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国产射频芯片龙头一季度转亏,射频芯片未来何去何从?

4小时前浏览3

在射频领域,射频芯片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核心部件,承担着射频信号收发、放大、滤波以及调制解调等重要功能,其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物联网设备、汽车电子、卫星通信与雷达系统等众多关键领域,堪称射频领域的璀璨明珠,备受瞩目。而卓胜微,作为国产射频芯片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发展动态一直受到全行业的密切关注。然而,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卓胜微的亏损态势仍在延续,这一情况不仅令投资者忧心忡忡,更引发了整个行业对射频芯片未来走向的深度思考。

卓胜微 2025 年第一季度的成绩单表现不佳。其营业收入仅为 7.56 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 11.90 亿元,大幅减少了 36.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跌入亏损区间,达到-4662.30 万元,与上年同期 1.98 亿元的盈利相比,同比下降了 123.57%;扣非净利润同样表现糟糕,为-5444.55 万元,同比下降 128.00%。

从卓胜微自身给出的营收下降原因来看,上年行业季节性周期变化较弱,导致本期收入同比下滑,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因素。全球射频芯片市场长期以来一直被美国和日本的几大厂商所垄断,例如 Skyworks、Qorvo、Broadcom、Murata 等,它们占据了全球 85%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作为国产企业的卓胜微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尽管卓胜微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巨大,2024 年研发费用高达 9.97 亿,其自研的 L-PAMiD 模组性能也接近行业顶尖水平,但在量产进度上仍比国际竞争对手落后两年以上,这使得其产品在市场推广过程中遭遇了不小的阻碍。

同时,卓胜微在 2025 年第一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 1.09 亿元,主要原因是存货跌价准备的增加,这清晰地反映出公司存在存货积压或产品滞销的问题。此外,公司 73%的收入依赖于前五大安卓手机客户,客户结构过于集中,一旦这些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如订单减少或合作关系出现变动,公司的营收将受到严重冲击。2025 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 12%,作为手机射频芯片供应商的卓胜微,其业绩自然受到了较大影响。而且,第一季度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了 327.05%,主要是由于借款利息的增加,这进一步加重了公司的运营负担,侵蚀了利润空间。

尽管卓胜微目前面临困境,但从整个射频芯片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并非毫无希望。从市场规模预测数据来看,2025-2030 年中国射频芯片行业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5 年的 826 亿元增长至 2030 年的 152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2.9%。

从需求端分析,5G 商用的加速推进以及物联网设备的广泛普及,正推动着射频前端芯片的需求急剧增长。其中,5G 射频芯片的年需求量预计将突破 35 亿片,智能家居领域对低功耗蓝牙/WiFi 射频 SoC 芯片的需求占比也将提升至 28%。在技术演进方面,新一代射频 SoC 芯片,如支持多协议并发的 qpg6200l 等,将主导智能家居市场,其休眠电流相较于传统方案降低了 30%。同时,在国产替代政策的推动下,军用雷达射频芯片的自主化率预计将从 2025 年的 45%提升至 2030 年的 68%。当前投资热点主要集中在射频前端芯片在 5G 基站中的模组化集成(年增速 21%)、物联网终端设备的低功耗射频解决方案(年增速 18.5%)以及 GaN 材料在军用射频功率芯片的应用(年增速 25%)等领域。

在国产替代的进程中,国内 射频芯片企业也在不断取得突破。虽然目前国产射频前端芯片的自给率仅为 15%,功率放大器(PA)和滤波器这两大核心器件的进口依赖度分别高达 85%和 92%,但华为海思、卓胜微等头部企业正通过 12 英寸晶圆产线布局实现工艺突破,预计到 2026 年国产化率将提升至 25%。在射频开关领域,卓胜微已实现 10%的市占率;唯捷创芯在 4G PA 领域成功实现国产替代;汉天下、好达电子实现了 SAW/BAW 滤波器的量产,打破了海外垄断;昂瑞微则开发了 L-PAMiD 模组,缩小了与海外的技术差距。

然而,国产射频芯片领域在技术追赶的同时,却面临着利润下跌的困境。过低的利润难以支撑芯片领域的巨额投入,这种“内卷式竞争”在无形之中阻碍了射频芯片技术的发展。如何打破这种内卷局面,是值得所有射频人深思的问题。


