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量子启发算法(QIA)

2天前浏览5




量子启发算法 (QIA) 代表了量子计算和进化算法的结合。其显著特点是能够用单个基因同时表达多天线设计解决方案。

目录



   
  • 量子启发算法    
  • 量子纠缠态的创建    
  • 参考文献    
 
 



QIA

As shown below👇

量子启发算法

基本概念

量子启发式算法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一种优化算法,它模拟量子系统的行为,利用量子叠加、量子纠缠等特性来搜索问题的最优解。这种算法结合了量子计算的高效处理能力和启发式算法的快速求解特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到高质量的解决方案。


基本原理

量子叠加:量子叠加是量子计算的基本特性之一。在传统计算中,一个问题的解只能是确定的值,而在量子计算中,一个问题的解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这种量子叠加的特性使得量子启发式算法能够同时搜索多个解,从而提高了搜索的效率。


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量子计算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在传统计算中,不同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而在量子计算中,不同变量之间可以相互关联。这种量子纠缠的特性使得量子启发式算法能够通过一次操作影响到多个变量,从而加快了搜索的速度。


量子测量:在量子计算中,测量的结果是概率性的,而不是确定性的。这种量子测量的特性使得量子启发式算法能够通过多次测量来逐步逼近最优解,从而提高了搜索的准确性。




量子纠缠态的创建

目前,许多QIA主要利用叠加态的特性来提高算法性能。但是,纠缠态(量子系统中的另一种关键状态类型)也存在。这些纠缠态首先由爱因斯坦发现,并在 1935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进行了讨论,该论文被称为著名的 EPR 悖论。在微观世界中,多个粒子可能处于纠缠状态,其中单个粒子无法独立描述;相反,必须将所有粒子视为一个整体。一旦测量了其中一个粒子,它就会立即影响处于纠缠状态的其他粒子的状态。这种纠缠可以整合到 QIA 中,从而提高算法的性能。本文为 QIA 设计了两种类型的纠缠态:内部纠缠态和外部纠缠态。


创建内部纠缠状态

IES 是一种纠缠状态,作用在单天线设计解决方案中。这种纠缠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天线设计变量之间(即,每个设计变量贡献一个基因位来产生纠缠状态),如图所示。因为测量一个基因位会立即确定另一个基因位的值,所以 IES 本质上在设计变量之间创建了一个动态约束。此约束有助于算法避开解决方案空间中不太有希望的区域。


创建外部纠缠状态

EES 是一种发生在不同天线设计解决方案之间的纠缠(即,对于不同解决方案中的相同设计变量,纠缠发生在同一基因位上)。下图显示了两个这样的 EES,其中相同颜色的基因位组合形成一个 EES。由于测量其中一个基因位会立即确定其他基因位的值,因此无法独立描述处于这种纠缠状态的基因位。利用纠缠态的这一特性,可以在多天线设计方案之间快速共享信息,从而使算法能够同时控制多天线设计方案的演变。




参考文献



   


[1] F. Peng and X. Chen, "Quantum-Inspired Algorithm Enhances Efficiency in Antenna Optimization,"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72, no. 9, pp. 6980-6991, Sept. 2024, doi: 10.1109/TAP.2024.3433505.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ACTInspireANSAUM理论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2
最近编辑:2天前
周末--电磁仿真
博士 微波电磁波
获赞 26粉丝 54文章 38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给定品质因数(Q)限制下,自谐振天线的最大方向性(Directivity)的边界问题

在给定Q值限制下,自谐振天线的最大方向性是指天线能够达到的最高方向性水平,而不会违反Q值的限制。这是一个重要的设计指标,因为它为天线设计者提供了在给定条件下优化天线方向性的指导。目录 品质因数(Q)与自谐振天线 Q-Bounded Maximum Directivity of Self-Resonant Antennas 参考文献 Q-BoundedAs shown below👇品质因数(Q)与自谐振天线1. 品质因数(Q)品质因数Q是衡量天线或其他谐振系统能量储存与损耗之间关系的物理量。 在天线中,Q值通常定义为天线谐振频率下储存的能量与每个周期耗散的能量之比。 高Q值意味着天线能够更有效地储存能量,但相应地,其带宽较窄。 Q值对天线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包括带宽、效率、方向性等。在设计天线时,需要在Q值、带宽和方向性之间做出权衡。 2. 自谐振天线自谐振天线是指在没有外部匹配网络的情况下,能够在特定频率下自然谐振的天线。 这种天线通常具有简单的结构和较低的制造成本。 自谐振天线在谐振频率附近具有最佳的辐射性能,包括较高的增益和方向性。然而,其性能也受到Q值的限制。 Q-Bounded Maximum Directivity of Self-Resonant Antennas超指向性是指能够实现极高的方向性,这超出了传统天线设计所能达到的水平。这个需求是由通信和传感系统对提高范围、分辨率和灵敏度性能的需求推动的。对于环绕天线的最小球体的给定电气尺寸,定义最大方向性需要一个约束来确保有限边界,因为没有它,方向性原则上可能是无限的。此约束可以采用效率下限或Q -因子(即最小相对频率带宽)等可能性。或者,也可以根据场的自由度 (DoFs) 来限制在最小球体上可以激发的谐波数量。研究内容:该领域的研究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探究Q值与天线方向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分析不同天线结构对Q值和方向性的影响。提出优化方法,以在给定Q值下实现最大的方向性。参考文献 1. L. Passalacqua, C. Yepes, A. M. Barrera, B. Biscontini, E. Martini, and S. Maci,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72, 3033 (2024).2. L. Passalacqua, C. Yepes, E. Martini, and S. Maci,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71, 9549 (2023).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