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四年跻身行业前列,楚能新能源的爆发密码是什么?

5小时前浏览0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弱肉强食,赢家通吃的动储江湖,斜刺里杀出一匹最强黑马。


2024年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排行榜中,楚能新能源已经连续5个月稳居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五名,更是在2024年斩获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七(综合预测)

向 新 而行⑤ 做 楚 牌的新能源赛道黑马 对话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


然而,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才成立不到4年。


楚能新能源的创始人是湖北商人代德明,这位曾经的退伍军人后转型为成功的企业家。他创办的恒信德龙系更是横跨汽车经销、地产、酒店、商业综合体、新能源等实体行业,旗下恒信汽车集团是国内第五大汽车经销商,年度营收接近800亿元。


实业拔擢,资本市场亦是长袖善舞,他因精准狙击湖北宜化、洛阳钼业而声名鹊起,至今仍重仓荣盛石化、湖南裕能等上市公司。


切入火爆的锂电池赛道后,没有人才、技术、专利的储备,产品、产能、项目一片空白,彼时,没有人相信 “一个卖汽车的能造出好电池”。“三年前,没有人相信楚能,从政府到行业到朋友,他们都质疑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三年后,代德明梦想照进现实。


楚能新能源攻势凌厉,它兼修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主动挑起价格战,从宁德时代、中车株洲所等龙头口中夺食,屡屡中标央企大订单,更是冲出国门,进军印度、意大利等海外市场。


眼下,这匹年度最强黑马,还在加速狂飙。


 

近三年来,每一年的储能排行榜中,总会有黑马诞生,令外界刮目。


2024年,最大黑马就是——楚能新能源。


这家在2023年还籍籍无名的新能源赛道后来者,一年后便一朝登榜,天下皆知。


公司并未公布具体的出货量数据,但综合高工储能、ICC鑫椤资讯、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EESAC储能领跑者联盟等多个研究机构的统计,推测楚能新能源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在20GWh-25GWh之间,预计最高可排在全球储能电池第七位,甚至可能已经超过远景、赣锋锂电等行业老炮。

 

与专注储能电池领域的海辰储能等企业不同,楚能新能源自创立伊始,就坚持 “动储双修” 两条腿走路。


在动力电池细分赛道,楚能新能源也是不遑多让。位居2024年国内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第15名,并连续两月位居动力电池出货量前十五名。

 
 

要知道,这家锂电新势力成立于2021年8月,至今也才三岁7个月。也就是说,这家公司直接跨过初创期晋级到行业第二梯队,用三年时间走过了别人10多年的历程,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惊叹。


代德明甚至放出豪言:“2025年,楚能的年出货量将超过60GWh,有望跻身全球锂电池企业销量十强。”


楚能新能源的强大早已有迹可循。这家初创企业堪称近年扩张最凶猛的玩家,甚至没有之一。


时间回溯到2022年,孝感临空经济区,楚能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高达675亿元,设计产能150GWh。这是彼时孝感市投资强度最大、科技含量最高、预期税收贡献最大的工业智造项目;


同年8月28日,楚能新能源宜昌锂电池产业园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约600亿元,规划产能150GWh。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工业产值约1050亿元、年上缴税收总额60亿元。


仅是这两大项目投资预算合计就高达1275亿元,投资规模位列储能,甚至整个动储赛道年度投资榜首位。


据高工储能报道,截至2024年底,楚能在孝感、武汉、宜昌三大基地已经全部投产,有效产能超过110GWh。根据楚能的规划,其2025年的总产能目标为350GWh。


目前,楚能生产制造了超过30GWh的各类锂电产品,自主研发了超过50款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模组PACK,申报了超过4000项全球专利,完成了超130项国内、国际认证。


庞大的产能储备,让楚能新能源在行业爆裂期,强势抢食市场份额。再加上一系列战略的实施与落地,支撑其强势崛起。


 

不同于其他业内初创企业,楚能新能源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


其创始人代德明不仅是一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更是低调的湖北富豪。


部队转业后,他进入宜昌一家国营五金交电化工厂,担任基层业务员。上世纪90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居民家庭生活开始向电气化迈进,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组成的 “老三样” 逐步变化为冰箱、彩电和洗衣机的 “三大件”。


