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行业分享丨泛亚汽车数字化转型实践:虚拟仿真技术如何赋能汽车研发的创新实践?

3月前浏览82

随着汽车行业向智能化、电动化快速转型,虚拟仿真技术正成为推动产品研发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作为行业技术先锋,泛亚汽车通过系统性布局,构建了完整的虚拟仿真技术体系,并总结出三个关键方向:打造数字化研发体系、探索精准仿真与智能优化,以及AI赋能创新。实现了研发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



—— 以下内容整理自 2025 Altair区域技术交流会华东站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虚拟技术高级经理邱荣英女士演讲



各位尊敬的来宾,各位同行,大家好!今天我将分享虚拟化技术团队如何赋能汽车研发更快更好的探索与实践。这个课题困扰我们团队很长时间,经过不断摸索,我们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


第一,打造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数字化研发体系,实现虚拟仿真精度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回顾泛亚20多年的虚拟化开发历程,从最初引入Altair HyperWorks套件,到2010年与PBS调度系统整合计算集群(规模从几千扩展到几万核心),再到2018年与Altair合作建立泛亚虚拟仿真平台1.0,我们持续推动技术迭代。


随着公司从传统架构向智能化、新能源架构转型,我们引入了电磁场和干扰分析软件,目前正在升级第二代仿真平台,强化虚拟化敏捷开发和验证能力。这个平台已与公司级管理系统深度集成,实现了项目信息、开发节点和人员角色的统一管理。



第二,开展整车与子系统的精准仿真与智能优化。以大型铸铝件开发为例,我们基于工艺参数、材料数据和关键工况,利用HyperMesh进行形状和尺寸优化,再进行加强筋自动分布优化,最终实现单件减重5公斤。在电气系统领域,我们通过电磁场耦合分析,优化了滤波器设计,显著提升了电磁兼容性能。这些实践表明,技术迁移需要与实际产品特性深度结合。


 


第三,AI赋能的创新实践。我们正在推进三个方向的探索:


  • 建模自动化:将整车建模周期从2-3周缩短到1-2周,实现85%自动化率,并建立统一的虚拟主模型体系;


  • 后处理智能化:开发了基于OpenCV的螺栓快速建模工具,以及模态自动识别系统,将模态分析时间从2天缩短到2分钟;


  • 性能预测:构建参数化预测模型,目标是实现前期架构方案在1天内给出性能预测和优化建议,当前预测准确率已达60%,明年目标提升至70-80%。


 
 
 
 


这些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虚拟化验证要替代物理试验,必须引入可靠性分析,考虑材料分散性、制造偏差等实际因素。我们通过门盖系统的案例,建立了包含5个关键变量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实现了设计稳健性的大幅提升。


最后,我想强调:技术与可靠性是研发的底线,CAE与AI的融合需要长期投入。泛亚技术团队将持续创新,用虚拟化技术赋能产品开发。期待与各位同行深入交流,共同推动行业进步。谢谢!

  

来源:Altair澳汰尔
HPCHyperMesh电磁兼容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新能源材料试验人工智能螺栓Altair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05
最近编辑:3月前
Altair澳汰尔
澳汰尔工程软件(上海)有限公司
获赞 188粉丝 654文章 874课程 19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