调制  

更多数据,更快传输  

          

在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关键在于更快地传输更多数据。人们对增加信道容量的需求持续存在,以便为越来越多渴望数据的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内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转向更高的频率,因为在这些频段更容易获得连续的频谱。调制技术在干扰和频段拥挤的情况下,越来越能够可靠地传输大量数据。更密集的星座图、更紧密的载波间隔、更复杂的调制或复用方案以及容量增强技术(如多输入多输出,MIMO),是我们在固定信道上实现更多功能的一些越来越普遍且富有创意的方法。正交频分多址(OFDMA)是一种与所有这些元素兼容的技术,在 802.11 无线局域网和蜂窝通信标准中越来越普遍。    

复杂调制方案的优势与挑战  

          

复杂调制方案的一个重要好处是提高了数据吞吐量,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好处。在每个传输脉冲串中传输更多数据,对功耗和频谱效率也有影响。最终,你在一次脉冲串中传输的数据越多,发射机需要工作的时间就越少。这意味着占用信道的时间减少,电池电量消耗也减少。

          

              

调制质量是收发器的一个关键指标,它表征了收发器被理解以及理解其他设备的能力。随着调制方案变得越来越密集和复杂,评估设备的调制质量也变得更加复杂。

评估调制质量的关键步骤  

          

1.从频率和时间测量入手,确保基础测量准确。大多数信号分析仪无法可靠地解调符号率或带宽不正确、存在重大频率误差、信噪比差或帧结构 / 定时不正确的信号。尽管有时直接进行调制质量测量很诱人,但从频谱和射频包络分析开始非常重要。验证信号中心频率、带宽和信噪比,以及无线标准所需的任何其他时域和频域参数。

      

2.进行基本的数字调制分析,以查看组件或系统的调制质量,并确认是否符合标准。基本数字解调中最常用的显示方式包括:星座图、总结调制质量的表格、传输符号列表,以及一个或多个指示调制误差的轨迹。这些信息与你对系统的了解相结合,可以更清晰地指出误差机制或潜在原因。

3.高级数字调制分析是故障排除的重要环节。在许多情况下,这些高级技术旨在将分析集中在信号的特定部分或方面,并将不同的测量结果联系起来以确定问题的原因。例如,关注特定的载波或载波组,可以隔离频段边缘的频率特定问题,并便于比较导频载波和数据载波。符号特定分析有助于隔离符号之间有意改变调制类型以及脉冲式、间歇性或周期性误差源可能导致的错误。其他可能的原因包括射频开关的开 / 关、电源、稳定时间或热效应。

          

数字解调 / 调制分析依赖于算法,不同的算法在受损信号上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使用一致的算法可以减少麻烦并避免时间浪费。    

四、功耗  

实现最长电池续航  

          

许多射频设备是便携式的,这意味着它们由电池供电。现代便携式设备通常由可充电电池供电,但一些特殊设备,如许多物联网产品,可能使用传统的一次性电池。用户期望他们的设备在合理的充电间隔内运行,总是希望电池续航时间越长越好。对于低功耗和超低功耗设备,优化功耗、效率和信号质量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了解静态功耗的重要性  

          

在设备运行期间实现低功耗至关重要,这对于其他电池供电的设备也是如此。然而,对于射频工程师,由于实施超低功耗静态模式以进一步延长电池寿命,还面临额外的挑战。了解静态功耗对于实现较长的充电或更换间隔至关重要,同时还需要管理睡眠状态与运行状态之间的转换。

实现最长电池续航的关键步骤  

          

1.选择能够使其输出特性与实际电源限制相匹配的电源。这有助于你预测设备在使用实际电池时的行为,并避免任何意外问题。尽早使用这些工具来验证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排查问题并找出可能影响基本设计决策的限制因素。

   

2.使用设备电流波形分析仪等工具,对功耗进行实际测量。特别要注意动态变化、极低电流状态以及电流转换情况。

3.在实际供电的最坏情况下,对子系统或被测设备进行四类主要测量,即频率、定时、功率和调制质量测量。


来源:射频通信链
电源电磁兼容通用通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29
最近编辑:13小时前
匹诺曹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39文章 39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功放管仿真设计及实物调试

