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宁德时代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压轴演讲,宁德时代开启多核宇宙,一场重塑能源边界的技术革命!

4小时前浏览1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低垂的果实摘完之后,还是要更多投入研发创新。”宁德时代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说,截止2024年,公司拥有及正在申请的国内外专利合计43354项,“排在第二,第一就不解释了”。听到这么说,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025年4月21日在上海,宁德时代以一场名为“边界·觉醒”的首个超级科技日,不仅是发布了几款电池产品,更是宣告了一个由技术创新驱动的全新能源纪元的开启——一个突破单一化学体系束缚,真正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多核时代”。

这不仅是宁德时代自身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被认为是全球新能源产业迈向深度定制化、场景化应用的关键一步。

这个超级科技日,宁德时代来了一群公司的博士,甚至主持人都是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的公司的博士,宁德时代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曾毓群也分享压轴的演讲,强调宁德时代不仅是一个新能源的企业,更是一家科技创新驱动的公司。

市场的脉动与未竟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在中国,2025年3月,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历史性地达到了51.1%,这意味着每售出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

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的背后,是用户日益多元化、精细化的需求图谱。广袤的北方,冬季低温对电池性能的严峻考验;崎岖的山路越野,对动力持续性和安全性的极致要求;跨越山海的长途出行,对续航里程和补能效率的殷切期盼——这些特定场景下的“痛点”,如同拼图上缺失的板块,亟待技术创新来填补。

宁德时代,这家连续八年(2017-2024)稳坐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头把交椅、连续四年(2021-2024)领跑储能电池出货量的巨头,显然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的脉动与用户的呼唤。其2024年高达186亿元的研发投入,超过20000名的研发人员,以及截至2024年底合计43354项的已拥有及正在申请的国内外专利,共同构筑了其勇闯技术“无人区”的底气。

钠新破冰:重塑能源基石,无惧极寒

现场发布会推出的三大明星产品中,“钠新电池”无疑承载着突破资源边界、夯实新能源基础的战略意义。

作为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的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钠新电池的问世,是对锂资源“卡脖子”困局的一次有力回应。钠,这种地壳中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元素,为能源利用从“单一资源依赖”迈向“能量自由”开辟了新径。

钠新电池家族包含两款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它们共同的亮点是惊人的全温域适应性,可在零下40℃至零上70℃的极限环境中稳定工作。特别是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即使在零下40℃的极寒条件下,依然能保持90%的可用电量;即便在仅剩10% SOC(剩余电量)的极端状态下,零下40℃整车动力也基本不衰减,真正实现了“极寒如常温”的颠覆性体验。

性能方面,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毫不逊色。其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这是当前全球量产钠离子电池的最高水平,已可比肩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它支持峰值5C的快充速率,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循环寿命更是超过惊人的1万次。

更值得称道的是其安全性,钠新电池从材料本征层面消除了热失控中的助燃因素,实现了从“被动防御”到“本质安全”的跨越。现场演示中,无论是电钻穿透还是锯断电芯,钠新电池均表现出“不起火、不爆炸”的卓越稳定性。这款划时代的电池将于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

另一款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则直击商用车领域的痛点。其使用寿命突破8年,实现了“车电同寿”的理想状态,全生命周期总成本相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了61%。它具备全电量深度放电、零下40℃一键启动、久置一年仍可启动的优异特性,且自放电率低于3%。这款产品将于2025年6月开启规模化量产,首发搭载于一汽解放车型,有望推动商用车行业迈入“天下无铅”的新时代。

钠新电池的横空出世,不仅补足了电池在极寒环境下的应用短板,更为多化学体系融合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骁遥双核:开启能量自由的多核纪元

如果说钠新电池是拓宽了能源的边界,那么“骁遥双核电池”则是对电池架构与能量管理逻辑的一次彻底重构,它标志着宁德时代正式开启了“多核时代”。

骁遥双核电池的核心在于其创新的“双核架构”和颠覆性的“自生成负极技术”。双核架构,意味着电池包内拥有两个强大的“独立能量区”,并具备五大双核功能: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管理双核以及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

这种设计,如同航空引擎的双保险,极大地提升了动力输出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未来L3、L4级别智能驾驶时代,能为整车提供前所未有的可靠供能保障。

