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埋藏物体进行成像构成了遥感应用中的一类重要问题,例如反个人地雷探测、无损检测(使用近场光学)、地球物理探测、医学成像等。在这类问题中大多需要合适的背景介质格林函数的解析表达式。不同的函数在不同的实际环境中应用时计算成本差异巨大,因此,理解Green函数有重要的意义。
As shown below👇
齐次Green函数
齐次 Green 函数,对应均匀介质(如自由空间),介质参数(如波速、介电常数、密度等)在空间中处处相同。例如: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均匀流体中的声波传播。
齐次 Green 函数方程形式简单,通常能通过解析方法直接求解。
例如:标量波动方程的 Green 函数在三维均匀空间中为
即,自由空间格林函数。可利用对称性(如球对称性)简化计算。
齐次 Green 函数仅描述直接传播路径的场(直达波),无反射、透射效应。
场分布具有空间对称性(仅与源点和观测点的距离相关)。
分层介质的Green函数
齐次Green函数可能具有对称性,比如在均匀空间中,Green函数只依赖于源点和观察点之间的距离,即G(r, r') = G(|r - r'|)。而分层介质的Green函数由于介质的不均匀性,可能不再具有这种空间对称性,需要考虑层间的多次反射和透射,甚至可能涉及界面处的边界条件,比如在电动力学中,不同介电常数的分界面上电场和磁场的连续性条件。
分层介质 Green 函数,对应层状非均匀介质,介质参数在特定方向(如垂直方向)上分层变化。例如:地壳分层结构中的地震波传播、光学多层薄膜中的光波传播。
分层介质 Green 函数方程复杂,需结合分层边界条件和数值方法(如传输矩阵法、模式展开法)。
常用工具:Sommerfeld 积分、波数域分解、反射/透射系数分析。
例如:分层介质中的电磁场 Green 函数需通过分界面处的场连续性条件构造。
分层介质 Green 函数,包含多次反射波、透射波的叠加,如界面反射导致的驻波效应。
场分布不对称,可能呈现模式化特征(如波导中的导行模式)。
例如:分层介质中,源点和观测点位于不同层时,场需穿透界面并伴随衰减。
[1] O. Ozdemir and H. O. Bektas, "A modified LSM method for buried objects in a layered medium," 2015 IEEE Conference on Antenna Measurements & Applications (CAMA), Chiang Mai, Thailand, 2015, pp. 1-4, doi: 10.1109/CAMA.2015.7428188.
[2] Ö. Ozdemir and H. Haddar, "Preprocessing the Reciprocity Gap Sampling Method in Buried-Object Imaging Experiments," in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vol. 7, no. 4, pp. 756-760, Oct. 2010, doi: 10.1109/LGRS.2010.204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