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
高移动性通信/智能交通电波传播研究组
文章概况
以张雪剑(Xuejian Zhang)为第一作者,何睿斯(Ruisi He)和杨汨(Mi Yang)为通讯作者的文章近日于IEEE Antennas and Wireless Propagation Letters (Early Access)上发表。
文章题目为:“Measurement-Based Non-Stationary Markov Tapped Delay Line Channel Model for 5G-Railways (基于测量的非平稳马尔可夫抽头时延线5G-R信道模型)”。
所有作者为:张雪剑(Xuejian Zhang)、何睿斯(Ruisi He)、杨汨(Mi Yang)、丁建文(Jianwen Ding)、陈瑞凤(Ruifeng Chen)、郜帅旗(Shuaiqi Gao)、戚子羿(Ziyi Qi)、张正宇(Zhengyu Zhang)、艾渤(Bo Ai)、钟章队(Zhangdui Zhong)。
DOI: 10.1109/LAWP.2025.3561547
内容介绍
(图1 测量系统和测量场景。)
(表1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TDL模型参数。)
(图2 信道参数萃取结果。(a) 一个 PDP 快照示例,标注了LoS径的时延。(b) 所有抽头振幅的对数正态拟合的累积分布函数 (CDF)。(c) 所有抽头相位的均匀拟合的概率密度函数 (PDF)。(d) 第一个抽头的归一化多普勒频率及其 Jakes 拟合模型,归一化功率以线性单位表示。)
图2展示了部分信道参数的萃取结果。可以发现,抽头振幅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抽头相位在[0, 2π]上均匀分布,抽头的多普勒频率可以由经典的Jakes模型拟合。
(图3 建立的TDL模型、测量数据与3GPP 38.901模型(RMa)的均方根时延扩展(RMS DS)的比较。)
图3显示了仿真信道、测量信道和3GPP信道的RMS DS概率分布函数,可用于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可以看出,我们建立的TDL模型与测量数据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相比之下,3GPP信道的拟合结果与实测信道的拟合结果差异较大。这可能是因为3GPP模型无法捕捉信道的“生灭”过程,无法准确表征信道的非平稳性。此外,3GPP模型缺乏对铁路专用信道的适应性,也没有提供针对5G-R系统频率和带宽要求的信道模型。上述结果清楚地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比3GPP模型具有更高的性能,使其更符合动态铁路信道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