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一文读懂信号峰均比,射频小白必备!

2月前浏览385

峰均比是无线通信系统中常见的一个参数,从名称我们能够很直观的看到,这个参数描述的就是信号峰值功率和平均功率的比值。它是无线通信系统中评估各种调制方案的效率和性能的关键指标。

峰均比的英文全称是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因此通常简称为PAPR,或者PAR,这个我们在英文文档中会经常看到。因此,峰均比的公式就是:

在射频设计中,通常会以概率小于 0.01%处的指标来检测信号的峰均比 。比如在通信系统里传输的无线信号,其功率在不同时刻有大有小,通过统计分析,取概率为 0.01%时出现的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相比,得到的数值就是该信号的峰均比。

No.1 信号的峰均比是怎么产生的?

信号峰均比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们从基带信号、基带滤波器、多载波功率叠加、载波自身四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影响峰均比的因素。

1,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是未经调制的原始信号,经过调制之后,原始信号可以搭载上电磁波的翅膀,进而进行无线传输。
但是不同的调制方式会使基带信号具有不同的峰均比 。像是采用 QAM(正交幅度调制)的基带信号,峰均比通常不为 0,这是因为 QAM 调制通过改变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来传输信息,信号的幅度存在变化,从而导致峰均比不为零,高阶QAM(如64QAM、256QAM)的峰均比更高,因为星座点数量增加,幅度变化范围更大。通常,16QAM的峰均比约为4.5 dB,而64QAM的峰均比可能达到7 dB左右。而 QPSK(四相移相键控)调制的基带信号在未经过滤波处理时,峰均比为 0,因为它是恒包络调制,信号的幅度保持恒定 。但是,当对 QPSK 调制的信号添加均方根升余弦滤波后,信号包络不再恒定,峰均比也就不再为零了。
2,基带滤波器
基带滤波器在信号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也会对峰均比产生影响。由于基带滤波器造成的振铃现象,也就是过冲,会带来额外的峰均比。当信号通过滤波器时,滤波器的特性可能会使信号在某些时刻出现幅度的过冲,这种过冲会导致信号的峰值功率增加,进而增大了峰均比。
3,多载波功率叠加
在多载波系统中,多个载波的功率叠加是导致峰均比增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以 OFDM(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为例,其峰均比与载波数密切相关,公式表示为 10*logN(N 为载波数) 。随着载波数量的增加,不同载波上的信号在叠加时,有可能出现多个信号的峰值在同一时刻相加的情况,从而使得合成信号的峰值功率大幅增加,而平均功率的增长相对较慢,最终导致峰均比增大。
4,载波本身
载波自身也会带来一定的峰值因子,一般来说,载波本身带来的峰值因子约为 3dB 。对于正弦波,其电压峰均比为 1.414/1,根据功率与电压的平方关系,功率峰均比就是 2,转换为对数形式即 10*log2 = 3dB。这意味着即使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载波自身的特性就决定了信号会有一定的峰均比。

No.2 峰均比有什么影响?

峰均比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数值高低对系统性能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当峰均比较高时,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区要求更为苛刻。在无线通信系统里,信号需要通过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以满足传输需求 。然而,一般功率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是有限的,一旦峰均比较大的信号进入功率放大器,就极易使其进入非线性区域 。以 OFDM 信号为例,由于它是由多个子载波信号叠加而成,当子载波相位相同或相近时,会产生较大的瞬时功率峰值,导致峰均比增大。这种情况下,信号在非线性区域被放大,会出现非线性失真,造成明显的频谱扩展干扰,使信号的频谱不再局限于原本的带宽内,对相邻信道产生干扰,影响其他通信信号的正常传输;同时,还会引发带内信号畸变,导致接收端难以准确解调信号,误码率升高,进而严重降低整个系统的性能。此外,高峰均比还会增加功放器件的功耗,降低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造成能源的浪费。

而低峰均比的信号,其峰值功率接近于平均功率,信号的动态范围较小 。在某些情况下,这使得信号处理相对容易一些,因为不需要功放具备过大的线性范围来处理大幅度的功率变化。但是,为了保证信号能够在无线信道中可靠传输,获得足够的传输范围,就需要对系统的动态范围进行适当调整 。如果调整不当,可能会导致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等干扰的影响增大,同样会影响通信质量。

No.3 峰均比怎么测?

通常使用信号分析仪来进行峰均比的测量,有一些频谱仪和功率计也具有测量信号峰均比的功能。

以安捷伦和罗德施瓦茨的信号分析仪为例,在进行峰均比测试时,首先要将被测信号接入频谱分析仪 。然后,通过设置频谱分析仪的参数,如中心频率、带宽、扫描时间等,使其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信号的特征。在测量过程中,频谱分析仪会对信号进行采样和分析,根据信号的功率分布情况,计算出信号在概率为 0.01%处的峰均比值 。

总结

峰均比作为衡量无线信号特性的关键指标,贯穿于无线通信的各个环节。它不仅与基带信号、基带滤波器、多载波功率叠加以及载波本身等因素密切相关,还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着深远影响。过高的峰均比会给功率放大器带来挑战,导致信号失真、干扰增加以及功耗上升等问题;而低峰均比虽然在某些方面降低了信号处理的难度,但也需要合理调整系统动态范围以确保通信质量 。

注释:射频学堂原创或者转载的内容,其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射频学堂仅用于知识分享。如需转载或者引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来源:射频学堂

