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信号失真的原因及分析

8小时前浏览1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准确传输至关重要。但是,信号在通过通道传播时通常会发生失真。本博客探讨了信号失真的机制,重点介绍了脉冲整形、符号间干扰的挑战及其对数据误差的影响。

信号失真是如何发生的?

一、射频(模拟)域失真原因分析

1. 线性失真

理论分析

频率选择性衰落 :多径传播导致不同频率分量经历不同衰减和相移

幅度随频率变化 → 信号频谱畸变

群时延失真 :

τg(f)=-dϕ(f)/2pi*df--信号时域展宽

2.非线性失真

射频功率放大器(PA)的非线性特性是导致信号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

3(t)

其中a1和a3为线性与非线性系数。三阶交调截点(IP3)是衡量 PA 线性度的关键指标,其计算公式为:IP3 (dBm)=Pout+IMD3/2

其中Pout为输出功率,IMD3为三阶交调产物功率。

3.相位噪声与相位失真

理论分析

相位噪声是振荡器输出信号相位的随机波动,表现为载波频谱的边带扩展。在 FMCW 雷达系统中,相位噪声会导致目标回波信号的相位误差,进而影响距离测量精度。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ϕ(t)=ϕ0+Δϕ(t)

其中 Δϕ(t)为相位噪声的随机分量。相位噪声的功率谱密度 Sϕ(f)与频率偏移 f成幂律关系,通常用 L(f)(dBc/Hz)表示。

相位噪声会导致信号频谱展宽(Eb/N0下降)

信号失真是由于通信通道的限制而发生的,通信通道通常充当低通滤波器。这种滤波效果会改变传输脉冲的形状,从而导致以下问题:

二、数字失真的信号处理机理

2.1 采样误差与量化噪声

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采样与量化过程会引入固有失真。根据奈奎斯特定理,采样频率 fs需至少为信号最高频率fmax的两倍,否则会发生混叠失真。量化过程中,有限的分辨率N导致量化噪声,其均方根误差为:σq=Vref/(2N+1)

2.2 同步误差

定时误差 :采样时刻偏移 Δτ

载波频偏 :Δf导致星座旋转

相位噪声残余 :引起星座点扩散

三、失真的统计

信号失真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失真和符号间干扰会导致接收器出现数据错误 

·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与阈值(称为切片电平)进行比较,以确定传输的位是“1”还是“0”。

·如果失真错误地将信号幅度推高或低于限频电平,接收器会错误地解释该位,从而导致误码零或误码。

四、失真缓解技术

    

射频前端优化

 

使用高线性度放大器(如Doherty PA)

采用镜像抑制混频器(IRM)改善IQ平衡

选择低相位噪声振荡器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频域均衡(OFDM系统)

锁相环(PLL)补偿载波频偏

数字预失真(DPD)抑制功放非线性

 

联合优化方案

射频预滤波 + 时域均衡器

DPD + CFR(峰均比抑制)非线性联合处理

MIMO技术克服多径衰落

    

来源:射频通信链
非线性通信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29
最近编辑:8小时前
匹诺曹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39文章 39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为什么加了屏蔽罩,效果反而不好?

做硬件或者射频的朋友一定都遇到过,单板设计调试都很好,加上屏蔽罩以后,效果变差了——功放功率出不来、效率变差,天线辐射效果下降,接收机灵敏度变差2dB,杂散变大····说到屏蔽罩,不得不说屏蔽罩的作用 屏蔽罩的工作原理屏蔽罩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如金属(铝、铜)或导电性聚合物。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学和电工学的原理,主要有以下作用: 反射损失:当电磁波照射到屏蔽罩表面时,由于屏蔽材料与外部空间的波阻抗不匹配,电磁波会在屏蔽体表面产生反射,从而减少进入内部的电磁波能量。吸收损失:部分进入屏蔽体内的电磁波能量会被屏蔽材料吸收并转化为微热,进一步减弱电磁波的能量。阻挡和吸收:屏蔽罩的外层金属材料能有效阻挡外部电磁波,内部的吸波材料则吸收内部电路产生的电磁波,防止其对外部电路产生干扰。接地:屏蔽罩通常需要正确接地,以将吸收或反射的电磁波导出到地面,防止电荷和电流在内部设备中积累,从而减少对内部电路的干扰。加上屏蔽罩是为了实现好的效果,没有达到,肯定是出现了不该有的现象——寄生效应。了解寄生效应的原理,找到对应解决的办法。模态共振畸变 当屏蔽罩尺寸接近λ/2整数倍时(如5G毫米波28GHz对应5.36mm),会形成TE/TM模式驻波。某5G手机天线案例显示,3.2×3.2cm方形屏蔽腔在24.25GHz处产生Q值达150的TE101共振,导致辐射效率下降8dB。解决方案:采用非对称六边形腔体设计,将主模Q值降至30以下。 表面电流重构 屏蔽罩边缘的趋肤深度效应改变电流分布。实测表明,0.15mm厚镀锡钢罩使2.4GHz频段S11参数恶化4dB。改进方案:采用0.8μm金镀层+铁氧体吸波材料复合结构,表面阻抗从3Ω/sq降至0.2Ω/sq。 近场耦合 屏蔽罩与PCB间距≤λ/20时引发强耦合。某蓝牙模块案例中,2mm间距导致ANT端近场电场强度增加15dBμV/m。优化方法:保持间距≥λ/10(如2.4GHz对应12.5mm),或者调整电路的参数匹配实现耦合的纠正。 屏蔽罩在微波毫米波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设计和应用屏蔽罩,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提高设备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从而提升设备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设备的具体需求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屏蔽罩材料和设计,以实现最佳的屏蔽效果和性能提升。来源:射频通信链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