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固态电池新概念——富锂锰基,下一个风口的引爆点!

22小时前浏览1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06月25日 星期三


在动力电池领域续航焦虑成本高昂一直是两座大山而富锂锰基的出现就像一把钥匙有望同时打开这两把锁

什么是富锂锰基  为何是兼具性能与成本的潜力股  

简单来说富锂锰基是一种新型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它最大的卖点就是能让电动车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同时成本还能向最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看齐这是目前唯一有潜力同时实现超长续航+超低成本的技术路线被视为高端电动车乃至飞行汽车的理想选择

它的核心优势有三点

成本极低主要成分是地壳中储量丰富且价格低廉的锰元素摆脱了对昂贵且稀缺的钴镍金属的依赖其理论成本可以直逼磷酸铁锂拥有巨大的降本空间

安全性高相较于目前特斯拉等高端车型使用的三元电池富锂锰基材料的结构更稳定更耐撞击更不容易起火解决了用户的安全顾虑

应用广泛它既可以用于改良现有的液态锂电池也能作为下一代固态电池的天选之子技术路径非常灵活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合成方法:

一、共沉淀法。共沉淀法是将几种过渡金属离子在原子级水平上均匀混合,样品的形貌易于形成规则球形,且粒径分布均匀。

二、溶胶-凝胶法。此方法合成的富锂锰基电化学性能相对优良,但产物的形貌不易控制,常需要花费大量昂贵的有机酸或醇,成本较高。

三、固相法。固相法要求对原料要有很好的混合,并在煅烧过程中要保证几种过渡金属离子有充分的扩散。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化学汽车理论材料控制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7-06
最近编辑:22小时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5粉丝 206文章 243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陈立泉院士获2025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提名 为锂电领域再添荣光!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06月26日 星期四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发布公告,2025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获提名专家12人,其中,包括11名两院院士和一位非院士专家。陈立泉院士获得2025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提名,为锂电领域再添荣光。陈立泉院士,出生于1940年,现年85岁的陈立泉是我国锂电池领域的奠基者、开拓者和引领者,被誉为“中国锂电池之父”。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十多年来,在固态离子学,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二次电池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还培养了黄学杰、李泓、曾毓群等在中国锂电池行业担当中流砥柱的科学家与企业家,为我国电池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次被提名人所涉及领域包括航天、信息、计算机、雷达、锂电材料、农学、地质等多个领域。其中,何继善院士、汪品先院士、安芷生院士、贲德院士等已被提名为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最终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右)和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左)颁奖。最新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2000至2023年,历年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奖人名单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