1994年,商业嗅觉敏锐的代德明,在当地成立了家用电器公司,并成功拿到了格力、美的等品牌的代理权。迎着城镇化的东风,电器销售火热,代德明也由此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到2000年,他察觉到汽车行业的机会,便在武汉创办恒信德龙实业有限公司,开始涉足汽车销售领域。当年,全国汽车销量仅有250万辆,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飙升到3000多万,选对方向,加上绑定多个中高端汽车品牌,恒信汽车集团一跃成为中部最大,全国第五的经销商。


此后,恒信德龙开启多元化之路,布局了酒店、武汉摩尔城购物中心、商业地产、数字科技、保险兼业代理等领域。


2024年,恒信汽车集团以796亿元营收,排在中国企业500强第308位,并跻身湖北前三大民营企业之列。

 

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模式的转变,传统汽车经销商的日子如履薄冰,庞大、广汇相继退市,跨界转型已经成为4S店必须要考虑的课题。


2021年,代德明再次抓住风口,从汽车经销大踏步跨界至锂电池领域,赶上储能爆发的末班车。


与此同时,他在二级市场翻云覆雨,借助资本市场积累再创业的启动资金。


相比实业投资,他在股市的表现更为传奇。


2018年四季度,代德明大举买入3033万股湖北宜化股票,恒信盈加亦同步买入1203万股,此后又持续加仓,目前二者持股比例达到8.27%,为湖北宜化第二大股东。

 

经过几年的横盘后,湖北宜化在2021年四季度创出新高接近35元,区间最大涨幅一度超过900%,为代德明贡献近30亿元的浮盈。此后,随着股价大幅回撤,其盈利也开始回吐,但仍保持超高的利润。经此一役,代德明一战封神。


此后,他成功狙击洛阳钼业,预估盈利1.51亿元,目前,他还持有湖南裕能、方大炭素、荣盛石化等公司股票,成为二级市场有名的 “超级散户”。


借助这些资本积累,在竞争极为激烈的动储赛道中,楚能新能源显得豪横许多,据公开资料显示,其自成立以来没有进行过外部融资,可见,母公司及实控人给予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第五大、中部最大的经销商集团,恒信汽车集团让楚能拥有了覆盖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点。依托4S门店,楚能产品售后服务具备了坚实保障,这是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优势。


“我们拥有400多家售后网点,确保所有产品售后都能实现24小时在线响应,还能提供半小时应急救援服务。” 楚能商用车事业部总经理邱玥曾如此说道。


而且借助和车企多年积累的合作关系,动力电池的市场开拓也是顺风顺水。公司已与东风公司、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中国重汽、厦门金旅、三一重工等大型车企开展深度合作,动力电池月均装车量已超2万台。


 

类似半导体行业的摩尔定律,储能产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产品迭代。在新一轮迭代升级中,就会有新贵诞生。


2024年,储能行业最大的变革就是,以314Ah电芯+5MWh系统为核心的产品组合逐渐取代280Ah电芯+3MWh组合,成为业界主流。


跻身全球TOP7,就得益于楚能新能源的超前布局,早在2024年年初就实现了314Ah电芯+5MWh系统的量产交付,属于行业早先一批吃螃蟹的人。


强势卡位,在这一轮产品升级中占得先机,公司可以尽享先发红利,瞬间成为国内招投标市场的香饽饽,同时撬开海外市场。


有数据显示,正是借助314Ah电芯,楚能新能源斩获多笔超GWh量级的订单,在2024年全球314Ah储能电池订单量中排名第三,实现弯道超车。


去年,楚能先是中标新华水电4GWh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项目,并与金风零碳签订1GWh储能电芯采购协议;此后,在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的储能电池集采项目中,中标4.01GWh,成为集采 “标王”。


据不完全统计,楚能新能源在2024年已斩获超30GWh的储能订单,并强势打入 “五大六小” 等央企电力集团供应链,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今年一季度,楚能继续狂飙,连续开单,中标/入围/签约中国电建、中核汇能、中车青岛四方所、特隆美储能等多个企业项目。在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的项目厮杀中,从65家参与竞标的企业中突出重围,甚至挤掉了德时代和中车株洲所,这两家公司均未入选。

 

