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从贸易战到技术战:中国锂电多箭齐发,剑指千亿巨头+65%全球版图!

1天前浏览7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2025年,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中国锂电池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达62%,包揽全球TOP10动力电池企业中的7席。然而,光鲜数字背后,欧美“301调查”、锂资源价格暴涨等危机如影随形。《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 重磅出台,这场旨在巩固霸主地位、破解三大痛点的“二次突围战”,正在重塑全球锂电格局。

导语:危机与机遇并存,万亿产业再启征程

2025年一季度,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电池关键矿物“美国化”比例门槛提至80%,全球锂电产业链硝烟再起。与此同时,锂价过山车式波动,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的60万元/吨暴跌至15万元/吨,行业洗牌加速。

在此背景下,《行动计划》 明确提出三大目标:全球市占率守住60%红线、培育3家千亿级锂电巨头、突破固态电池“卡脖子”技术。这不仅是对欧美贸易壁垒的强势回应,更是中国锂电从“规模优势”迈向“技术统治”的战略宣言。

一、破局当下:直面三大痛点的“组合拳”

困境:贸易壁垒+资源波动+技术代差三重夹击

- 贸易壁垒:欧美通过关税、碳关税、关键矿物溯源等手段,试图将中国锂电池挤出全球供应链;

- 资源依赖: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超70%,锂价剧烈波动导致企业成本失控;

- 技术代差: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比传统锂电池高2倍,但量产技术仍被日韩企业把持。

破局动作

1. 技术攻坚:50亿专项资金“揭榜挂帅”

中央财政设立50亿元固态电池专项基金,采用“揭榜挂帅”机制,面向全社会征集技术方案。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已联合卫蓝新能源,建成国内首条GWh级固态电池中试线,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宁德时代透露,其半固态电池将于2025年底装车,续航里程达1000公里。

2. 生态构建:强制采购国产材料保供应链安全

政策要求新能源车企国产隔膜、电解液采购比例不低于70%,推动恩捷股份、新宙邦等企业加速扩产。以隔膜为例,国产湿法隔膜市场占有率已从2020年的65%提升至2025年的85%,成本较进口产品低30%。

3. 全球化布局:海外建厂破解贸易壁垒

宁德时代在印尼建设的60GWh锂电池产业园即将投产,通过“矿产开发+电池制造”一体化模式,将锂资源自给率提升至40%。比亚迪在智利设立电池回收中心,既降低资源依赖,又提前布局“电池碳足迹追溯”合规体系。

二、决胜未来:2027年的三大量化目标拆解

1. 全球市占率60%保卫战

通过海外产能扩张与技术迭代,计划将海外基地产能占比从10%提升至30%。到2027年,中国锂电池全球市占率力争稳定在65%以上,确保“世界锂电看中国”的格局。

2. 千亿巨头培育计划

政策将对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头部企业给予用地、税收倾斜,目标培育3家年产值超千亿元的锂电航母。预计到2027年,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有望突破35%,营收突破5000亿元。

3. 固态电池量产突破

依托“揭榜挂帅”项目,固态电池生产成本预计下降40%,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2027年前,至少3款搭载固态电池的国产新能源车型实现商业化量产,打破日韩技术垄断。

深层逻辑:中国锂电突围的“四维战略”

1. 技术-资本双轮驱动:50亿专项资金撬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从8%提升至15%,形成“政策引导+市场投入”的良性循环;

2. 产业链闭环思维:从“锂矿-材料-电池-回收”全链条布局,通过强制采购、碳足迹追溯等手段,打造全球最安全、最绿色的锂电供应链;

3. 全球化防御反击:在资源国建厂、建立回收网络,既破解贸易壁垒,又掌握全球锂电产业话语权;

4. 标准先行战略:率先建立电池回收全球标准,将中国技术规范转化为国际规则,抢占产业制高点。

影响与价值:一场重塑全球能源格局的变革

- 普通人:固态电池普及后,新能源汽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充电时间缩短至15分钟;电池回收成本下降,电动车价格有望再降10%;

- 行业:国产隔膜、电解液企业订单激增,2027年相关产业规模预计达5000亿元;回收利用率提升至90%,每年减少锂资源进口10万吨;

- 国家与全球:巩固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推动“双碳”目标加速实现;中国主导的电池回收标准有望成为全球参照,改写行业竞争规则。

