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提高无线传输数据速率的技术

1天前浏览5



图像无线传输中对于可接受的图像质量,需要至少3.5 Mbps的数据速率,而对于高效的视频帧,需要110 Mbps的数据率。当今无论是无人机的图传系统,还是无线医疗系统,以及智能移动终端都需要高速率的无线传输技术。

目录



   
  • 多天线技术(MIMO)    
  • 提高无线数据率的技术    
  • 参考文献    
 
 

 



*

As shown below👇

多天线技术(MIMO)

MIMO(多输入多输出)天线通过利用多个天线接收和发送信号,能够显著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数据能力。

一、空间复用

MIMO系统利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来同时传输多个独立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通过不同的空间路径(或称为“层”)进行传输,从而实现空间复用。每个数据流都占用整个可用带宽,从而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增加系统的容量和传输速率。

二、分集增益

MIMO技术通过利用多个天线接收同一信号的不同副本(由于多径效应),可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这些不同的信号副本可以通过适当的信号处理算法(如最大比合并)进行合并,从而增强接收信号的强度,降低误码率,并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虽然分集增益本身并不直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但它可以提高通信链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高速数据传输更加可行。

三、波束成形

MIMO系统可以利用波束成形技术来增强信号的指向性,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波束成形技术通过调整不同天线上的信号相位和幅度,使得信号在特定方向上形成一个狭窄的波束,从而增强在该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并降低对其他方向的干扰。这不仅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还可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



提高无线数据率的技术

提高无线数据率的技术涉及多个方面,

包括无线通信标准的升级、网络架构的优化、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等。

一、无线通信标准的升级

  1. Wi-Fi标准的演进

    • 从Wi-Fi 4(802.11n)到Wi-Fi 5(802.11ac),再到Wi-Fi 6(802.11ax)和Wi-Fi 6E,以及最新的Wi-Fi 7(802.11be),每一代标准的升级都带来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效率。

    • Wi-Fi 7引入了多项新技术,如多链路操作(MLO)、Preamble Puncturing等,进一步提升了性能和可靠性。

  2. 5G及未来6G技术的发展

    • 5G技术提供了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密度,为无线数据率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 未来6G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无线数据率的增长,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更高的性能要求。

二、网络架构的优化

  1. Mesh网状网络

    • Mesh网络架构中,每个节点都可以与其他节点直接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 这种架构可以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提供更可靠的连接和更易于管理的网络。

    • Wi-Fi联盟推出的EasyMesh™标准认证,使Mesh网络能够自我监控和智能管理扩展的覆盖范围,同时提供可靠、统一的整个家庭覆盖范围。

  2. 网络即服务(NaaS)

    • NaaS是一种基于订阅或灵活消费模型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

    • 它提供了网络硬件、软件、服务、管理和许可组件的集成解决方案,有助于企业快速部署和管理网络。

    • 在NaaS模型中,提供商提供持续的安全更新,以提高生产力和客户满意度。


三、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

  1. 开放6GHz频段

    •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放6GHz频段,Wi-Fi 6/6E和未来的Wi-Fi 7将能够利用这一额外的频谱资源,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容量。

  2. 频谱共享技术

    • 频谱共享技术允许不同用户或设备在同一频段内共享频谱资源,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无线数据率。

四、先进技术的应用

  1. 自适应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在无线局域网中的应用正在不断增长,包括自动频率协调、预测网络资源需求等。

    • 人工智能将帮助企业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加快故障排除、简化监测并主动预测中断、设备故障和性能下降。

  2. 多天线技术(MIMO)

    • MIMO技术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实现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容量。

  3. 高效调制编码技术

    • 高效的调制编码技术,如256-QAM(正交幅度调制)等,可以提高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




参考文献



   

[1] S. M. A. Shah, M. Zada, J. Nasir, O. Owais, A. Iqbal and H. Yoo, "Miniaturized Four-Port MIMO Implantable Antenna for High-Data-Rate Wireless-Capsule-Endoscopy Application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71, no. 4, pp. 3123-3133, April 2023, doi: 10.1109/TAP.2023.3243984. 

