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戈尼效应是指因表面张力随温度、浓度变化产生梯度,促使流体从低表面张力区域流向高表面张力区域的现象,广泛存在于液-液、液-气界面。
借助「Comsol」多物理场仿真平台,可以深入探究冷热水界面的马兰尼戈效应,通过模拟流体流动与表面张力变化,解析温差驱动下的界面失稳与传质特性。
1865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卡罗・马兰戈尼」在研究液体表面现象时,首次发现了这一效应。他观察到,当在液体表面引入一种能够改变表面张力的物质时,液体表面会产生流动。
温度不同会使液体表面张力不同,温度高的地方表面张力小,温度低的地方表面张力大。例如,在一杯热水和冷水的交界处,热水部分的表面张力较小,冷水部分的表面张力较大,就会引起液体从热水区域向冷水区域流动。
图1. 马兰尼戈效应
因马兰戈尼效应在界面处存在显著的表面张力梯度,致使流体速度、温度及浓度变化剧烈,所以必须对界面区域进行重点处理。可通过手动细化功能,采用极细化的三角形或四边形网格对冷热水界面及附近区域进行加密,确保能够精准捕捉表面张力变化引发的流体运动细节;而在远离界面的区域,可适当增大网格尺寸,使用较粗网格以减少计算量。同时,利用边界层网格功能,在与流体接触的固体壁面处添加多层网格,准确模拟壁面附近的速度梯度和边界层效应。划分完成后,需通过网格收敛性测试,对比不同网格密度下的计算结果,验证网格划分是否合理,避免因网格过疏导致模拟失真或过密造成计算资源浪费,从而为马兰戈尼效应模型的精确仿真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