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电动飞行器:通往未来的多维交通的工具

15小时前浏览2

导读                                                           

2023 年,全球车辆数量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由最初的 1800万辆迅速攀升至 4.35 亿辆 如此迅猛的增长速度,使得现有的交通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难以有效承载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交通拥堵问题愈发严重。垂直起降(EVTOL)多维交通系统通过有机整合道路、铁路、水运和民航等多种交通方式,构建起一个高效协同的运输网络,为缓解交通拥堵提供了创新且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背景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Shichun Yang、Changlong Chen 等学者组成的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eTransportation上发表了题为 “Electric flying vehicle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wards multidimensional transportation” 的研究论文,对电动飞行器展开全面综述。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Shichun Yang,通讯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Sida Zhou 和 Xiaoyu Yan。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Fei Chen、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 Changlong Chen、CALB Group Co., Ltd. 的 Qing Wang、天津消防科学技术研究院的 Liang Zhang 等对该工作均有重要贡献。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等项目的支持。

 image.png

摘要                                                           

文章从主要基本技术、产业化、适航和准入、挑战和观点等方面对飞行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总结了世界范围内空气动力学构型的主要进展,并进行了详细比较,并讨论了指导未来潜在突破的关键技术。飞行器的电动化仍需进一步改进,包括高能量密度电池、安全性、长寿命健康管理、环境适应性、充电方式、热管理等。此外,还概述了适航监管和工业化的总体进展。重点介绍了飞行汽车产业的细节全景,帮助找出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或新的成长学科。未来 10 年,电动飞行器将有大规模应用,但仍有大量的技术和基础理论有待探索。本文希望对当前进展进行全面、透彻的回顾,以帮助改进新产品的更好设计和必要技术的突破,使飞行器构建多维交通网络。

主要研究内容                                             

 ❖空气动力学配置

电动飞行器在多维交通系统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它可以灵活地整合公路和空中交通。其具有电气化、垂直起降(EVTOL)、低成本量产的特点,并且更加环保、智能,适用于多种场景,如城市交通、旅游、救援等,能够有效填补地面和空中运输之间的空白,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创新型关键载体。

image.png

图1多维运输中的电动飞行器

电动飞行器的气动构型对其性能至关重要,主要分为多旋翼构型、旋翼 - 固定翼混合构型、倾转旋翼构型、倾转涵道风扇构型和柔性机翼构型。1、多旋翼构型无机翼,依靠多个旋翼提供升力,通过调整旋翼速度实现多种运动。其设计、制造和应用简单,但气动效率低,能耗高,限制了飞行速度和航程;

2、旋翼 - 固定翼混合构型配备机翼和旋翼,垂直起降时旋翼提供升力,飞行时机翼提供升力,旋翼提供推力。它能提高气动效率,增加航程,但设计和开发难度较大,实时控制问题有待研究;

3、倾转旋翼构型通过倾转旋翼提供垂直升力和水平推力,能减少巡航飞行时的气动阻力,提高能源效率。但该构型设计复杂,安全性较弱,设计经验缺乏,认证过程复杂;

4、倾转倾转涵道风扇构型采用涵道风扇提供升力和推力,能实现巡航和垂直起降的转换。其具有一定安全性优势,但存在涵道限制叶片尺寸、高速旋转部件耐久性和可靠性差等问题;

5 、柔性机翼构型在飞行时展开机翼,地面行驶时收起机翼,较为复杂但更接近传统车辆。该构型在转换过程中重心、气动力等变化大,需要精确的数学模型,目前发展和经济性优势不足。

image.png

图2各配置主要代表产品的研究进展。(a)EHANG 216(多旋翼构型);(B)Aeromobil(旋翼-固定翼混合构型);(c)Joby-Aviation S4(倾转旋翼构型);(d)Urban Aeronautics CITYHAWK AIR TAXI(倾转涵道风扇构型);(e)BIT(柔性翼构型-分裂式);(f)北航展翼-展翼(柔性翼构型-折叠翼)。

