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不锈钢与碳钢焊接是异种材料焊接吗?

3月前浏览462



不锈钢与碳钢能焊接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肯定地讲,可以焊接,属于异种钢材的焊接。

根据不锈钢的材质,来选择不锈钢焊条,来焊接不锈钢和碳素钢(Q235属于碳素钢)。异种钢之间的焊接有一般性原则。

(1)碳钢是按照强度来匹配焊条的,如果两种碳钢材料的强度不一样,一般是就低不就高,例如Q245R与Q345R的焊接,就选用J427焊条;

(2)如果是耐热钢与碳钢焊接则一般选用碳钢;

(3)如果碳钢与不锈钢焊,一般选用不锈钢焊条,常用的焊条如A302、A312等。

常见的异种钢焊接

见下表。
图片
其中的0Cr18Ni10Ti即美标321不锈钢。

既然质量很重要,就必须采用不锈钢焊条进行焊接,不要采用碳钢焊条。
当然,不建议异种钢之间的焊接,因为不锈钢和碳钢接触会发生渗碳反应,不锈钢会脆化,用于低冷环境或者高压情况下,容易发生漏爆事故。请谨慎。

网友讨论

网友ALB_LI:
可以。使用的焊条必须是焊接该种不锈钢的焊条或者焊丝。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将不锈钢和碳钢焊接在一处,使用法兰连接比较合适,因为不锈钢和碳钢长期接触,会产生“渗碳反应”,对不锈钢的特质会产生影响。

网友chncjq:完全可以焊接的,不锈钢和碳钢的焊接属于异种钢材的焊接一般都选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A302。

网友zhangpei9q9q:能,这要需要特定的工艺。要根据材料的厚度、焊缝长度等决定焊接工艺。

网友刘青988:用不锈钢焊条,可以用E309L。


网友tjyyhjky:当然能焊接了,应该选用ER309(A302、A307)就可以了。


网友凌然走:可以,使用过度焊条即可,例如Q235B+SS30408可用A302。

理想状况下,焊接应用中使用的母材在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方面完美匹配。但在实际生产、加工和制作中可能会有必要将不同材料焊接在一起,有时候我们出于成本的考虑,会在一些非重要的零部件上采用不锈钢和低碳钢配合,以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不同材料的焊接工艺常见于某些石油化工设施以及矿物类行业设施。
对于这些设施中的设备,通常都需要由不锈钢来提供其耐腐蚀性能。但在使用环境和条件的允许下,可以将材料焊接到成本较低的碳钢上。

来源:材子笔记
化学焊接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21
最近编辑:3月前
材子笔记
硕士 | 研发工程师 爱材料,懂生活~
获赞 220粉丝 172文章 37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金属固态相变的主要类型