结语:没有永远的霸主,只有永不停歇的突破

从被日韩垄断到全球占比60%,中国锂电用十年完成逆袭;如今面对新的挑战,技术攻坚要“死磕”,产业链安全要“闭环”,全球竞争要“破局”。正如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所言:“锂电行业没有舒适区,我们永远在爬坡。”下一个三年,中国锂电如何续写传奇?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汽车新能源材料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05
最近编辑:1天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4粉丝 193文章 2337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四大锂电巨头决定撤资!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 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产业投资一哄而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过剩席卷行业。今年,不少锂电相关项目也因行业供给风向的转变,或叫停、或终止、或变更。仅从月初至今,便有4家锂电巨头叫停了5个项目。第一个是金浦钛业,这家磷酸铁锂龙头在4月7日晚间宣布,拟终止对2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的投资。根据原计划,金浦钛业的全资子公司南京钛白与金川科技园、镍都产业基金共同投资设立参股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并建设20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但随着磷酸铁锂价格跌幅超出预期,金浦钛业便选择及时止损撤出投资。值得一提的是,另一投资方镍都产业基金也退出了该项目,新公司“甘肃金麟”的股东只有国资企业南通瑞翔,且甘肃金麟的注册资本变更为40,000万元。第二个是川恒股份,其在4月9日的年报中提到,因不再具备继续实施的条件,决定终止1万吨/年电池六氟磷酸锂项目的建设。此前计划显示,该项目总投资6.71亿元,选址于贵州省瓮 安县银盏镇经济开发区,预计建设周期为14个月。项目以高纯氟化锂和三氯化磷为主要原料生产六氟磷酸锂,建成后,形成年产10000吨电池级六氟磷酸锂产能。第三个是LG新能源,考虑到市场状况和投资环境,决定撤出在印尼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项目的投资。该大型电池链项目于2022年官宣,由LG领导,LG新能源、LG化学、LX国际、POSCO、华友钴业共同组成的财团决定在印尼投建一个大型产业链项目,涉及镍矿开采、精炼、前驱体、正极材料和电池生产。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全球市场的变化,LG新能源最终决定退出该项目。据路透社的报道,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长表示,该项目的基本计划不会发生变化,华友钴业将与印尼国有企业合作,印尼政府致力于利用本国的矿产资源,将确保这项业务的顺利过渡。第四个是欣旺达,根据其4月22日披露的公告,决定终止在珠海市建设的“欣旺达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和在宁乡的“欣智旺智能硬件宁乡综合生产基地项目”。可惜,由于市场环境、客户情况变化,为有效控制对外投资风险,合理调配资金聚焦主业,欣旺达决定终止以上项目投资。“新风向”引领变革全新的产业周期下,锂电企业的投资风向开始改变。首先,投资主体“头部化”。从开年投融资的数量和金额来看,资本退潮的趋势毫无疑问进一步延续,多数锂电企业投资依旧维持谨慎。这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宁德时代。与大多数锂电企业不同,宁德时代2025年的产能建设速度与前一年相比快了不少。2025年1月,新年伊始,宁德时代便“迫不及待”的将产能建设提上日程。其与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项目投资合同,拟在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A片区投建年产能40GWh电池基地。2025年3月,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5号超级工厂项目正式封顶。该项目于2024年10月21日正式开工,预计2025年8月投产,年产能力将达到25GWh新能源动力电池。同月,宁德时代还与山东东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宁德时代在全国的首个高比例绿电直供零碳产业园;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三期、四期项目在河南洛阳市正式开工。可见,虽然受到供需关系影响,一部分企业相继终止扩产计划,但仍有一些企业选择进一步增资。“头部扩产,尾部收缩”的尴尬局面就此形成。其次,投资产品“高端化”。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会更加关注提升产品品质,强化新技术的研发,纷纷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电池端的凝聚态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技术,材料端的高压密磷酸铁锂、硅基负极等新材料高速发展,产能建设如火如荼。不久前,邦普新一代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56亿元,该项目采用行业领先的第四代磷酸铁锂技术,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45亿元。富临精工近日与四川省射洪市人民政府签约,决定投建锂电正极材料生产项目。最后,投资方向“多元化”随着市场寒意的蔓延,锂电企业开始拓展多元市场。业务上,风光储成为了企业投资的新选择。特别是储能,如今“动力电池+储能系统”的业务模式几乎覆盖了所有电池企业。市场上,海外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久前,昆仑新材正式举行了匈牙利投资项目的官宣仪式,标志着昆仑新材匈牙利项目正式落地;随后,中材科技也决定在匈牙利新设项目公司,建设合计年产能为6.4 亿平方米的湿法涂覆隔膜生产基地;亿纬匈牙利于收到匈牙利德布勒森市出具的建筑许可决定,许可亿纬匈牙利在德布勒森市建立电池制造厂。新的投资风向下,锂电企业的投资布局或许将对中国锂电的全球化发展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