一、MRF8S18120H简介它是专门为频段从1805MHz到1880MHz范围内的GSM和GSM EDGE的基站应用而设计的功率管。通常工作在AB类或者C类。二、MRF8S18120H原理图电路仿真MRF8S18120H稳定性分析判断新建电路图如下图2-1所示,加入仿真控件StabFact和StabMeas,偏置部分和射频输入输出端口分别用理想电感和理想电容代替。 图2-1下图2-2为图2-1的仿真结果,图中可看到曲线StabFact在1805~1880MHz范围内均大于1,曲线StabMeas在1805~1880MHz范围内均小于1。结果说明管子在该频率范围内是无条件稳定的。图2-2直流扫描这个步骤是为了获得管子的静态,通过I-V特性曲线找到合适的栅压与静态电流,其值与datasheet应相近。下图2-3为MRF8S18120H的扫描结果。 图2-3偏置电路设计偏置电路很重要,偏置电路要保证直流能无损耗的加到管子的栅极和漏极,而对射频信号是开路。对于频率不是很高的信号,偏置电路一般可用射频扼流圈(或者电感)以及电容构成,对于频率较高的信号,偏置电路多采用中心频率1/4波长的传输线设计,因为频率越高电感的寄生效应越大,对信号的传输有较大的影响。此偏置电路设计采用中心频率1/4波长的传输线设计。考虑到微带线的线宽与承受电流的关系,漏极承受的电流达8A,而栅极电流不足1A,因此栅极偏置采用较窄的传输线,漏极采用较宽的传输线。利用ADS软件中的LineCalc控件,设置好板材参数,可方便的计算出1/4波长的传输线的长度。图2-4和图2-5分别为栅极偏置电路和漏极偏置电路的设计。 图2-4 图2-5图2-6和图2-7分别为栅极偏置电路和漏极偏置电路的仿真,图中显示在中心频率点处对射频呈现高阻抗对直流呈现低阻抗。仿真结果说明偏置电路设计合理。图2-6 图2-7LoadPull和SourcePull首先进行LoadPull仿真,调用LoadPull模板,电路图中的频率源中的功率应从小功率设定,根据管子说明书预估一下最小值。在仿真过程中如果输出功率小于管子的饱和功率值,可逐渐增大频率源中的功率值。下图2-8为Loadpull仿真电路图,其仿真结果如图2-9所示。 图2-8 Loadpull 电路图2-9 Loadpull仿真结果 图2-10为Sourcepull仿真电路图,其仿真结果如图2-11所示。图2-10 Sourcepull仿真电路 图2-11 Sourcepull仿真结果输入、输出匹配设计利用Smithchart工具,把输入、输出阻抗匹配到50Ω,然后设定好板材把理想微带线转换为实际的微带线尺寸。板材选用Rogers4350B,板厚度30mil,介电常数0.02。下图2-12和2-13分别为输入匹配电路和输出匹配电路。 图2-12 输入匹配电路图2-13 输出匹配电路MRF8S18120H的完整电路图及S参数仿真把输入、输出匹配电路,栅极、漏极偏置电路接入MRF8S18120H管子中,完整的电路图如下图2-14所示。 图2-14 MRF8S18120完整电路图为了便于电路调谐,对电路中的元件值进行参量化,并为各个参量设置合适的变化范围和步进。调谐可以采用自动优化和手动调谐两种方法,由于此处变量较少手动调谐相对自动优化方法更快,因此采用手动调谐方法。小信号S参数仿真关心的主要指标是S11和S21,因此调谐的目标就是优化S11和S21这两个指标。图2-15为经过调谐后得到的S参数仿真结果。 图2-15 小信号S参数仿真结果三、版图设计、Momentun仿真和联合仿真把上述调谐完成并更新到原理图中的电路做一些处理便可以自动生成版图,令MRF8S18120H管子、接地端、仿真控件、以及电容均失效,根据MRF8S18120H管子的尺寸调整版图布局,最终生成的版图如下图2-16所示。 图2-16 电路版图图2-16中需要说明的是,在输入和输出50Ω微带线处各有一段是隔断的,这个隔断区域是用于在联合仿真时接电容的,在生成版图之前,已经用ADS库中的MGap元件替代电容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在Momentum仿真时这个隔断区域能把电容的影响考虑进去,使仿真的结果更准确。Momentum仿真版图布局完成后,先添加PORT,需要把原理图中失效的电容接口也加上,为了模拟MRF8S18120H的引脚影响,在版图中的管子栅极和漏极接口处均伸出宽度为0.1mm,长度个管子的引脚长度相等的小矩形。然后设置Substrate的参数,即把板材Rogers4350B的参数填进去。接着设置仿真频率,频率设置从DC开始,最大频率应包含管子的工作频段。选中Update EM Model when simulation is launched,在仿真结束时,EM Model 就会自动生成。这个EM Model 便是Momentum仿真所要的模型。图2-17为Momentum 仿真后的版图。 