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02.线弹性材料本构-MATL1

8天前浏览8

    *MAT_ELASTIC模型即线弹性模型。当材料在外载下产生的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应力波的传播不会造成材料不可逆的变形,材料表现为弹性行为,遵循胡克定律,可用线弹性模型描述。


    式中,E-弹性模量、G-剪切模量、K-体积模量、v-泊松比。


    *MAT_ELASTIC线弹性模型仅限于小应变(最大可能到30%-40%的应变),对于大弹性应变可采用超弹性材料模型(*MAT_HYPERELASTIC_RUBBER)或正交异性弹性材料模型(*MAT_ORTHOTROPIC_ELASTIC)。


线弹性参数



在线弹性材料中,计算柯西应力的共转速率为:

压力:

    其中 G 和 K 分别是弹性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V 是相对体积,即当前体积与初始体积之比。



         

         
END
         

                

来源:CAE碰撞仿真指导
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6-25
最近编辑:8天前
CAE碰撞仿真指导
本科 | CAE高级仿真工... CAE 碰撞仿真指导
获赞 6粉丝 6文章 8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07.接触中的滑移能

【1】滑移能介绍 在接触中滑移能能分两种情况:有摩擦和没有摩擦。①无摩擦时 当接触中没有定义摩擦时,滑动界面能为接触弹簧保持的势能;但在碰撞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应该是接触弹簧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转化为变形能,所以在计算中滑动界面能是非物理的,应当控制在很小的值以内。式中f为接触弹簧力,p为渗透量,sie为滑动界面能。 在纯弹性碰撞中,滑动界面能会完全转化为动能。如下图所示,若为弹塑性碰撞,即有应变能,则滑动界面能应完全转化为动能和应变能。动能和滑动界面能②有摩擦时 当接触中定义摩擦时,在滑动界面能中包含了摩擦能,此时除了在接触面的法向有滑动界面能,在切向也产生界面摩擦能。 LS-DYNA的接触摩擦基于库仑公式,摩擦系数由以下公式计算:μs:静摩擦系数μd:动摩擦系数 DC:指数衰减系数V:接触面间的相对速度若DC或V=0,则μc=μs; 在库仑力作用下界面剪切应力在某些情况下会非常大,可能会超过材料的承受极限,所以要限制最大摩擦力,最大摩擦力可以由粘性摩擦系数VC和接触段的曲积来定义: 粘性摩擦系数常用于接触引起塑性流动的情况,推荐其值为,这里 σ0表示接触材料的屈服应力。【2】滑移能为负值 当滑移能为负值时,表明有穿透,在仿真过程中要求滑移能不超过峰值能量的5%。有两种后况会导致负的滑动界面能:① 基于段的映射方式;② 初始渗透;① 基于段的映射方式 如下图所示,节点在两段的交界处检查不到渗透产生,所以会滑到接触厚度中去,此时程序发现有渗透点存在,必定会给它施加一个接触力,把它拉回到接触面上,此时整个系统在对从点做功,消耗它的接触势能(但此前没有得到动能的补充),所以表现为负的滑动界曲能。实际上的滑动界曲能与计算的滑动界面能的比较: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扩充主段的接触面,如下图所示,在两段交接处使接触面能够捕捉到接触渗透,由*CONTACT关键字中的MAXPAR参数调整。② 初始渗透 在建立有限元模型中,可能会存在模型之间存在干涉问题。程序在开始计算时会自动检查初始渗透,若有初始渗透,程序提出警告,并把这些节点移动到可能接触的界面上,在这过程中,系统要对之做功,导致负的滑动界面能产生。 初始渗透会导致负的滑动界面能产生,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从点都会移到主表面上,存在的渗透点将会导致不切实际的接触行为。解决方法: 方法一:在建立模型时应当花费时间和精力避免有初始渗透,尽量保持接触对中的接触空隙(考虑壳单元的厚度)。 但对于复杂的模型,不可避免会出现初始渗透,此时可根据第一次递交后,程序给出的渗透信息(在MESSAGE和D3HSP文件中有详细记录),按照提示移动相关点,调整计算模型,消除渗透。 方法二:对于比较小的初始渗透问题,可以通过减小接触厚度来解决。 对应于CONTACT 关键字中的SFST和SFMT,该方法只对很小的初始渗透效果好;对于大的初始渗透,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方法三:对于初始渗透问题,在关键字*CONTROL_CONTACT中有一参数IGNORE设置,可以忽略所有的初始穿透。 END 来源:CAE碰撞仿真指导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