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新型聚合物为柔性显示带来突破:深蓝光柔性喷墨打印发光二极管的革新

2月前浏览64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柔性电子设备如柔性显示屏、可穿戴设备等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研究热点。而在这些设备中,柔性打印聚合物发光二极管(FPPLED)作为关键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设备的显示效果和应用前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更优的材料和方法,以提升 FPPLED 的性能,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项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挑战重重的柔性显示材料之路


传统的全 π 共轭聚合物(FπCPs)虽然具有出色的光电性能,是打印和柔性光电器件的理想候选材料,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诸多难题。其分子链间存在强烈的面对面 π - π 相互作用,容易自组装成刚性且易碎的半结晶结构,这使得前驱体墨水的链间缠结弱、粘度低。在喷墨打印过程中,这种特性会导致咖啡环效应,使打印薄膜沉积不均匀,影响图案分辨率和平板显示器的光电性能。而且,咖啡环效应还会改变多链激发物种的复杂光物理过程,降低深蓝色 PLEDs 的色纯度和发光效率。


尽管人们尝试了多种物理和工程策略来抑制咖啡环效应,如在溶剂中掺杂表面活性剂、使用混合粘性溶剂、改变基板表面能等,但这些方法对于深蓝色大面积打印 PLEDs 来说,容错能力低,并不适用。因此,合理设计深蓝色发光的 FπCPs,减弱墨滴蒸发过程中的毛细管流动,抑制咖啡环的形成,成为实现大面积深蓝色柔性 PLEDs 喷墨打印制造的关键。

二、研究成果:不对称取代策略带来新曙光

(一)制备与结构表征:创新设计聚合物结构


研究团队采用不对称取代策略,通过传统的山本聚合反应,制备了在芴 9 - 位单侧不对称取代的 PFPO、在芴 4,9 - 位双侧不对称取代的 POPOF,并合成了 PODPF 作为对比材料。利用 NMR 光谱有效确认了它们的分子结构,通过凝胶色谱法估算出它们的数均分子量。热力学分析表明,PFPO 和 POPOF 的分解温度均为 342°C,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随着分子链中刚性苯环比例的降低,它们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意味着分子链更容易滑动,有利于增强材料的固有柔韧性。

(二)打印性能:有效抑制咖啡环效应


在打印性能方面,研究人员系统地对 PFPO 和 POPOF 的喷墨成膜能力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三种墨水的粘度均低于 0.05 Pa・s,有利于墨水的稳定喷射和在基板上的铺展;墨水的表面张力随聚合物烷基链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适中的表面张力有助于墨滴在空气中悬浮,抑制下落过程中产生的拖尾现象。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荧光显微镜表征发现,PODPF 打印膜存在严重的咖啡环,而 PFPO 和 POPOF 的咖啡环程度(CRF)值比 PODPF 高约 20 倍,薄膜均匀性更好。这是因为 PODPF 在墨水中形成紧密堆积的半结晶聚集体,容易向液滴边缘迁移形成咖啡环;而 PFPO 和 POPOF 在墨滴中堆积相对松散,有利于抑制咖啡环效应。光散射实验也进一步证实,PFPO 和 POPOF 的链更接近各向异性棒状堆积聚集体,这种松散的链间堆积和更强的聚集体间毛细管相互作用,比紧密堆积的高斯线圈结构更能抑制咖啡环的形成。

(三)本征机械性能:显著提升材料柔韧性


不对称取代改变了 FπCPs 分子链的堆积模式,减少了薄膜中的长程有序结晶,从而改善了材料的机械柔韧性。光散射实验显示,PFPO 和 POPOF 在溶液中以单链行为为主,而 PODPF 即使在低浓度下也有很强的聚集倾向。通过公式推导得到 PFPO 和 POPOF 的持久长度,表明它们处于半刚性链状态,且 PFPO 的持久长度更小,主链更灵活。


