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Sim4Life如何仿真复杂场景

1天前浏览1



Sim4Life 是由瑞士 Zurich MedTech(原 IT'IS Foundation)开发的一款多物理场仿真平台,专注于计算生命科学(Computational Life Sciences, CLS),主要用于生物电磁学、医学工程、神经刺 激、5G/6G 安全评估等领域。这里简单展示Sim4Life 仿真可穿戴产品在人体模型的辐射场的设置和后处理。

目录



   
  • 建模    
  • 仿真    
  • 参考资料    
 
 

 
      



*

As shown below👇

*建模

从导入所需的模型文件开始。使用已经做好的高分辨率 3D 人体模型 BILLIE,BILLIE 是虚拟人体 (ViP) 的模型,ViP 是一组高详细的全身虚拟人体模型,用于剂量学和生物医学应用。

然后,完成设置并运行单频仿真,最终将仿真结果、近场和远场可视化。


首先,下载 CAD 模型


从 Dashboard 上的 PROJECTS 选项卡切换到 TUTORIALS 选项卡。

从FDTD教程中选择Fitness Tracker,然后单击顶部的三个点,然后选择Open。

 


切换到 PROJECTS 选项卡,然后打开新创建的本地副本。

最近的版本,可以直接new project。


准备环境

通过单击仪表板 + 启动 Sim4Life 在项目下创建新项目。

选择 Model (模型) 选项卡。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 Model,然后验证 Options 窗口中的 Model Units 是 Metric/SI、mm 和 deg。

使用左上角的 burger 菜单打开 File Browser。选择 Upload File 并添加您下载的 sab 文件的本地副本。

 


 



*仿真

切换到 Simulation

 


设置

选择 Setup,然后将 Simulation Time 更改为 30 个周期。此设置定义模拟的持续时间,并且应足够长以确保模拟收敛。

将 Global Auto Termination 设置为 Medium。此设置将激活仿真收敛的检测。

单击multi_tree功能区中的“多树”,然后选择“模型多树”。


材料

选择 Materials 文件夹并通过功能区内的 New Settings 按钮创建 7 个 Material Settings 文件夹。将它们重命名为 Tissue、Intestine、PEC、Shell、Quartz、PVC 和 Ag2O。


激励源

将 “source” 从 “Capsule” 内的 “antenna” 文件夹拖放到 Sources 中.

将 Center Frequency 更改为 1.47GHz。

通过单击功能区中的 Source Signals 来检查信号的外观。


运行仿真

在功能区中,单击Run(运行)。右下角会显示一条消息,确认已将仿真提交给求解器。


模拟完成后,单击analysis,查看需要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https://manual.sim4life.science/manual/Tutorials/EMFDTD/WirelessCapsuleEndoscopy.html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UM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11
最近编辑:1天前
周末--电磁仿真
博士 微波电磁波
获赞 26粉丝 54文章 38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双Fabry-Perot共振腔

将超表面概念集成到天线设计中引发了一项革命性的突破,在方向性、带宽、辐射方向图、极化和波束整形能力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最近有研究人员提出基于全金属超表面的双Fabry-Perot(FP)共振腔天线阵列,可以大大提高天线的性能。目录 双FP共振腔 FP共振腔的基本原理 参考资料 FPAs shown below👇*双FP共振腔PEC-PEC腔:由两个金属平行板形成,支持传统的电共振模式。PMC-PMC腔:可以通过金属针状超表面(metasurface)模拟PMC(理想磁导体)行为,支持磁共振模式。混合设计通过同时激发电和磁共振,可以显著扩展天线的工作带宽。用金属针超表面构造等效PMC边界,当针的高度与间距满足 λ/4 条件时,表面呈现高阻抗特性,即等效为PMC,从而新增磁共振通道。两个共振峰靠近叠加,拓宽带宽。 双腔耦合效应与传统FP天线两种共振模式叠加,使天线在工作频段范围内实现宽带工作。避免了传统FPRA的窄带限制,同时保持高增益和低交叉极化。 *FP共振腔的基本原理FP腔通常由两个平行的反射面构成,电磁波在腔内多次反射后形成驻波,从而产生共振效应。在传统设计中,FP腔的边界条件是理想电导体(PEC),其共振频率由腔体间距决定,遵循公式 f0 = nc/2d ,其中n 是模式数,c 是光速,d 是腔体间距。 FP共振腔天线(FPRA)利用FP腔的共振效应增强天线的方向性和增益。其典型结构包括:底部馈电层(如微带线或波导);中间谐振腔(FP腔);顶部部分反射面(如金属栅格或超表面)。FPRA 的主要特点:高方向性:FP腔的共振使电磁波能量集中辐射,形成窄波束。带宽受限:传统FPRA的带宽较窄,通常仅支持单一共振模式。参考文献 [1] B. Ferreira Gomes, A. U. Zaman, and J. R. Mejía-Salazar, “All-Metallic-Metasurface-Based Wideband Dual Fabry–Perot Resonance Antenna Array With High Directivity and Polarization Purity,”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vol. 73, no. 6, pp. 3692–3703, Jun. 2025, doi: 10.1109/TAP.2025.3537688. 来源:微波工程仿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