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尔也做一些仿真,之前只看mises应力,一直没有关心过其他的,最近好奇,科普了一下。
- Mises(米塞斯应力):金属等塑性材料弹塑性分析常用,判断材料是否进入塑性屈服,像金属结构受载后塑性变形评估,汽车零部件、机械构件强度分析常用。
- Max. In - Plane Principal(面内最大主应力):关注结构平面内(如薄板、平面应力问题模型)最大拉/压主应力情况,薄板结构受面内载荷时,分析板面应力集中、开裂风险(如薄板焊接结构) 。
- Max. In - Plane Principal (Abs)(面内最大主应力绝对值):突出面内主应力绝对值最大情况,需重点关注极端应力幅值场景,比如评估结构面内疲劳、脆性断裂倾向(材料对拉压应力绝对值敏感时)。
- Min. In - Plane Principal(面内最小主应力):用于查看面内最小主应力(可能是压应力为主),分析面内压应力主导区域稳定性,如薄板受压屈曲前的应力状态,或砌体、混凝土结构面内压应力分布。
- Out - of - Plane Principal(面外主应力):针对有面外载荷或三维效应结构,关注垂直于模型平面方向主应力,厚板、壳单元模型考虑面外弯曲时,分析面外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如厚板受弯时的层间应力 )。
- Max. Principal(最大主应力):不区分面内面外,全局找最大主应力(拉/压),整体评估结构最危险拉应力点,判断是否有拉裂风险,如复杂三维结构的应力集中部位,不管应力来自哪个方向。
- Max. Principal (Abs)(最大主应力绝对值):强调全局主应力绝对值最大,需考量极端应力幅值对结构影响,像冲击、爆炸等动载下,快速判断结构最危险应力幅值区域 。
- Mid. Principal(中间主应力):补充最大、最小主应力间的应力状态信息,三向应力状态下,辅助判断材料应力状态复杂度,对一些脆性材料或特定失效准则(需考虑中间主应力)分析有用,比如岩石力学部分失效模型。
- Min. Principal(最小主应力):全局找最小主应力(常为压应力),评估结构受压关键区域,如地下结构、桩基等主要承受压应力的部位,分析压应力分布与结构稳定性(像基础桩受压时的应力状态 )。
- Tresca( Tresca应力,剪切应力差):金属塑性分析中,基于最大剪应力准则判断屈服,和Mises类似但理论不同(Tresca是剪应力差达到临界值屈服,Mises是形状改变比能准则 ),部分金属材料(尤其脆性金属初始屈服)分析可用,对比Mises看结果差异。
- Pressure(压力,静水压力):关注结构内各点静水压力(平均压应力),岩土工程(土体、岩体受围压)、流体 - 结构耦合(结构受流体压力)场景常用,比如地下硐室围岩压力、压力容器内压分析 。
- Third Invariant(应力第三不变量 ):从数学上描述应力张量特性,材料力学研究、复杂应力状态下失效准则开发(需考虑第三不变量影响)时会用到,学术研究或深入自定义失效分析场景。
- S11、S22、S33(应力分量 ):分别对应局部坐标系下1、2、3方向的正应力(如直角坐标系x、y、z方向),精准查看结构特定方向正应力分布,已知载荷主方向或需关注特定方向应力时用,像轴向受拉杆件看S11(轴向)应力是否均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