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好PCB图,你以为就万事大吉了?Too young too simple!
那些裸 露的铜焊盘,就像电路板的“关节”,连接着所有元器件。但它们有个致命弱点:特别容易氧化生锈。想象一下,生锈的关节还能灵活运动吗?焊接不良、信号不稳、机器早衰... 很多问题就出在这!
所以,给焊盘穿件“防护服”至关重要,这就是基板表面处理。今天就讲一下市面上主流的那几件“防护服”有啥区别,该怎么选。

核心就三点:
1、防氧化防锈: 隔绝空气水分,保住铜焊盘的“清白之身”,别让它变黑变绿(铜氧化)。
2、好焊接: 让焊锡能轻松、牢固地“粘”上去,焊点结实可靠。这是最核心的!
3、平整度: 现在元器件越来越小(像手机里那些BGA芯片,脚密得很),焊盘表面必须够平,不然对不准、焊不好。
4、额外作用:有的表面处理(比如镀金)还能让接触点更耐磨、导电更好(像内存条的金手指)。保证板子放仓库里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后,拿出来还能顺利焊接(这叫耐储存性)。
总结一下就是:表面处理选得好,板子寿命长、毛病少;选得差,再牛的设计也可能翻车!

焊盘表面生锈
下面这张表总结了6种最常见PCB表面处理方式的关键信息,帮你快速对比选择:
处理方式 | 核心优点 | 主要缺点 | 适用场景 | 成本 | 平整度 |
HASL | • 最便宜 | • 表面不平整 | 成本敏感、元件密度低、对平整度要求不高的板子 | 低 | 差 |
OSP | • 成本低 | • 存储期短 (通常6-12个月) | 消费电子主力! 高密度、细间距板 | 较低 | 极好 |
ENIG | • 表面极平整 | • 成本最高 | 高端高可靠领域首选! | 高 | 极好 |
沉银 (IAg) | • 表面平整 | • 易氧化/硫化变黄 | 性价比之选,应用增长快! | 中 | 好 |
沉锡 (ISn) | • 表面平整 | • 存在“锡须” 风险 (高可靠领域需关注) | 焊接兼容性要求高! | 中 | 好 |
电镀镍金 | • 极其耐磨 | • 成本极高 | 耐磨接触点专用! | 很高 | 尚可 |
注1: 电镀镍金通常只用于板子的特定局部区域(如金手指),并非整板焊接表面处理。
注2: 平整度对于焊接高密度、细间距元器件(如BGA, 01005电阻电容)至关重要。
没有绝对老大,但江湖地位分明:
1、消费电子“扛把子”:OSP (有机保焊膜)。便宜、够平、够用!手机、电脑主板这些海量出货的产品,OSP绝对是主力中的主力,用量巨大。
2、高端领域“高帅富”:ENIG (化学镍金)。虽然贵,但平整、可靠、耐储存,在通信设备、服务器、高端工控、医疗等领域是首选,地位稳固。
3、崛起新势力:沉银 & 沉锡。性能均衡、成本适中、环保无铅,在汽车电子(用量增长快)、中高端消费电子、工业领域越来越受欢迎,抢了不少HASL和部分OSP的市场。
4、经典老将:无铅HASL。在成本敏感、对平整度要求不高、或者需要较厚焊锡层的地方(比如一些电源板、低端家电),依然有一席之地。
5、特种兵:电镀硬金。金手指等接触部位无可替代
选哪种表面处理,就是一场 “预算” 、“性能要求” 、“可靠性” 、“生产工艺” 和 “环保” 之间的平衡游戏。
你做的板子,最常用哪种表面处理?
(冷知识小尾巴)知道吗?沉锡工艺担心的“锡须”,在显微镜下真的像金属长出的胡须!是影响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暂无很好的解决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