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测量在旋转机械的单面或多面平衡中至关重要。相位变化率尤为重要,因为它可能预示着临界转速的存在,通过相位变化率可以推断出特定模式的放大系数或对数减量。在燃气轮机、航天飞机氧泵和氢泵等复杂机械中,相位参考标记的设置尤为关键。若无相位信号,则无法确定总振动中同步振动分量与外部或次同步振动分量的占比。因此,利用时序标记可以追踪振幅和相位,从而确定临界转速、放大系数以及实现平衡校正。
相位的测量离不开非接触式位移探头。20世纪60年代的最早类型的非接触式位移探头之一是英国Wayne Kerr电容探头。后来,Bently非接触式电感振动传感器的引入是理解转子动态振幅-相位关系的一个重大进步。与Wayne Kerr电容探头不同,电感探头便宜得多,坚固耐用,运动范围更大。在FFT分析仪出现之前,Donald Bently的一项独特创新是引入了键相器。
图1(左)展示了一个典型的设置,其中电感探头用于监测轴运动,并添加了第二个探头,称为键相器探头。在轴上放置一个凹槽,与键相器探头对齐。当轴凹口从键相器下方通过时,会产生如图1(右)所示的信号。当键相器的输出馈入示波器的z轴时,振动特征上会出现一个亮点,如图所示的下部波形所示。

图1 相位检测示意
本例中的相位约定以角度φ表示,即从图1(右)波形上的亮斑测量至峰值振幅的夹角。该角度在动平衡中具有实际意义。例如,若将时序参考标记与键相探头对齐,则峰值振幅A出现的位置为角度φ—该角度是从电感探头逆旋转方向测得。此位置通常称为"高点",而不平衡量的位置则称为"重点"。
若已知转子的近似临界转速,对于相对简单的转子系统,我们可据此确定现场动平衡的首个试重配重位置:
当转子在亚临界转速范围运行(远低于第1临界转速)时,"高点"与"重点"位置相近,首个试重应置于高点反相180°处;
对于简单的单质量Jeffcott转子,若运行转速远高于第一临界转速,则质量中心与最大位移(高点)存在相位差,此时试重应置于从电感探头逆旋转方向测量的φ角位置(此放置方式有违直觉);
若采用在临界转速下平衡的特殊方法,此时质量中心将超前高点90°,需将键相探头与凹槽对齐,并将首个试重置于从电感探头逆旋转方向测量的90+φ°位置。
Jeffcott转子在临界转速以下、临界转速及临界转速以上时的振幅和相位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2 不同转速下的相位分布
图3展示了具有2盎司-英寸不平衡量的Jeffcott转子的不平衡响应及运动相位(以X探头监测数据为例)。假设不平衡量与键相探头对齐,此时可观察到Jeffcott转子典型的180°相位偏移现象,所绘制的运动曲线对应转子跨中部位。
临界转速以下:振幅随转速平方增长,相位几乎无偏移;
临界转速附近:如前述,会出现180°相位突变
半功率点法
在临界转速处,测量振幅达到最大值0.707倍(即0.707Xmax)时的转速带宽ΔN。如图3所示,临界转速处最大振幅为21.665密耳(mils),其0.707倍(15.3密耳)对应的转速带宽为286 RPM。此时临界转速放大系数计算公式为:


图3 Jeffcott 转子的伯德图
基于幅值与相位响应确定放大系数的方法有多种:
相位变化率法
通过测量转子通过临界转速时的相位角变化率确定放大系数。相位变化率越大,放大系数越高。其数学表达式为对相位角β(或φ)关于无量纲频率比f求导,在f=1(临界转速)处计算:

此方法常配合FFT分析仪使用。
幅值比法
将临界转速处的峰值振幅除以远高于临界转速时的振幅(此时转子振幅等于不平衡偏心距e_u)。计算公式为:

现在考虑带轴伸结构的Jeffcott转子系统,在高转速(16,890 RPM)会出现第2阶临界转速,该模态主要表现为联轴器振动,而中心圆盘几乎无运动。假如在中心圆盘原有2盎司-英寸不平衡量的基础上,同相位添加2盎司-英寸的微调配重后,系统呈现以下特性:
临界转速仍为5,700 RPM(与临界转速分析预测值一致),7,000 RPM附近出现联轴器"局部平衡"状态。相位反转90°时形成节点,联轴器位移为零(称为"反gong振转速"),如图4所示。

图4 带轴伸结构的Jeffcott转子伯德图
当在联轴器端加4盎司-英寸不平衡量与圆盘不平衡量反相时,系统仍会呈现特殊动力学行为。第一反gong振点:约4,000 RPM,低速区振幅较小但伴随180°相位突变。第二反gong振点:约8,500 RPM(自平衡转速)同样出现180°相位反转特性。因此若实际中观察到非常规相位突变或反转现象,建议重点检查:联轴器动平衡状态或耦合动力学特性。

图5 在联轴器端加反向不平衡量时的伯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