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金属超构网格(metameshes)--从电磁屏蔽到100%透明

3月前浏览47



众所周知,金属网有出色的电磁屏蔽能力,可屏蔽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例如,法拉第笼的应用。然而,最近有研究显示,基于复合结构引入的特殊共振的超网格(metameshes)实现了与自由空间的全向阻抗匹配,而不受极化和入射角的影响。通过 metamesh 实现近乎 100% 的透射,而波前保持不变。这种从电磁屏蔽到完美透明度的转变对电磁波既导电又透明的超结构铺平了道路,为天线罩和无线通信开辟了可能性。

目录



   
  • 高透材料    
  • 波透明的金属超网格和物理原理    
  • 参考资料    
 
 

 
     



*

As shown below👇

*高透材料

法拉第笼的金属网,能够响应外部电场重新分配电荷,进而消除笼内的场。

 


在过去几十年,超材料和超表面等人工电磁材料的出现为通过设计定制的超结构来操控电磁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前景。

最近,高透射率(或波透明性)超结构已经被广泛探索,例如惠更斯超表面和基于平衡电和磁响应的多层超表面,基于异常布鲁斯特效应的布鲁斯特超表面、双零超材料等。追求全向波透明超结构由于其在无线通信和光束纵等广泛应用中的潜力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最近,全极化全向布鲁斯特效应已经通过介电超材料实现。

然而,这种纯介电结构缺乏高导电性和加热能力的关键优势等。




*波透明的金属超网格和物理原理

如下图的传统网格,其由两层相同的金属网格组成,两层网格间有长度 d 的空隙。

 
 
这种双层网格通常对低频电磁波表现出低透射率。通过对TE和TM极化的波照射发现,TM波的透射率随着入射角度变大而变大。原因是在特定角度电场会垂直于网格的平面,从而“看不到”网格,导致透射率增强。  

 
为了打破传统网格的电磁屏蔽效应,在原网格中间加入一个圆形金属盘(半径 𝑟)。上下网格上的圆盘能够通过在它们上产生反并联电流来设计有效的磁响应。  
 
 

 
然后, 双层网格之间的间隙中以及下侧插入介电材料(厚度 d,相对介电常数 εd)。  
这些介电材料形成准半波壁,能够产生法布里-佩罗共振效应。  
通过调整圆盘的半径 r 和 介电垫片相对介电常数εd,可以有效地纵 metamesh 的电磁响应。  
实验表明,这种 metamesh 可以实现几乎所有入射角的任意极化波的全透明。  



参考文献



   

[1] H. Luo, J. Luo, H. Chu, W. Ji, and Y. Lai, “Conducting metallic metameshes with perfect electromagnetic transparency for arbitrary polarization and angle of incidence,” Phys. Rev. Appl., vol. 23, no. 2, p. 024025, Feb. 2025, doi: 10.1103/PhysRevApplied.23.024025.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MAGNET通信电场材料META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2
最近编辑:3月前
周末--电磁仿真
博士 微波电磁波
获赞 38粉丝 63文章 44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全介电超材料

通过金属或极性介电材料构造的超材料有不可避免的损耗。而由全电介质、完全透明的单元组成的超材料,已被证明可以实现电磁响应的所有四个象限,并克服了损耗的问题。目录 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全介电超材料 全介电零折射率超材料 参考资料 *As shown below👇*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全介电超材料由全电介质、完全透明的构建块组成的超材料,其不耦合到等离激元,可以实现电磁响应的所有四个象限:ε > 0,μ > 0;ε < 0,μ > 0;ε > 0,μ < 0;ε < 0,μ < 0, (图 a)。 这种方法克服了散热的关键问题。介电超材料在亚波长单元之间采用近场耦合,其中波长尺度周期性为光限制产生带隙效应。全介电超材料的另一个特性在于,设计介质各向异性的可能性很大。与两种可能的极化(非凡和普通)的主折射率很少超过 10% 的天然材料不同,全介电超材料可以设计成具有更高的折射率对比度。一旦这个折射率对比度增加,就可以制造全介电超表面:它可以在光谱上塑造光波前并控制光偏振,远远超出传统衍射或折射光学元件的能力。这些各向异性介质还可以引导和引导 Dyakonov 表面波用于信息处理并将光限制在纳米级不使用金属部件。 *全介电零折射率超材料零折射率超材料(ZIM) 已成为一类重要的人工介质,其有多种特性如:伪装、通过弯曲通道的亚波长波导、定向辐射方向图、无限相速度和零相累积。与 ENZ 或 MNZ 介质相比,ZIM 的一个基本优势是波阻抗与真空匹配,这导致光在法向入射时有效耦合。虽然 ENZ 通常在等离子体频率 (ωp) 的任何金属 (ε′(ωp) ≈ 0) 或纵向光频率 (ω瞧) 的任何极性电介质 (ε′(Ω) ≈ 0),则 MNZ 在光学频率下明显更难实现。 在电和磁响应中具有 Drude 色散的等离子体的理想模型显示了 Dirac 锥和零折射率介质之间的联系 (图 a)。这种等离子体中光子波的能量-动量 (E-k) 色散在 k = 0 时显示出双锥形结构(图 a)。通带对应于各向同性等离子体光线内的波。两个圆锥形通带区域交点的奇异狄拉克点与同时达到 ENZ 和 MNZ 的能量(频率)有关。然而,即使实现了 ZIM 的这种理想等离子体实现,它在特殊的 Dirac 点也会受到高耗散的影响。这是因为群速度 (υg) 的 ) 是低 (υg→ 0),即使相速度 (υ酸碱度) 较大 (υ酸碱度 = c/n → ∞),其中 c 是真空中的光速。有趣的是,全介电非等离子体构建块 (ε > 1) 原则上可用于实现极端参数,包括折射率消失。参考文献 [1] Jahani, S., Jacob, Z. All-dielectric metamaterials. Nature Nanotech 11, 23–36 (2016). https://doi.org/10.1038/nnano.2015.304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