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新文推送——基于测量的非平稳马尔可夫抽头时延线5G-R信道模型

3小时前浏览3
  

北京交通大学

高移动性通信/智能交通电波传播研究组

 


   

文章概况


 
   
   

   

以张雪剑(Xuejian Zhang)为第一作者,何睿斯(Ruisi He)和杨汨(Mi Yang)为通讯作者的文章近日于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Early Access)上发表。        


文章题目为:“Measurement-Based Non-Stationary Markov Tapped Delay Line Channel Model for 5G-Railways (基于测量的非平稳马尔可夫抽头时延线5G-R信道模型)”。


所有作者为:张雪剑(Xuejian Zhang)、何睿斯(Ruisi He)、杨汨(Mi Yang)、丁建文(Jianwen Ding)、陈瑞凤(Ruifeng Chen)、郜帅旗(Shuaiqi Gao)、戚子羿(Ziyi Qi)、张正宇(Zhengyu Zhang)、艾渤(Bo Ai)、钟章队(Zhangdui Zhong)。


DOI: 10.1109/LAWP.2025.3561547          


 

   
   

内容介绍


 


 


5G-R是被全球公认极具前景的下一代铁路通信系统,旨在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信道建模是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其中抽头延迟线(TDL)模型因其简单实用而被广泛应用于系统仿真,并成为3GPP等各种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有的适用于5G-R系统的TDL模型有限。大多数模型未能捕捉非平稳性——铁路通信的一个关键特性,而其他一些模型则不适用于5G-R特定的频段和带宽。本文开展了5G-R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测量工作,构建了一个基于测量数据的五抽头TDL模型,该模型利用一阶二状态马尔可夫链来表示信道非平稳性。我们提取了关键模型参数,包括抽头数、幅度、相位和多普勒频移的统计分布以及状态转移概率矩,并获得了抽头幅值之间的相关性。最后,通过与测量数据和3GPP模型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有望为5G-R系统的设计和链路级仿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图1 测量系统和测量场景。)

图 1(a) 展示了5G-R专网测量场景,其为乡村地区,主要被树木和零星的低矮建筑环绕。此外,铁路沿线的特定铁路相关结构,例如低矮隔墙和接触网杆,也贡献了额外的独特散射体。发射天线安装在塔上,如图 1(b) 所示,并分别连接到塔下的矢量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接收系统由一台位于测试列车车厢内的矢量信号分析仪组成,接收天线安装在车顶,如图 1(c) 所示。两台由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 信号驯服的铷钟来实现时间同步。测量中心频率为 2.16 GHz,带宽为 10 MHz,时延分辨率为 100 ns。测试列车沿逆时针方向以 80 km/h 的恒定速度行驶,如图 1(c) 所示。
   

     
     



       











       

(表1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TDL模型参数。)

   
表1展示了基于测量数据建立的TDL模型的各项参数,包括抽头数、各抽头的时延、功率和状态转移概率、幅值分布、相位分布和多普勒频移分布等


     

 

       



     

   (图2 信道参数萃取结果。(a) 一个 PDP 快照示例,标注了LoS径的时延。(b) 所有抽头振幅的对数正态拟合的累积分布函数 (CDF)。(c) 所有抽头相位的均匀拟合的概率密度函数 (PDF)。(d) 第一个抽头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及其 Jakes 拟合模型,归一化功率以线性单位表示。)

图2展示了部分信道参数的萃取结果。可以发现,抽头振幅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抽头相位在[0, 2π]上均匀分布,抽头的多普勒频率可以由经典的Jakes模型拟合。


       
         

 

           



         

   (图3 建立的TDL模型、测量数据与3GPP 38.901模型(RMa)的均方根时延扩展(RMS DS)的比较。)

图3显示了仿真信道、测量信道和3GPP信道的RMS DS概率分布函数,可用于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可以看出,我们建立的TDL模型与测量数据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相比之下,3GPP信道的拟合结果与实测信道的拟合结果差异较大。这可能是因为3GPP模型无法捕捉信道的“生灭”过程,无法准确表征信道的非平稳性。此外,3GPP模型缺乏对铁路专用信道的适应性,也没有提供针对5G-R系统频率和带宽要求的信道模型。上述结果清楚地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比3GPP模型具有更高的性能,使其更符合动态铁路信道的条件。


   
 
来源:北交大智能交通电波传播研究团队
ACT系统仿真建筑ANSA通信UM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05
最近编辑:3小时前
北交大智能交通电波传播研究团队
博士 高移动性通信技术研究组
获赞 1粉丝 6文章 30课程 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