金属固态相变的类型很多,有许多金属在不同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几种不同类型的转变。根据固态相变类型随外界条件不同而引起的变化,可大体上将其分为两大范畴:其一为平衡转变,其二为不平衡转变。 1平衡转变 固态金属在缓慢加热或冷却时发生的能获得符合相图所示平衡组织的相变称为平衡转变。固态金属发生的平衡转变主要有以下几种。1.1 同素异构转变和多型性转变 纯金属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由某一种品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过程称为同素异构转变,铁、钛、钴、锡等纯金属都会发生这种转变。在固溶体中发生的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过程则称为多型性转变,钢在加热或冷却时发生的铁素体向奥氏体或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即属于这种转变。1.2 平衡脱溶沉淀 设A-B二元合金具有如下图所示的相图,当成分为K的合金被加热到t1温度时,β相将全部溶入α相中而成为单一的固溶体。若自t1温度缓慢冷却,当冷至固溶度曲线MN以下温度时,β相又将逐渐析出,这一过程称为平衡脱溶沉淀。其特点是新相的成分与结构始终与母相的不同;随着新相的析出,母相的成分和体积分数将不断变化,但母相不会消失。钢在冷却时,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即属于这种转变。 1.3 共析转变 合金在冷却时由一个固相同时分解为两个不同的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析转变,可以用反应式γ→α+β表示。共析转变生成的两个相的成分和结构都与原母相(反应相)不同。钢在冷却时由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即属于这种转变。1.4 调幅(或增幅)分解 某些合金在高温下为均匀的单一固溶体,待冷却至某一温度范围时,将分解成为两种与原固溶体的结构相同,而成分却明显不同的微区的转变称为调幅(或增幅)分解,可以用反应式α→α1+α2表示。其特点是:在转变初期,新形成的两个微区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面和成分的突变,但通过上坡扩散,最终使一均匀固溶体变为一个不均匀固溶体。1.5 有序化转变 固溶体(包括以中间相为基的固溶体)中,各组元原子的相对位置从无序到有序(指长程有序)的转变过程称为有序化转变。在Cu-Zn,Cu-Au,Mn-Ni,Fe-Ni,Ti-Ni等60多种合金系中都可发生这种转变。2不平衡转变 固态金属在快速加热或冷却时,由于平衡转变受到抑制,可能发生某些不平衡转变而得到在相图上不能反映的不平衡(或介稳)组织。固态金属发生的不平衡转变主要有以下几种:2.1 伪共析转变 以钢为例,当奥氏体以较快冷速被过冷到GS和ES的延长线以下温度时(如下图中虚线所示),将从奥氏体中同时析出铁素体和渗碳体。从这一转变过程和转变产物的组成相来看,与钢中共析转变(即珠光体转变)相相同,但其组成相的相对量(或转变产物的平均成分)却并非定值,而是依奥氏体的碳质量分数而变,故称为伪共析转变。 2.2 马氏体转变 以钢为例,若进一步提高冷速,使奥氏体来不及进行伪共析转变而被过冷到更低温度,由于在低温下铁和碳原子都难于扩散,这时奥氏体便以一种特殊的机理,即无须借助于原子扩散的方式将γ点阵改组为α点阵,这种相变称为马氏体转变,其转变产物称为马氏体。马氏体的成分与母相奥氏体的相同。除Fe-C合金外,在许多其他合金(如铜合金、钛合金)中也能发生马氏体转变。2.3 块状转变 对于纯铁或低碳钢,在一定的冷速下γ相或奥氏体可以转变为与之具有相同成分而形貌呈块状的α相。这种块状新相的长大是通过原子的短程扩散使新、母相间的非共格界面推移而实现的。这种相变在新相的形貌上和与母相的界面结构上均与马氏体转变不同,称为块状转变。这种转变在Cu-Zn,Cu-Ga合金中也存在。2.4 贝氏体转变 以钢为例,当奥氏体被过冷至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之间的温度范围时,由于铁原子已难于扩散,而碳原子尚具有一定扩散能力,故出现一种不同于马氏体转变的的独特的不平衡转变,称为贝氏体转变,又称为中温转变。其转变产物的组成相是α相和碳化物,但α相的碳质量分数和形态,以及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等均与珠光体的不同,称为贝氏体。2.5 不平衡脱溶沉淀 如图1所示,若合金K自温度采取快冷,则相来不及析出,待冷到室温时便得到一过饱和固溶体α’。如在室温或低于MN线的温度下,溶质原子尚具有一定扩散能力,则在上述温度停留期间,过饱和固溶体便会自发地发生分解,从中逐渐析出新相,但这种新相在析出的初级阶段,在成分和结构上均与平衡沉淀相有所不同,这种相变称为不平衡脱溶沉淀(也称为时效)。在低碳钢和铝、镁等有色合金中会发生这种转变。 综上所述,尽管金属固态相变的类型很多,但就相变过程的实质来说,其变化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①结构;②成分;③有序化程度。有些转变只具有某一种变化,而有些转变则同时兼有两种或三种变化。例如,同素异构转变、多型性转变、马氏体转变、块状转变等只有结构上的变化,调幅分解只有成分上的变化,有序化转变只有有序化程度的变化,而共析转变、贝氏体转变、脱溶沉淀等则兼有结构和成分的变化等等。 由于不同的转变可以获得不同的转变产物,即不同的组织和结构,因此,同一种金属或合金通过不同的热处理便可获得不同的性能。信息来源:热加工论坛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源于网络,目的为非商业性知识分享,版权仍属于原作者承接失效分析;代做材料测试:切片、金相、拉伸、冲击、摩擦磨损、SEM、EDS、XRD、X-ray等;来源:材子笔记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