注释:截图来自卓胜微一季度年报




来源:射频学堂
汽车电子芯片通信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10
最近编辑:4小时前
射频学堂
硕士 学射频,就来射频学堂。
获赞 153粉丝 346文章 103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射频设计中的关键指标:ACLR及其优化

在射频设计领域,工程师们需要应对众多复杂的系统指标,如EVM(误差矢量幅度)、VSWR(驻波比)、NF(噪声系数)和ACLR(邻道泄露比)等。这些缩写术语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令人困惑,但理解它们对于掌握射频系统设计至关重要。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重要的射频指标——ACLR。No.1 ACLR的定义ACLR是“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Ratio”(邻道泄露比)的缩写,它衡量的是主信道功率与相邻信道功率的比值。另一个与之相似的指标是ACPR(Adjacent Channel Power Ratio,邻道功率比),两者在概念上基本相同,只是名称不同。在基站设计中,通常使用ACLR作为系统指标,而在终端设计中,则更多采用ACPR。在一个射频系统的工作频带(OBW)内,可以划分为多个信道,每个信道的载波带宽称为CBW(信道带宽)。当其中一个信道作为主信道工作时,由于系统非线性的影响,载波信号可能会泄露到相邻信道。主信道与相邻信道的功率比即为ACLR,其计算公式如下:ACLR通常以dBc(相对于载波的分贝值)表示,因此可以通过上述公式直接计算得出。No.2 ACLR的影响虽然ACLR的定义相对简单,但其指标不佳可能会对系统产生显著影响:• 干扰问题:如果ACLR指标不佳,主信道的相邻信道上会出现一个强大的未知信号。如果附近的通信系统恰好工作在这些相邻信道上,这些信号将对该通信系统造成严重干扰,甚至可能导致系统无法 正常工作。• 功率效率问题:根据功率守恒定律,如果相邻信道上有较大的泄露功率,主信道的功率就会相应减少,从而降低通信系统的效率,导致功耗增加。No.3 ACLR的系统要求所有无线通信系统都对ACLR有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基站设计中。例如,在LTE(第四代通信系统)中,3GPP TS 36.141 version 9.12.0 Release 9规定,LTE发射机的ACLR必须大于44.2dBc。在5G NR中,对ACLR的要求更高,基站的ACLR通常需要大于45dB,具体要求详见3GPP TS 38.104 version 15.2.0 Release 15。对于UE(用户设备)端,由于发射功率较低,ACLR的要求相对宽松,具体指标可参考3GPP TS 38.101-1 version 15.2.0 Release 15。不同的无线系统对ACLR有不同的定义和要求,因此在设计射频系统时,必须根据相应的无线通信标准来确保系统满足要求。No.4 如何改善系统的ACLR?ACLR性能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功率放大器(PA)的非线性特性。由于系统的非线性,载波信号会在相邻信道产生泄露。以下是几种改善ACLR的方法:• 改善PA的线性度:• 降低PA输出功率:将PA的工作点调整到线性区域,避免接近压缩点,从而减少互调失真。• 采用数字预失真(DPD)技术:DPD可以显著改善PA在高功率下的线性度,从而降低ACLR。• 选择更高线性的PA:使用线性度更高的功率放大器可以有效减少邻道泄露。• 优化后端器件的损耗:• 降低滤波器和天线的插入损耗:低损耗的滤波器和天线可以确保PA在较低输出功率下仍能满足系统功率要求,同时减少反射功率对系统的影响。• 优化匹配网络:良好的级联匹配可以确保信号功率的最大传输,减少反射功率对DPD等技术的影响。• 保证PA输入信号的纯净性:• 加入信道滤波器:在PA前级加入信道滤波器,可以过滤前级产生的互调失真,从而改善整个射频发射链路的ACLR性能。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射频系统的ACLR性能,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结论ACLR是衡量射频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系统的干扰水平和功率效率。通过理解ACLR的定义、影响及其系统要求,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来优化PA的线性度、降低后端器件损耗和保证输入信号的纯净性,可以显著改善射频系统的ACLR性能。这对于确保无线通信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至关重要。注释:射频学堂原创或者转载的内容,其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射频学堂仅用于知识分享。如需转载或者引用,请与原作者联系。来源:射频学堂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