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址干扰是指在同一个物理位置(即共址)上,由于不同设备之间的电磁辐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干扰现象。这种干扰通常发生在共用同一平台或设备上的发射和接收设备之间,其中发射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信号被接收设备捕获,从而影响接收机的性能。
共址干扰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包括杂散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杂散干扰源于干扰基站的发射设备,如发射放大器、发射滤波器和天线等。阻塞干扰则是由于接收器射频滤波器的抑制能力不足,导致部分信号泄漏到接收器中,掩盖了弱信号,从而降低接收器的灵敏度。此外,互调干扰是由于非线性元件在不同频率信号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新的频率成分,这些新的频率成分可能会影响其他信号的接收。
共址干扰不仅限于无线通信系统,还可能出现在电路设计中,例如电路中的各类信号共用地线或地平面引起的公共地阻抗耦合干扰。在实际应用中,共址干扰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如优化频率分配、使用共址滤波器和提高系统隔离度等方法来减少干扰。
共址滤波器(Co-site Filter)是一种专为多设备共址环境设计的电磁兼容(EMC)滤波器,用于抑制同一平台上多个无线电设备(如雷达、通信系统、导航设备)之间的互扰信号,尤其是由发射机产生的带外谐波、杂散信号或邻频干扰。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频域隔离,确保共址设备同时工作时互不干扰。
抑制发射机带外噪声
滤除发射机(如雷达、通信电台)产生的谐波(如2次、3次谐波)和杂散辐射,避免干扰其他接收设备。
保护接收机灵敏度
阻止强发射信号通过电源线、天线耦合或空间辐射进入接收机前端,避免接收机阻塞或灵敏度下降。
隔离同频段干扰
在多个设备共享相近频段时(如军用通信与导航设备),通过窄带滤波隔离特定频段,减少同频干扰。
确定设计指标:
通带宽度:≥0.9MHz。
插入损耗:≤1.5dB。
输入输出驻波比:≤1.5
跳频速度:≤80μS
选择滤波器类型: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如带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等。
设计滤波器电路
数字控制电路:设计可编程逻辑芯片和串并转换电路,确保能够接收和处理发射机的控制命令。
高压驱动电路:设计大功率、高耐压、小电流的高速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功率电阻组成的电路,确保能够快速切换电平。
LC谐振电路:设计扼流圈、大功率PIN二极管、精密电容和空心的调谐电感组成的LC回路,确保能够产生所需的谐振频率。
仿真和测试:
使用仿真工具(如ADS)进行电路仿真,确保设计指标符合要求。
制作样品并进行实际测试,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