关键部件和技术

1、能源系统:能源系统是电动飞行器的核心,对其能量密度、寿命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目前的电池技术,如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有限,限制了电动飞行器的续航里程和推广。下一代电池技术,如固态锂电池、金属 - 空气电池等,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潜力,但在材料开发和大规模制造方面仍面临挑战。此外,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保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和安全。

2、电动推进系统:电动推进系统需要具备高功率密度、小尺寸、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等特点。分布式电动推进系统可提高系统效率、实现轻量化,但在电机技术、功率转换器技术等方面面临挑战,如电机的特定功率需进一步提高,超导材料的商业化应用仍需努力。

3、飞行控制技术:飞行控制技术关乎电动飞行器的安全和舒适,其系统由传感系统、伺服机构和飞行控制律组成。目前可借鉴传统航空技术,但需针对低空复杂环境重新开发,以适应频繁的低空起降和复杂的气流环境。智能控制理论的应用,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为提高飞行控制精度提供了新途径。

4、底盘技术:底盘技术对于电动飞行器在道路行驶至关重要,驱动线控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底盘的轻量化和结构简化,包括线控油门、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等技术。滑板底盘的出现,因其高集成度、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为电动飞行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5、智能飞行和驾驶技术:包括感知技术、识别与控制技术等。感知技术面临着低空复杂环境的挑战,如建筑物遮挡、天气变化等,需要多传感器融合和智能信息融合算法来提高感知能力。识别与控制技术需要准确识别空中和地面目标,决策 - making 涉及路径规划等问题,面临机载计算和通信能力的挑战,相关技术正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中。

6、轻量化技术:轻量化是电动飞行器的关键技术之一,高 - 强度纤维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高比强度和模量、良好的耐腐蚀性等优点,在电动飞行器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存在成本高、制造技术和回收等问题。

7、导航技术:导航技术对电动飞行器至关重要,常用的惯性导航、卫星导航和地面增强导航技术各有优缺点,组合导航系统可提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低地球轨道卫星技术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成本和寿命方面有待改进。

8、空地协同智能管理:主要处理多飞行器调度和监测等问题,包括运行状态监测、多飞行器协同调度和共享交通服务等方面。其涉及大量数据传输和处理,需要研究复杂场景下的部署技术和资源分配问题,同时要关注网络安全。

image.png

图3电动飞行器的主要特点:电气化、连接性、智能化、集成化。

面临的挑战

1、制定专用适航法规和技术评估标准体系:目前电动飞行器的适航认证和技术评估标准不完善,需要建立通用的适航认证标准体系和关键技术综合评估标准体系,以规范行业发展。2、构建综合多维交通网络:电动飞行器将成为多维交通网络的一部分,需要与其他飞行器协同管理,同时要解决城市空中交通的安全风险和冲突避免技术等问题。

3、建立全行业共享场景数据库:电动飞行器的数据收集不足,需要建立行业共享的高覆盖场景库,并开发统一的测试和评估系统,以促进算法的发展和测试。

4、矢量推力发动机提供更好的飞行控制:

矢量推力技术可增强飞行器的可控性,基于倾转电动喷气发动机的矢量推力发动机具有优势,但也面临挑战。例如,Lilium Jet 设计的电动飞机应用了相关技术,但对电池能量密度有较高要求 

结论和展望                                               

该文献系统梳理了电动飞行器的技术进展与产业化路径,强调其作为多维交通核心载体的潜力,同时指出能源、噪音、适航认证等关键瓶颈。未来需跨学科协作,推动高能量密度电池、智能控制算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以实现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大规模应用。

参考文献:Electric ffying vehicle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wards  multidimensional transportation

来源:力学AI有限元
复合材料通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UM理论电机Electric材料控制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16
最近编辑:15小时前
力学AI有限元
硕士 | 结构工程师 模拟仿真狂热爱好者
获赞 85粉丝 60文章 43课程 1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