对聚合物薄膜进行机械分析发现,PFPO 和 POPOF 涂层薄膜的裂纹起始应变和断裂伸长率明显高于 PODPF。Nanoindentation 测试表明,PODPF 的模量和硬度大于 PFPO 和 POPOF。在弹性方面,PFPO 最容易回弹,弹性最好;在粘性方面,POPOF 最容易蠕变和松弛,粘性最佳。这表明单侧不对称取代有利于实现薄膜的弹性行为,双侧不对称取代则赋予材料高粘性优势,增强了蠕变和松弛能力。

(四)光物理特性:稳定的深蓝色发光


FπCPs 的链间排列和堆积模式对其光物理过程和电荷传输能力有显著影响。PFPO 和 POPOF 在溶液和薄膜中的光物理性质研究表明,它们在稀溶液和薄膜中的吸收光谱相似,且在溶液和薄膜中均显示出三个特征发射峰,对应于链内单重态跃迁。热退火和空气老化后,两种材料都能保持稳定的深蓝色发射。


通过表征薄膜的量子效率和寿命,发现 POPOF 的量子效率更高,辐射跃迁速率也更高。瞬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PFPO 和 POPOF 都有明显的受激发射和激发态吸收信号,且 POPOF 能更好地抑制长寿命极化子的形成,提高激子利用率,其衰减曲线在固态下具有更高的对称性,进一步证实了其分子内单重态激子的存在。

(五)柔性喷墨打印 PLEDs 的光电性能:媲美旋涂器件


基于 PFPO 和 POPOF 出色的打印性能、发光行为和本征拉伸性,研究人员制备了柔性喷墨打印 PLEDs。器件的电致发光光谱显示出三个特征发射峰,证实了它们稳定的深蓝色发射。POPOF 器件的开启电压更低、亮度更高,这是因为其结构抑制了环状主链的形成,增强了电荷传输能力,使得空穴迁移率更高,外部量子效率和电流效率也更优。值得一提的是,喷墨打印器件的性能可与旋涂器件相媲美。


研究人员还对不同拉伸程度的器件进行了测试,发现 PFPO 和 POPOF 器件在应变增加时均表现出优异的光谱稳定性。在拉伸过程中,PFPO 器件的电流密度和亮度会随着应变发生变化,而 POPOF 器件在 50% 拉伸时,电流密度和亮度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循环拉伸实验表明,POPOF 器件的循环应变稳定性更好,亮度和外量子效率在 500 次循环后仍保持相对稳定。

图文导读

四、总结展望:开启柔性显示新篇章


这项研究通过不对称取代策略成功制备了具有强聚集体间毛细管相互作用的本征可拉伸深蓝色发光 FπCPs,用于柔性喷墨打印 PLEDs。这种策略打破了 FπCPs 的链规则性和有序结晶能力,使材料具有出色的拉伸性能,增强了器件的变形稳定性。PFPO 和 POPOF 表现出良好的本征拉伸性,其独立薄膜的断裂伸长率远高于 PODPF。制备的柔性打印深蓝色 PLEDs 的色坐标为 (0.17, 0.10) ,性能与旋涂器件相当。


展望未来,这种不对称取代策略为构建可打印的柔性 FπCPs 用于光电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有望推动柔性显示技术进一步发展,让我们离更加先进、高效、柔性的显示设备更近一步,在未来,或许会看到更多基于此技术的创新应用出现在生活中,为我们带来更加便捷和精彩的体验。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断裂电子裂纹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6
最近编辑:2月前
周末--电磁仿真
博士 微波电磁波
获赞 38粉丝 62文章 44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天线罩的材料使用