能取得当今的成绩,离不开公司前瞻性的布局和领先的技术研发。其先后推出第一代产品280Ah、第二代306Ah、第三代314Ah储能专用电池,并持续投入大电池研发。


2024年6月,公司发布全新一代 “精准两度电” 625Ah储能专用电芯,还与中车株洲所合作开发新一代688Ah储能专用电芯,其中第一批产品已于今年1月顺利下线。


今年3月28日,楚能新能源发布第四代储能专用大容量472Ah电池,采用 “技术复用+产能共享” 策略。单颗电池能量突破至1510.4Wh,较314Ah电池提升50%、能量密度达195Wh/kg;该电池还可与上一代共享原材料供应链和产能,且储能集装箱方案的综合成本能降低逾20%。


472Ah电池预计4月25日启动全球送样,6月30日全面量产交付,年产能布局超80GWh,预计成为最快量产的大容量储能电池。


该电池首发即签约,发布会现场,楚能新能源就与金风零碳、山东电工时代、运达智储、中天储能、领储宇能、特隆美储能六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在成立之初,公司率先筹建楚能新能源研究院,拥有近2000名研发人员,其中硕士、博士占比超过50%。尽管才成立3年多,楚能新能源已经自主研发储能、动力、模组PACK产品60余款,涉及前沿锂电技术20余项,相关专利超4000件(提交)


公司于行业首创 “浸默” 电池安全系统,致力于从电芯→模组→PACK系统级探索最具经济性的安全方案。


楚能还拥有孝感、武汉、宜昌三大基地超过110GWh产能,技术+产品+产能,造就了这家储能新贵狂飙的基础。


 

凭借优异的市场表现及稳健的可融资实力,楚能新能源更是成功入选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Tier1一级储能厂商名单,产品力和品牌力获得全球权威认可。


进军海外,可融资性是海外市场非常看重的指标。入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内最具权威的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榜单,将得到国际金融机构及新能源投资商的认可,更意味着获得了撬动海外客户的金钥匙。

 

2023年12月12日,楚能新能源与澳洲光伏EPC企业Ever Energy签订澳洲储能项目合作协议。楚能新能源将向后者提供储能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这是楚能迈向全球化的第一步。


进入2024年,公司出海步伐加速,9月,与日本Bison Energy签订1.5GWh电力储能系统供货协议;10月,又与美国YN Energy、澳洲Star Energy Technologies公司签订总计1.6GWh的海外订单;11月,与意大利Cestari签署未来3-5年高达20GWh-30GWh的储能项目合作协议;12月,联手印度合作伙伴敲定了5GWh的储能系统项目合作协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楚能新能源的海外订单总量已经超10GWh。


不过,这匹超级黑马也面临一些压力,在最新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BloombergNEF一级储能厂商名单中已经没有楚能的身影。由于其评价标准变得苛刻,楚能新能源仅经过一个季度就被踢出榜单,可见其稳定性、全球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前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强敌,后有海辰储能、瑞浦兰钧等劲旅,楚能新能源仍需要在红海厮杀中拼搏。


而且,进入2025年,价格战再度来袭,紧身肉搏中,电芯价格已杀到当前的0.3元/Wh附近。

 

楚能是价格战的早期发起者。早在2023年代德明就喊出 “储能锂电池市场正式进入0.5元/Wh时代”,引发行业巨震,要知道,彼时0.5元/Wh的价格是当时的历史最低价。为抢占市场,储能以价换量的野心显露无疑。


如今,电池价格已经跌到0.3元/Wh附近,楚能一方面要投入巨资进行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又要面对残酷的市场倾轧,压力可想而知。