[2] L. Chang, A. Iqbal, A. Basir, R. B. V. B. Simorangkir, and I. Ben Mabrouk, “Conformal MIMO Ultrawideband Antenna Design for High-Speed Wireless Telemetry in Capsule Endoscopy Systems,” IEEE Trans. Antennas Propagat., vol. 72, no. 7, pp. 5724–5732, Jul. 2024, doi: 10.1109/TAP.2024.3411703.

[3] S. M. A. Shah, M. Zada, J. Nasir, O. Owais, A. Iqbal, and H. Yoo, “Miniaturized Four-Port MIMO Implantable Antenna for High-Data-Rate Wireless-Capsule-Endoscopy Applications,” IEEE Trans. Antennas Propagat., vol. 71, no. 4, pp. 3123–3133, Apr. 2023, doi: 10.1109/TAP.2023.3243984.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ACTSystemANSA通信人工智能无人机Plant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2
最近编辑:1天前
周末--电磁仿真
博士 微波电磁波
获赞 26粉丝 54文章 38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带通滤波器和功率分配器的融合--滤波功率分配器

将多个微波电路的功能集成到单个元件中或开发具有多功能特性的微波电路一直是近年来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已经提出了各种类型的滤波功率分配器。目录 滤波功率分配器 双脊波导用于滤波功率分配器 参考文献 滤波功率分配器As shown below👇滤波功率分配器在现代无线和移动通信系统中,始终需要小型化的射频/微波电路。RF/微波收发器通常由不同的器件构成,包括滤波器、功率分配器 (PD) 等。通常,这些设备是单独设计和制造的。为了进一步减少射频/微波系统的电路数量和/或空间以及制造成本,将带通滤波器 (BPF) 和 PD 集成到单个器件中,即滤波功率分配器,已变得非常流行。陈志峰等提出了准椭圆函数滤波器取代了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中传统的四分之一波长变压器,并结合了零度馈电结构,以实现改进的频率选择性。Pedro Cheong等采用阶跃阻抗数字间耦合元件取代传统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中的四分之一波长变压器,从而实现带通响应。进一步的,多种其他滤波功率也被开发出来,例如基于耦合谐振器技术的双频和高隔离滤波功率分配器,和为滤波功率分配器引入了可调谐频率机制,以及采用鉴别耦合来实现具有宽阻带响应的滤波功率分配器等等。总之,为了减少通信系统中电路的空间占用并降低生产成本,将多个微波电路功能集成到单个元件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双脊波导用于滤波功率分配器基于微带线和槽线的平衡带通滤波器和功率分配器具有成本低、尺寸小的优点。但是通带损耗很大,选择性有限,这将是应用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具有相对较大的空载品质因数 (Qu ) 已被广泛应用,但代价是电路尺寸。尽管具有优势,但衬底内的介电损耗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限制了谐振器降低通带损耗的程度。相对而言,金属波导 (WG) 谐振器除了将 PCB 加载到 WG中的设计外,通常还具有较高的功率处理能力。同时,它具有更高的Qu 在 DR 上。因此,非常希望 WG 能够用于开发平衡带通滤波器和功率分配器,以填补平衡带通滤波器和功率分配器的技术空白,以满足低损耗和高功率系统(如航天器通信)的要求。参考文献 [1] C. -F. Chen and C. -Y. Lin, "Compact Microstrip Filtering Power Dividers With Good In-Band Isolation Performance," in IEEE Microwave and Wireless Components Letters, vol. 24, no. 1, pp. 17-19, Jan. 2014, doi: 10.1109/LMWC.2013.2287243. [2] J. -X. Chen, Y. Xue, X. Shi, Y. -X. Huang, W. Qin and Y. -J. Yang, "Design of Double-Ridge Waveguide Balanced Filter and Filtering Power Divider,"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vol. 72, no. 10, pp. 5929-5937, Oct. 2024, doi: 10.1109/TMTT.2024.3386731.[3] C. -F. Chen, Y. -F. Tsai, B. -H. Chen, R. -Y. Yang and Y. -S. Zeng, "Integration Design of Compact Balun Filters and Duplexing Balun Filter With Arbitrary Frequency-Selective Response," in IEEE Access, vol. 11, pp. 141127-141136, 2023, doi: 10.1109/ACCESS.2023.3342291.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