图2-17 Momentum 仿真版图联合仿真新建一个原理图,调出Momentum 仿真得到的EM Model,新的电路图如图2-18所示。图2-18 联合仿真电路图同样的把电路中的电容进行参量化,进行手动调谐,使得S参数仿真结果最佳。然后失效电路中的仿真控件和电源,并在输入、输出端口,栅极、漏极偏置电路接入点添加port,最后进行打包生成Symbol。图2-19为联合仿真电路的小信号S参数仿真结果图。 图2-19 联合仿真S参数大信号谐波仿真首先新建原理图,调用谐波仿真模板。修改模板,插入 联合仿真电路生成的Symbol,把模板中的电容电感均短路掉,因为Symbol中的电路已经做好了偏置。设置合适的栅压值、漏压值和中心频率,在扫描计划中设置好合适的输入功率值。下图2-20为大信号谐波仿真电路图。 图2-20谐波仿真时电路图中的电容用的是muruta模型库中的电容,仿真的结果与实际测试的结果更加接近,通过改变电容的容值不断优化管子的增益、P1dB、PAE、谐波等指标。图2-21为调谐完成后的大信号谐波仿真结果。 图2-21 单音谐波仿真结果下图3-18为单音条件下,MRF8S18120H对谐波抑制能力的仿真结果。 图3-15 谐波抑制结果图中可看出MRF8S18120H的P1dB约为51.5dBm,增益为18.5dB,在输出功率为51.5dBm时的效率为57.8%,电流为8.35A。四、仿真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loadpull仿真不收敛,多次loadpull仿真得到的最佳输出阻抗和最大输出功率每次都不同。在仿真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不收敛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1、选择的反射系数圆的半径过大或者圆心偏离收敛圆的圆心;2、设置的仿真点数太多;3、频率源中的功率值给的太大。上述三点中的值设置不合适均会造成仿真不收敛。 另外Loadpull和SourcePull过程需要反复迭代进行,即在SourcePull仿真时把Loadpull仿真的阻抗值作为SourcePull负载,然后把SourcePull得到的输入阻抗作为Loadpull的输入阻抗,如此来回反复迭代,直到最后仿真的结果不再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变大。这样得到的输入输出阻抗较为准确。2)Momentum仿真时的频率设置没有包含DC,联合仿真结果出错。因为直流偏置电压是从微带线加载进去的,若频率设置不包含DC,当Momentum仿真完成后生成的EM Model不能通过DC信号,导致联合仿真时管子没有偏置电压。3)输出匹配电路的设计对高次谐波的抑制能力。若输出端采用LowPass结构进行匹配,那么管子的谐波抑制能力会较较,LowPass结构可以有效的抑制高次谐波的信号的输出。输出端若采用HighPass结构,那么输出信号中将出现各种高次谐波,影响信号的质量。五、实物测试下图5-1为组装完成的MRF8S18120H测试板. 图5-1图5-2所示为测试管子的输入回波损耗和增益的平台。经调试后最终管子的输入回波损耗和增益结果如图5-3所示。 图5-2 测试平台图5-3 矢网测得的输入回波损耗和增益结果 用FFPA1800MHz功放模块作MRF8S18120H的推动级,FFPA1800MHz功放的增益为48dB,P1dB为49dBm。下图5-4为搭建好的大信号测试平台。图5-4 大信号测试平台经过调试后,最终测得的MRF8S18120H数据如下表所示。F(MHz)G(dB)P1dB(dBm)P3dB(dBm)Ids(A)η(%)180516.251.8533.1043.71842.515.851.953.13.3042.6188015.851.552.83.0242.2 六、总结 通过ADS软件仿真,完成了MRF8S18120H功放管的原理图设计、稳定性分析、S参数仿真、版图设计、联合仿真以及谐波仿真的工作。对比仿真结果与datasheet所给数据,此次仿真基本验证了管子在1805MHz~1880MHz频段内的性能,仿真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管子的实测结果与datasheet所给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别,实测的功率增益略小于datasheet上的增益,P1dB和P3dB略大于datasheet的数据。此次由仿真结果来预估实物测试结果,验证了管子的实际性能和datasheet所给数据基本吻合,达到看此次仿真和调试目的。 来源:射频通信链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