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全息技术与天线设计

18小时前浏览0



全息天线是利用全息结构改变馈源辐射特性,以获得所需辐射的一种口径天线。当参考天线所发出的辐射场达到全息结构时,将会在组成全息结构的金属上感应起一系列相应的具有一定的幅度和相位特征的电流,这些电流经过二次辐射,在远场方向进行叠加,便还原出了所希望得到的目标辐射场。

目录



   
  • 全息天线原理    
  • 在实际的应用    
  • 参考文献    
 
 



Introduction

As shown below👇

全息天线原理

全息天线的工作原理基于干涉原理。当参考天线所发出的辐射场达到全息结构时,将会在组成全息结构的金属上感应起一系列相应的具有一定的幅度和相位特征的电流。这些电流经过二次辐射,在远场方向进行叠加,便还原出了所希望得到的目标辐射场。

全息天线HA)本质上是表面阻抗调制的漏波 (LW) 天线,可以针对高增益笔形波束进行正弦调制,也可以任意调制以实现更复杂的波束形状和天线能力这些特性使 HA 具有多功能性,并满足要求苛刻的功能,例如双偏振、涡旋光束、多光束和双频操作。

LW 辐射基于从 表面波(SW) 发生器发射的 SW 和打印在接地介电基板上的周期调制亚波长贴片。由于单个 SW 发生器,HA 的孔径效率通常较低,这会导致振幅和相位照明不相等HA 的孔径效率主要取决于馈电效率的乘积εfEed 、锥度效率εtap 和转换效率εconv 。同时,对于均匀调制的 HAs,εtapεconv 不能超过 58%这就是为什么已发表作品中报道的均匀调制 HA 的孔径效率通常低于 40%的原因。



对现代应用天线设计的贡献

全息天线是利用全息结构改变馈源辐射特性,以获得所需辐射的一种口径天线。它利用全息结构记录参考波(源天线辐射场)与物波(期望得到的辐射场)相干涉产生的全息图案,当参考波激励该全息结构时,便可以重现与期望波束指向一致的电磁波束。

全息天线的特点与优势在于,

低成本与高效益:全息天线多采用与传统微带天线相同的加工工艺,馈源结构简单,不需要复杂的馈电网络,因此在成本控制、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波束扫描能力:通过构建不同的全息结构,全息天线可以获得不同的天线方向图,实现天线的波束扫描功能。

低剖面与隐蔽性:全息天线可以通过印刷电路板技术加工,馈源和全息板放置在同一平面上,实现了低剖面设计。同时,它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选择全息结构中的不同部分,实现天线与使用背景的一体化,具有隐蔽性。

高增益与低交叉极化:全息天线在实现高增益的同时,还具有低交叉极化的优良特性。


参考文献



   

[1] S. Xue, Y. Shen, Z. Xu, W. Wan and S. Hu, "Double-Layer Cross-Embedded Holographic Antennas With Compact Size and High Efficiency,"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72, no. 7, pp. 5436-5446, July 2024, doi: 10.1109/TAP.2024.3394211.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ACT电路ANSA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2
最近编辑:18小时前
周末--电磁仿真
博士 微波电磁波
获赞 26粉丝 53文章 38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法布里-珀罗共振(Fabry-Pérot Resonance)---非均匀平面分层介质中的应用

法布里-珀罗共振(Fabry-Pérot Resonance)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和物理现象,其原理和应用广泛。目录 法布里-珀罗共振 法布里-珀罗共振在生物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法布里-珀罗共振As shown below👇法布里-珀罗共振简介发现与基本原理发现时间:法布里-珀罗共振最初由法国物理学家夏尔·法布里和查尔斯·珀罗(也有资料提到是阿尔弗雷德·珀罗)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现,具体年份有1897年和1910年两种说法。基本原理:当两片平行光滑的反射镜(或称为谐振腔的反射面)相距一定距离时,以某种波长的光照射其中一片反射镜,光在该反射镜与另一反射镜之间多次反射,形成干涉。当相邻反射波的相位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反射波会发生相长干涉,导致透射光强增强;而当相位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反射波会发生相消干涉,导致反射率极大而透射率极小,即出现FP共振。二、应用领域光学与物理学:法布里-珀罗共振在光学和物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它被用于制造高精度的光谱仪、滤波器以及激光谐振腔等。通信:在通信领域,法布里-珀罗 干涉仪可用于精确测量和控制光的频率和波长,从而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激光技术:半导体激光器等设备有时会采用法布里-珀罗 干涉仪的几何结构,以提高激光的稳定性和性能。光谱学:法布里-珀罗标准具在光谱学中用于提高光谱仪的分辨本领,能够分辨出波长差极细微的光谱线。天文学:在天文学中,法布里-珀罗标准具被用作窄频滤镜,从原子跃迁的多条谱线中过滤出所需的谱线并使之成像。引力波探测:在引力波探测领域,法布里-珀罗谐振腔用于在毫秒量级的时间上储存光子,增加干涉臂的有效长度,从而提高引力波探测器的灵敏度。法布里-珀罗共振在生物医疗中的应用身体的组织成分因人而异,这种变化在波的传输中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应用的工作频率范围内,一个重要参数是皮下脂肪层的厚度。由于脂肪的介电常数远低于皮肤和肌肉(如上表),因此该层中发生的多次反射会导致电磁传输中出现对应于法布里-珀罗共振的峰值。为了分析波的传输,考虑一个人体的多层模型,该模型由n 平面分层组织层构成。第一层由皮肤(~2.5 mm)组成,而下一层是厚度可变的脂肪。由于反射远远超出组织中的穿透深度(趋肤深度)(在 2.45 GHz 时肌肉中为 ~2.4 cm)对传输功率没有显着影响,因此最后一层被简单地建模为半无限肌肉或骨组织。上图显示了无损情况下的透射率与脂肪层厚度的函数关系。由于脂肪层中的法布里-珀罗共振,透射率曲线表现出周期性峰值。参考文献 [1] F. Yang, D. T. Nguyen, B. O. Raeker, A. Grbic and J. S. Ho, "Near-Reflectionless Wireless Transmission Into the Body With Cascaded Metasurface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70, no. 9, pp. 8379-8388, Sept. 2022, doi: 10.1109/TAP.2022.3168663.[2] J. Lee, A. J. Park, Y. Tanabe, A. S. Y. Poon and S. Kim, "A microwave method to remotely assess the abdominal fat thickness", AIP Adv., vol. 11, no. 3, Mar. 2021.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