作为横空出世的最强黑马,楚能面临的挑战还未完全解除。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化学半导体汽车电力新能源材料储能工厂装配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21
最近编辑:5小时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4粉丝 199文章 237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4 月新能源车销量冲破 122.6 万辆!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飙升至 82.8%!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4 月,汽车市场在稳健发展的轨道上持续迈进,内需潜力加速释放,为市场注入强大动力,出口业务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稳定态势。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亮眼,产销延续高速增长。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61.9 万辆和 259 万辆,环比虽有下降,但同比分别增长 8.9% 和 9.8%。1-4 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 1017.5 万辆和 1006 万辆,同比涨幅颇为可观。 5月12日消息,中汽协发布4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数据显示,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1.9万辆和25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2.9%和11.2%,同比分别增长8.9%和9.8%。1-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产销增速较1-3月分别收窄1.6和0.4个百分点。前4个月产销量为历史上首次超过1000万辆。 4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超122.6万辆 出口20万辆 新能源车方面,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1万辆和1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8%和44.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7.3%。 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国内销量方面,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02.5万辆,环比下降5%,同比增长39.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95.6万辆,环比下降5.3%,同比增长37.6%;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7万辆,环比下降0.6%,同比增长67%。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9.5%;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3.3%;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24.7%。1-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365.8万辆,同比增长45.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344万辆同比增长44.7%;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21.9万辆,同比增长54.1%。1-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5%;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8.9%;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20%。销量排名方面,1-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五位的集团销量合计为409.3万辆,同比增长49.3%,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95.2%,高于上年同期2个百分点。出口方面,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0万辆,环比增长27%,同比增长7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9万辆环比增长28.2%,同比增长70.6%;新能源商用车出口1万辆,环比增长6.7%,同比增长3.5倍。4月,纯电动汽车出口14万辆,环比增长37%同比增长57.5%;插混汽车出口6万辆,环比增长8.3%,同比增长1.4倍。1-4月,纯电动汽车出口43万辆,同比增长27.5%;插混汽车出口21.2万辆,同比增长1.5倍。1-4月,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60.9万辆,同比增长48%;新能源商用车出口3.3万辆,同比增长2.6倍。 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1GWh 出口量14.5GWh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4月动力电池月度数据,产量方面,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2GWh,环比下降0.03%,同比增长49.0%。1-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444.6GWh,累计同比增长67.1%。销量方面,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8.1GWh,环比增长2.3%,同比增长73.5%。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86.6GWh,占总销量73.4%,环比下降1.0%,同比增长72.8%;其他电池销量为31.5GWh,占总销量26.6%,环比增长12.5%,同比增长75.5%。1-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403.9GWh,累计同比增长73.7%。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303.9GWh,占总销量75.2%,累计同比增长56.8%;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100.0GWh,占总销量24.8%,累计同比增长157.8%。出口方面,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2.3GWh,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64.2%,合计出口占当月销量18.9%。其中,动力电池出口量为14.5GWh,占总出口量64.8%,环比增长4.0%,同比增长53.6%;其他电池出口量为7.9GWh,占总出口量35.2%,环比下降13.4%,同比大幅增长。1-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83.9GWh,累计同比增长83.2%,合计累计出口占前4月累计销量20.8%。其中,动力电池累计出口为52.3GWh,占总出口量62.3%,累计同比增长28.9%;其他电池累计出口量为31.6GWh,占总出口量37.7%,累计同比大幅增长。装车量方面,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1GWh,环比下降4.3%,同比增长52.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9.3GWh,占总装车量17.2%,环比下降7.0%,同比下降6.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4.8GWh,占总装车量82.8%,环比下降3.8%,同比增长75.9%。1-4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84.3GWh,累计同比增长52.8%。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34.3GWh,占总装车量18.6%,累计同比下降15.9%;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50.0GWh,占总装车量81.4%,累计同比增长88.0%。 前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124.7万台 同比上升22.5% 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1-4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24.7万台,同比上升22.5%。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41.3万台,同比增长64.7%,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83.4万台,同比上升8.8%。截至2025年4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406.4万台,同比上升46.3%。1-4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24.7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365.8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9,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方面,2025年4月比2025年3月公共充电桩增加9.2万台,4月同比增长34.1%。截至2025年4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399.2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83.4万台、交流充电桩215.7万台。从2024年5月到2025年4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8.5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运行情况方面,截至2025年4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TOP15,分别为:特来电运营76.6万台、星星充电运营67.2万台、云快充运营62.3万台、小桔充电运营24.0万台、蔚景云运营22.1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驴充充运营12.2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0.5万台、汇充电运营9.2万台、南方电网运营9.0万台、依威能源运营7.9万台、万城万充运营5.5万台、蔚蓝快充运营5.3万台、昆仑网电运营5.0万台、均悦充4.8万台。这15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5.5%,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14.5%。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