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低频(LF)RFID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一种,主要使用125kHz或134.2kHz的频段。这里介绍一种通过使用铁氧体芯来扩大LF RFID系统的工作距离的文章。
As shown below👇
使用铁氧体磁芯的新型轻量级分段 RFID
LF RFID 有两种不同的通信协议:半双工 (HDX) 和全双工 (FDX)。
与 FDX 标签相比,HDX 标签具有更长的通信距离,因为当 HDX 标签响应时,HDX 阅读器的磁场被关闭,阅读器可以专注于接收标签数据信号,从而消除阅读器磁场的干扰。
LF 标签基于感应耦合从 RFID 阅读器天线的交变磁场中收集能量。然后,感应电压V0 在标签的两端,铁氧体磁芯天线线圈可以表示如下
对于圆柱形铁氧体磁芯,μt 的计算公式如下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有效磁导率μt 仅与μ我 和 k. 下图描述了μt 和St×μt 在半径 r 上表示两个核心长度。很明显,铁氧体磁芯的比率 k 越大,该值就越大μt .然而St×μt 随着比率 k 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当半径 r 恒定时,长度 l 的较大值会导致St×μt .因此,在为地下RFID标签设计铁氧体磁芯线圈天线时,为了增加标签的感应电压,应增加长度l以提高比率k,然后,应增加铁氧体磁芯的半径r。
地下非金属管道检测
地下非金属管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由于它们缺乏导电性或磁性,传统的金属管道检测方法无法应用。对于广泛采用的探地雷达 (GPR) 方法,管道直径、埋深和土壤条件等因素严重影响定位精度。
射频识别 (RFID) 提供了一种通过电子标签检测管道的新方法。基于 RFID 的地下非金属管道检测系统,地面上的 RFID 阅读器可以通过从埋地 RFID 标签收集数据信号来轻松识别管道的材料、类型和直径。
地下管道 RFID 检测由于其在土壤适用性、管道尺寸和易操作性方面的先天优势,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然而,地下介质引起的衰减严重限制了探测距离。考虑到衰减随着 RFID 工作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有效的解决方案是选择较小的工作频率。目前,已经提出了一种检测距离为 1.25 m 的无源低频 (LF) RFID 系统。另一种选择是使用更高频率的谐波标签,它们在基频接收查询信号,并在二次谐波频率处辐射回读取器。虽然通过这种方法的实现,可以避免自干扰以增加读取范围,并且由于衰减的距离不超过 60 cm。利用声表面波 (SAW) RFID 可能是一个有趣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潮湿的沙质土壤中实现 1.5 m 的检测距离。但是,SAW-RFID 标签的天线加工难度相对较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显然,LF RFID 被认为是更适合地下管道检测的选择。然而,其较近的探测距离不足以满足近年来管道埋设向深部的探测需求。
因此,扩大当前地下LF RFID系统的工作距离具有重要意义。
[1] J. Liang, C. Wu, J. Zhu, B. Tao and Z. Yin, "A Lightweight Segmented RFID Tag Antenna With a Combined Ferrite Core for Underground Application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72, no. 9, pp. 7401-7406, Sept. 2024, doi: 10.1109/TAP.2024.343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