天线罩用于保护天线免受环境影响,不仅可以防止物理损坏,还可以提供高增益。主要用于气候雷达、空中通道控制、卫星交互、遥测等。针对不同的应用,开发了许多形状和尺寸。材料选择是一个主导因素,对于增益、方向性、使用区域等不同参数,天线罩的设计仍然不尽相同。目录 天线罩的材料 天线罩与天线 参考资料 RadomeAs shown below👇天线罩的材料天线罩不仅用于保护天线,还用于防止电路复 制。设计天线罩(Radome)的材料需要综合考虑电磁性能、机械强度、环境适应性及成本。 材料特性要求1、电磁透明性 低介电常数(ε<sub>r</sub>):减少电磁波反射(通常 ε<sub>r</sub> < 4)。 低损耗角正切(tanδ):降低信号衰减(通常 tanδ < 0.01)。2、机械性能 高强度、轻量化(如航空航天应用需低密度)。 抗冲击、耐疲劳(如应对风雨、冰雹)。3、环境适应性 耐高低温(-50°C 至 150°C)。 防潮、防盐雾、抗紫外线(户外长期使用)。4、加工性能 易成型(注塑、热压、3D 打印等)。 可与其他材料复合(如夹层结构)。常用材料(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特性:低成本、轻质、中等介电性能(ε<sub>r</sub>≈3.5,tanδ≈0.01)。应用:民用基站、气象雷达。聚四氟乙烯(PTFE)特性:低损耗(tanδ≈0.001)、耐高温(-200°C 至 260°C)。应用:高频天线(毫米波、卫星通信)。芳纶纤维(Nomex/Kevlar)特性:高强度、耐冲击(ε<sub>r</sub>≈3.0,tanδ≈0.005)。应用:机载/舰载雷达罩。(2)陶瓷材料石英陶瓷(Fused Silica)特性:耐高温(>1000°C)、低膨胀系数,但脆性高。应用:高超声速飞行器天线罩。氮化硅(Si<sub>3</sub>N<sub>4</sub>)特性:高强度、耐腐蚀,适合极端环境。(3)泡沫与蜂窝夹层结构聚酰亚胺泡沫/PMI 泡沫特性:轻质(密度 30-200 kg/m³)、低介电常数(ε<sub>r</sub>≈1.1)。应用:夹层结构芯材,降低整体重量。蜂窝铝/芳纶纸蜂窝特性:高刚度重量比,与复合材料面板结合使用。(4)新兴材料超材料(Metamaterials)特性:人工设计结构实现负折射率、宽带透波。应用:隐身天线罩、多频段兼容设计。3D 打印聚合物(如PEKK、PEEK)特性:复杂形状快速成型,适合定制化需求。天线罩的设计与天线的考量在设计天线罩时需要考虑两个前提。1、 与天线距离最小安全距离通常要求天线与天线罩内壁的最小距离大于1/4工作波长,以避免近场耦合和驻波效应。 高频天线(如毫米波):λ较小,需严格控制间距(例如毫米波28 GHz时,λ≈10.7 mm,最小距离需≥2.68 mm)。低频天线(如UHF):λ较大,间距要求相对宽松(例如433 MHz时,λ≈69 cm,最小距离≥17 cm)。天线罩厚度( t)和间距( d)需协同设计,避免多次反射干扰。单层天线罩:总传播路径(d+t) 应避免形成驻波,通常需满足: 多层天线罩:通过渐变介电常数设计(如λ/4匹配层),可放宽间距限制。2、在非平面波时的影响天线罩与天线之间的距离会影响以下电磁特性:电磁波反射与驻波:天线罩材料与空气的介电常数差异会导致电磁波反射。若距离设计不当,反射波可能在天线与天线罩之间形成 驻波,导致信号失真或效率下降。驻波比(VSWR)可能升高,引发阻抗失配,降低天线辐射效率。近场干扰:在近场区域,距离天线约λ/2π 以内,电磁场分布复杂,天线罩的存在可能显著干扰天线近场分布,导致方向图畸变或增益损失。波束畸变:天线罩的曲面形状和距离可能改变天线的远场波束方向图,例如主瓣展宽、旁瓣抬高等。 参考文献 [1] B. Zhang and Z. N. Chen, "Guided-Wave Suppression in Uniaxial Anisotropic Metamaterial Slab for Radiation Pattern Control of Covered Dipole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73, no. 2, pp. 952-961, Feb. 2025, doi: 10.1109/TAP.2024.3474799.[2] H. Sheng and Z. N. Chen, "Improving Radiation Pattern Roundness of a Monopole Antenna Placed Off-Center Above a Circular Ground Plane Using Characteristic Mode Analysi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69, no. 2, pp. 1135-1139, Feb. 2021, doi: 10.1109/TAP.2020.3004991.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