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18路带上位机设置的电池模拟器产品

26天前浏览10
图片

1、产品介绍

此18路电池\电芯模拟器产品(BS-18C)提供18路独立、可配置的电压输出通道,用于模拟电池、电芯的电压输出,并模拟电池、电芯的放电均衡行为(被动均衡),常用于BMS(电池管理系统)的测试。

1.1特点

模拟18路独立的电池\电芯电压输出(分为3组,每一组6路通道串联,组-组之间未连接,可通过外部线束串联);提供每个通道最大200mA(4.5V)的放电能力;低压供电输入与模拟通道输出之间具有500V电气隔离能力;USB\CAN通信协议控制,提供上位机;所有通道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1.2产品外观

图片

1.2.1尺寸

BS-18C的尺寸为:长*宽*高 200mm*193mm*55mm

1.2.2 PIN定义

图片

、外部12V电源供电接口

、指示灯LED1\LED2

、USB接口(Type A)

、CAN接口(内部含有120Ω终端电阻)

图片

、第一组6路串联通道输出

、第二组6路串联通道输出

、第三组6路串联通道输出

图片
图片

注:BS-18C产品无外部电压采样线

2、产品性能参数

图片

注:BS-18C产品进行外部均衡时,其输出电压精度受到线上压降影响会超出规格

3、产品系统应用举例

3.1典型应用

如下图为一个典型应用实例:产品使用外部12V电源适配器供电,通过USB连接到计算机的上位机上,输出端接BMS,通过上位机配置不同的输出电压。

图片

3.2上位机界面

下图为典型的上位机:界面简洁,首先启动通讯建立连接,然后可以同时设置18路通道电压输出,也可每一路电压单独配置。

图片


来源:新能源BMS

电源新能源通信控制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06
最近编辑:26天前
胡摇扇
新能源BMS
获赞 77粉丝 64文章 20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一起做一下BMS的最差情况电路分析(WCCA)(上)

日子过得依然很快,一晃五一都过了,四月份有点忙,精力跟不上,所以没更新,在五一期间好好休息调整了一下;我最近晚上保持在十二点前躺下,并且躺下后不看手机,这样睡眠质量就很好。今天一起学习下最差情况电路分析(WCCA)怎么做,里面有些事情是我们实际下手做了才知道。 首先看下这个标准《GJB/Z 223-2005 最坏情况电路分析指南》,这个标准定义了WCCA相关背景概念,也是我们能找到的比较对口的参考材料;具体地,里面介绍了计算WCCA的几个方法,并给出了实例,包括极值法、平方根法、蒙特卡洛方法。上面的标准建议大家仔细阅读下,接下来我们找个电路来做下WCCA,就拿典型的高压采样电路来讲,如下图:此电路分压电阻为5个1MΩ,采样电阻为5.1KΩ,分压后由BJB芯片采样,假设输入电压为1000V。接着我们把这三种关键器件的BOM自己定义一下:例如选用YAGEO的AC普通车规厚膜电阻为例,BJB选择常用的2950,简要看下怎么计算。 位号 型号 描述 厂家 R1/R2/R3/R4/R5 AC1206DR-071ML 1MΩ/1206/0.5%/100PPM YAGEO R6 AC0402DR-075K1L 5.1KΩ/0402/0.5%/100PPM YAGEO BJB ADBMS2950 / ADI 做WCCA的主要核心逻辑为三点,如下: 1、建立电路中关键器件参数公差表 2、建立电路输出性能与参数的函数关系 3、在参数的公差范围内,计算输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那么我们首先要建立上面这些关键器件的公差表,对于电阻来讲其关键参数是阻值,对BJB来讲关键参数是ADC的精度;公差表的建立方法可参考降额标准的附录B,里面讲述了引起器件参数变化的因素有两种类型:随机性变化与偏置性变化,处理时将随机性偏差当成正态分布处理,即求取其平方根值,偏置性偏差直接代数累加,最终再将二者相加。标准中实际举例如下图:针对电容的容值做了一个公差表,其中将影响容值的各个主要因素做了一个罗列,并分成偏置性偏差与随机性偏差两种,填写上具体数值,最终得到电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我们按照此思路来具体计算一下,先看下AC系列电阻影响阻值的因素有哪些;在其规格书中列出了很多阻值变化的影响因素,这里就需要做一个取舍,如果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来的话精度会很差,过于严苛也没有实际应用意义,所以可以考虑实际会遭遇到的因素,例如初始阻值误差、温漂、焊接后的阻值漂移、老化等,这些量值都可以在规格书中找到;需要说明的是影响因素的取舍需要各自结合实际来判断,这里给不出严格意义上的标准。接着我们也同样做一个公差表出来,下表是1MΩ电阻的公差表:其中初始阻值为±0.5%,焊接和老化直接从规格书中得到;温漂的话需要转换一下,按照±100ppm/℃、最大温差65℃来计算,得到±0.65%;除此之外,对于分压电阻还要考虑一个电压系数,一般为负值,这里假设是-20ppm/V,那么每个电阻分压100V就对应偏差为-0.2%;如果是5.1KΩ采样电阻的话,电压系数基本可以不考虑;最终把这些值按照前面的规则叠加在一起,就得到了最小最大值。我们再看下得到的最差值,本来是0.5%精度的电阻,叠加主要影响因素之后,阻值精度就达到了将近1.5%,这个确实是比较出人意料的哈。 假如我们选择YAGEO的车规薄膜电阻AT系列,做相同的计算得到下表:AT薄膜电阻我们可以选择到精度±0.1%,温漂±25ppm/℃,而焊接与老化后的偏差更低,电压系数也更低,最终得到的阻值精度最差大概为0.4%,所以这个就是我们之前多采用薄膜电阻来做高压采样的原因(除了电化学腐蚀这个缺点外,薄膜电阻的精度优势太大了)。然后是BJB的ADC采样误差计算,从BJB的规格书中可以得到其ADC影响精度的各个因素大小,还提供了1V以上的总误差(TME),如果为了省事可以直接采样TME误差,但如果未提供TME误差,那需要按照前面的方式,将主要影响因素做叠加;ADC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增益、失调电压、非线性和噪声,这里不展开,直接采取TME误差的±0.2%来计算。总结: 篇幅原因,后面再接着写吧,今天就洗洗睡了;以上所有,仅供参考。来源:新能源BMS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