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化工反应器中,气液两相如何高效混合?在船舶航行时,海浪与船体的相互作用怎样精准模拟?在新能源电池研发中,电解液与电极材料的界面动态又该如何解析?这些涉及多相流的复杂工程问题,正成为科研与工业领域亟待突破的关键。
在中国颗粒学会颗粒计算专委会的指导下,由仿真秀和积鼎科技联合举办的“2025OpenFOAM多相流基础课程培训”在北京如期举办,帮助科研/技术人员掌握不同流体模型下的求解方法及应用,通过学习OpenFOAM软件源代码及构架,实现OpenFOAM更深层次的应用。本次培训采用以下培训模式进行培养。
双师教学+小班教学:高校资深讲师+企业技术专家联合授课;招人人数少于50人,讲师全程1v1解答问题
理论+上机实战: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帮助学员掌握不同流体模型下的求解方法及应用,可独立完成多相流问题的OpenFOAM建模与求解,初步掌握代码二次开发能力
社群持续赋能:加入OpenFOAM技术交流群,享终身课程资料更新;与其他学员互动交流,学习的脚步更快更稳健
全球制造业正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多相流仿真在能源、化工等领域面临精度与效率的双重挑战。CFD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核心,掌握OpenFOAM是掌握未来科研与实践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于科研创新而言,OpenFOAM的开源打破了商业软件的功能限制。科研人员可以深入代码底层,根据研究需求自定义求解器、开发新型算法。
从职业发展层面考虑,掌握OpenFOAM已成为进入高端制造、科研院所等机构的重要“敲门砖”。据招聘数据显示,具备OpenFOAM技能的工程师岗位平均薪资比普通CFD工程师高出30%,且岗位需求逐年攀升。
尽管优势显著,OpenFOAM 的学习门槛却让许多人面露难色:
耗时长:花了几个月时间啃文档,仍卡在Linux 命令、C++编译等基础环节;
效率低:多相流模型(如 VOF/DPM)原理抽象,无实战指导易陷入 “参数调错全白算”;
难落地:工业级场景需代码二次开发,自学难以触及底层逻辑。
科研人员:需发表高影响力论文,突破商业软件功能限制
工程师:从事化工、能源、汽车等领域,需降低研发测试成本
高校师生:学习开源技术,为毕业设计 / 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技术爱好者:对 CFD 算法开发、多物理场仿真有浓厚兴趣
指导单位 中国颗粒学会颗粒计算专委会 主办方 仿真秀、多相流在线、上海积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方 成都市航空航天学会、中关村科创智慧军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国家工业软件生态共性平台
培训日程安排
时 间:2025年8月15-17日
地 点:北京· 海淀区中关村·中科院过程工程所
大纲 | 主要内容 |
1.OpenFOAM 安装和基础使用 (8月15日,9:00-17:00) | |
Linux 基础知识 | 1.1 GNU/Linux 简介 |
1.2 Linux 的安装及使用 | |
1.3 文件目录及用户权限 | |
1.4 bash 的基本命令 | |
OpenFOAM安装及初次运行 | 2.1 OpenFOAM 简介 |
2.2 安装方法 | |
2.3 文件结构及环境变量 | |
2.4 求解器与算法简介 | |
2.5 顶盖驱动流模拟 | |
算例详解 | 3.1 字典文件 |
3.2 网格生成 | |
3.3 初始及边界条件 | |
3.4 控制参数设置 | |
3.5 后处理方法 | |
上机实验操作 | 4.1 哈根-泊肃叶流动 |
4.2 溃坝水流模拟 | |
4.3 圆柱绕流模拟 | |
2.OpenFOAM 基础编程 (8月16日,9:00-17:00) | |
OpenFoam库开发基础 | 1.1 OpenFOAM 的程序结构 |
1.2 OpenFOAM求解器编译 | |
1.3 OpenFOAM功能库编译 | |
1.4 自主程序组装 | |
OpenFOAM求解PDE方程 | 2.1 OpenFOAM张量操作 |
2.2 稳态热传导求解器实现 | |
2.3 对流扩散求解器实现 | |
2.4 求解器开发测试 | |
3.OpenFOAM 多相流基础 (8月16日,12:00-17:00) | |
多相流和多相流CFD仿真概述 | 1.1 多相流简介 |
1.2 多相流CFD仿真简介 | |
流体体积法VOF模型
| 2.1 原理和方法 |
2.2 OpenFOAM程序解析 | |
2.3 OpenFOAM仿真案例 | |
(8月17日,9:00-17:00) | |
拉格朗日DPM模型 | 3.1 原理和方法 |
3.2 OpenFOAM程序解析 | |
3.3 OpenFOAM仿真案例 | |
薄层液膜thin Film模型
| 4.1 原理和方法 |
4.2 OpenFOAM程序解析 | |
4.3 OpenFOAM仿真案例 | |
欧拉双流体模型
| 5.1 原理和方法 |
5.2 OpenFOAM程序解析 | |
5.3 OpenFOAM仿真案例 | |
基于弦(高斯积分)的矩方法QBMM
| 6.1 理论基础 |
6.2 OpenQBMM程序架构 | |
6.3 OpenQBMM模拟实例 | |
工业多相流模拟程序开发实操经验介绍
| 7.1 高压矿浆闪蒸过程的模拟 |
7.2 气液旋风分离器的模拟 |
讲师阵容
01 孔 博 教授 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系工学硕士、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在流体流动、热量/质量传导和化学反应的工艺过程方面拥有丰富的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经验。 研究方向:化学工艺/反应器工程,涉及多相流的工艺过程。
02 羊俊合 高级仿真专家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主要负责各类CAE软件功能模块研发、高性能国产CAE软件粒子输运求解器模块研发,多相流功能模块研发等,对于复杂问题的仿真解决方案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 研究方向:反应堆堆芯物理过程以及多相流物理模型分析。
费用与优惠
标准费用:5000元/人,包含培训费、材料费、午餐费(差旅、住宿及晚餐费用需自理)
团队报名:5人及以上享受8.5折优惠
协办单位会员特惠:4500元/人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EMMS课题组成员专享优惠
报名与缴费
扫描二维码报名,待工作人员联系确认后完成缴费
咨询电话:18101082852(李老师)
咨询邮箱:service@fangzhenxiu.com
【注意事项】
参训者需自带笔记本电脑,并提前安装培训资料(OpenFOAM 8),安装包将在培训前通过邮件发送。
与作者或仿真秀开展技术咨询
来源:仿真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