非线性芯片通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20
最近编辑:2月前
射频学堂
硕士 学射频,就来射频学堂。
获赞 156粉丝 358文章 108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歼10CE击落多架阵风战斗机

5月7日凌晨,印度发动了代号为“辛杜尔”的军事行动,对巴基斯坦本土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了大规模导弹袭击。巴基斯坦迅速展开反击,双方冲突全面升级。在紧张局势下,两国空军频繁出动,一场场激烈的空战在天空中打响。据巴基斯坦方面宣称,在反击印度的空袭过程中,成功击落了包括“阵风”战机在内的多架印度战机。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毕竟“阵风”战机被印度视为空中王牌,而歼-10CE是否在实战中击落“阵风”,成为了众人热议的话题。巴铁定制款歼-10CE歼-10CE是中国成飞专为巴基斯坦定制升级的一款性能优异的三代半战机。它在歼-10C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优化和改进,具备强大的制空作战能力。我们先欣赏以下歼10CE的靓照。当然,歼10 CE的性能也是很牛x的。在航电系统方面,歼-10CE配备了国产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其KLJ-7A雷达拥有超过1200个T/R组件,探测距离可达240公里,能够同时追踪50个目标并对其中6个目标发动攻击。这种强大的探测能力,使得歼-10CE在空战中能够先敌发现,提前掌握战场态势,抢占先机。例如,在此次印巴冲突中,正是依靠这一先进的雷达系统,歼-10CE能够及时捕捉到印度来袭战机的踪迹,为巴基斯坦空军的反击行动提供了关键信息支持。KLJ-7A雷达在武器系统上,歼-10CE可挂载PL-15E中远程空空导弹。该导弹采用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技术,射程可达150公里以上,有效射程相当可观,可在145公里外对目标发起进攻。在超视距空战愈发重要的现代空战模式下,PL-15E导弹让歼-10CE在远距离打击上占据明显优势。同时,歼-10CE还配备了霹雳-10近距格斗弹,在近距空战中同样具备强大的战斗力。此外,歼-10CE的机动性也不容小觑。它采用了先进的气动布局设计和电传飞控系统,具备良好的飞行性能和敏捷性,能够在空战中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那么三哥家的阵风到底怎么样呢?“阵风”战斗机是法国达索航空研制的一款双发、单垂尾、鸭翼加三角翼式气动布局的多用途战斗机。它可执行空中优势、对地打击、反舰、空基核威慑等多种任务,凭借先进的航电系统、武器系统以及出色的气动布局设计,具备较高的机动性和多用途作战能力。也看一下照片吧“阵风”装备的RBE2-AA雷达是有源相控阵雷达,但受限于战机机头尺寸,其T/R组件仅有836个,探测距离约160公里。与歼-10CE的雷达相比,在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上都稍显逊色。这意味着在空战中,“阵风”可能无法像歼-10CE那样远距离发现目标,从而在态势感知上处于劣势。RBE2-AA雷达在武器方面,“阵风”可携带“米卡”等先进导弹。然而,在与歼-10CE对抗时,由于其雷达探测距离不足以及电子战方面可能存在的劣势,使得“米卡”导弹难以充分发挥性能优势。在超视距空战中,“阵风”战机所使用的“流星”中远程空空导弹虽标称射程150公里,但由于采用传统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发射后速度逐渐降低,有效射程大打折扣,相比歼-10CE的PL-15E导弹,在超视距作战环节存在明显差距。米卡导弹毫无疑问,歼10CE击落多架阵风在此次印巴冲突的空战中,歼-10CE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从公 开信息来看,歼-10CE在与“阵风”的对抗中占据了上风。一方面,歼-10CE凭借其先进的雷达系统,能够更早发现“阵风”战机,实现先敌发现。另一方面,PL-15E中远程空空导弹的射程优势,让歼-10CE可以在“阵风”战机的有效攻击范围外发动攻击,做到先敌开火。有消息称,在冲突中,巴基斯坦的歼-10CE成功对印度的“阵风”实施电子干扰,使其雷达与通信设备一度瘫痪,极大地削弱了“阵风”战机的作战能力。在超视距空战中,巴方很可能利用歼-10CE与PL-15E的组合,在远距离对印度的“阵风”战机发动攻击,让印军防不胜防。此外,巴基斯坦拥有较为完备的作战体系,ZDK-03空中预警机、翼龙-2察打一体无人机、红旗-9BE防空系统等先进装备可与歼-10CE实现数据整合。通过数据链的互联互通,歼-10CE能够实时获取来自预警机、无人机等平台的战场信息,掌握更大范围的战场态势,提前了解印度空军的行动,并在体系支持下,精准发射远程空空导弹进行攻击。相比之下,印度由于装备来源复杂,预警机、无人机、防空导弹等来自不同国家,难以有效整合形成强大的作战体系,导致其“阵风”战机在作战中难以获得体系优势,更多只能单打独斗。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歼-10CE在融入作战体系后的强大战斗力。此次印巴冲突中,歼-10CE与“阵风”战斗机的较量,充分展现了歼-10CE卓越的性能和强大的作战能力。它不仅是巴基斯坦空军捍卫国土安全的关键力量,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先进战机的实力。随着冲突的持续发展,歼-10CE后续还会有怎样精彩的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信息来源:公开网络注释:射频学堂原创或者转载的内容,其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射频学堂仅用于知识分享。如需转载或者引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来源:射频学堂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