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机、导弹、卫星等装备的研发中,振动设计与试验已成为决定成败的核心环节之一。无论是高超音速武器的气动弹性控制,还是无人机在复杂地形中的稳定性,振动问题直接关系到装备的整体性能、使用寿命乃至安全性。
振动设计与试验是航空安全的核心环节,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中国航空工业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尤其是以GJB150标准为核心的军用设备环境试验体系。这一标准不仅是我国军工产品的“质量红线”,更是工程师们对抗复杂振动环境挑战的“技术范本”。
GJB150《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是中国国防标准化的重要成果,其中关于振动的部分规定了严苛的测试条件,要求装备必须在模拟的正弦扫频、随机振动、冲击等环境中保持功能稳定。通过量化装备在运输、发射、飞行等全生命周期中可能承受的振动量级(如频率范围、加速度谱密度),工程师能够在设计阶段预测薄弱点,并通过试验验证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与欧美标准(如MIL-STD-810)相比,GJB150更强调“全生命周期覆盖”和“极端工况适配”。例如,针对高原、极寒、盐雾等特殊环境,我国标准提出了独特的振动-温变耦合试验方案。这种因地制宜的设计思维,正是中国航空工业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的关键支撑。
如果说GJB150标准为航空装备的振动设计与试验提供了理论框架,那么歼八机的研制历程则是中国工程师将标准转化为实战经验的经典范本。而这一过程中,施荣明先生的名字熠熠生辉。点击查看《振动环境标准航标HB5830与国军标GJB150背后的故事》。
从196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进入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到2014年退休返聘仍奋战一线,施老的职业生涯几乎贯穿了中国航空工业从仿制走向自主创新的全过程。作为国军标GJB150振动部分的第一负责人,他不仅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更在歼八机研制中解决了多个“卡脖子”技术难题,为中国航空装备的可靠性奠定了坚实基础。详情查看《施荣明:歼-8飞机炮击振动故障排除和油管破裂整机烧毁分析》
通过对歼8飞机航炮故障的排查和分析,施荣明和沈阳所的工程师们总结出了非常重要的原理。后续应用这一经验,不仅解决了歼8飞机上的问题,还解决了武装直升机、乃至后来的歼11飞机的炮击响应问题。甚至相关经验还可以应用在民用产品振动台的夹具设计中。
为了帮助研发工程师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结构振动设计与试验的关键技术,2025年5月24-25日,仿真秀将再次邀请施荣明老师来北京授课《基于GJB150的结构设备振动设计与振动试验培训》线下培训。考虑到施老师85岁高龄,本次培训将为最后一期,欢迎各位感兴趣的用户报名。
该培训基于GJB150标准,系统讲解结构(设备)振动设计与振动试验方法,以歼八机为例,讲解振动设计和振动试验应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概念,讲解了振动设计如何对标实验,以及用什么方法来模拟振动环境试验,帮助用户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
扫码报名获取培训通知
我们将为前20名报名用户赠送施荣明主编的《飞机结构振动设计与试验》书籍一本,书中共记载了9个关于歼8飞机的振动故障实例。每一例都详细介绍了问题出现的原因、相关数据、排查方法,也给出了最后的解决方案。非常精彩!
这些内容也将在施荣明老师主讲的结构振动设计与试验线下培训详细讲解。目前此书已经绝版,赠送将按照报名顺序发放,仅限前20名,先到先得。
1994年,施荣明调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在担任副所长期间,仍然坚持做振动专业工作。为此,施荣明还总结自己多年从事飞机结构振动工作的经验,编著了《飞机结构振动设计与试验》,主编了《现代战斗机结构动强度设计技术指南》等专著。施所长还主导了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的知识工程工作,用先进的管理体系,将沈阳所的设计研发能力提升到了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