例如,“高压双核”通过独创的“故障切割+能量重构”机制,能在毫秒内完成健康能量区的无感接管,确保极端场景下高压供电不中断;“结构双核”采用“堡垒式双舱结构设计”,即使单舱物理失效,也能保障车辆继续行驶。

而“自生成负极技术”,则是一项原子层级的革命。它不再依赖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而是让元素以金属形式直接沉积在集流体上。这一突破使得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这意味着在相同的电池包空间内,可以容纳更多电量,支撑更长续航。该技术具有广泛的适配性,与三元体系结合时,能量密度甚至可以提升至1000Wh/L以上。

基于这两大核心技术,骁遥双核电池首创了“电电增程”理念。系统能够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用户驾驶习惯,智能调控主能量区和增程能量区的分配策略。更妙的是,这两个能量区可以采用不同的化学体系,“分工协作、取长补短”,突破单一化学体系难以兼顾全场景的技术瓶颈。

发布会现场展示了三种跨化学体系的双核解决方案,生动诠释了“定制化”的魅力:

1. 骁遥“钠-铁”双核:由钠新电池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组成。充分利用钠新电池优异的低温性能,解决北方用户冬季焦虑。在轴距2.75米的车型上,可实现75度以上电量,综合续航突破700公里,真正做到“全温域畅行”。

2. 骁遥“铁-铁”双核:由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构成。在轴距接近3米的车型上,可轻松实现1000公里纯电续航,同时保持极低的用车成本,每公里通勤成本低至1毛钱。并且主能量区支持峰值12C超充,5分钟即可补能至70% SOC。经济性与长续航完美兼得。

3. 骁遥“三元铁/双三元”双核:针对高性能需求,“三元铁”由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自生成负极电池组合,主能量区三元电池可提供超1兆瓦的强劲动力,即使电量低至20%,仍可输出超600kW功率,峰值充电倍率亦可达12C。而升级版的“双三元”双核(三元电池+三元自生成负极电池),在轴距3米的轿车上,配电量可突破180度,纯电续航里程更是突破1500公里,将性能与续航推向新高峰。

骁遥双核电池,以其“双核无限组合”的灵活性,让电池从“功能同质化”走向“场景个性化”,堪称动力电池领域的“六边形战士”。这种从“技术叠加”到“场景重构”的跃迁,不仅将应用于乘用车,未来还将在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储能等全领域落地,并有望加速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程。

第二代神行:超充再进化,速度与里程兼得

如果说2023年发布的第一代神行超充电池开启了“全民超充时代”,那么此次发布的“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则再次将超充性能推向了新的巅峰。

这款电池是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续航和峰值12C超充速度的磷酸铁锂电池。

12C的峰值充电倍率意味着其峰值充电功率高达1.3兆瓦,实现了“1秒补能2.5公里”的惊人速度。发布会上“5分钟充好,10分钟充饱”(5分钟补能520公里)的口号,让充电焦虑成为历史。即便在零下10℃的低温环境下,其从5%充至80% SOC也仅需15分钟,比当前行业最高水平提升了100%,真正做到了低温如常温。

更难能可贵的是,极速充电并未以牺牲续航为代价。通过材料创新(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达415~425Wh/L)和系统结构优化(CTP 3.0技术升级,整体空间利用率达75%),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实现了800公里的超长续航。

此外,它还具备全温域、全SOC区间的强劲动力输出。即使在亏电状态下,仍能提供830kW(等效1100匹马力)的输出功率;在零下10℃低温亏电的严苛环境下,依然能满足百公里加速的动力需求。配合宁德时代独有的智能电池算法,基于1800多万辆车、3000多亿公里的工况数据构建模型,SOC估算精度在未满充状态下也能达到3%以内,让用户对电量掌控更加精准从容。

多核时代的本质:以用户为中心的“您的时代”

从钠新电池的“本质安全”与“全温域”,到骁遥双核的“定制化组合”与“场景适应”,再到第二代神行的“极速补能”与“长续航兼得”,宁德时代此次发布的三款产品,共同勾勒出一个全新的动力电池图景。

这个图景的核心,正如宁德时代所言,是从过去的“参数推动”转向“需求引领”。多核时代的本质,是真正以用户为中心,深刻理解不同地域、不同场景、不同偏好的用户需求,通过多元化学体系和创新架构的灵活组合,提供恰如其分的解决方案。这不再是单一维度的性能竞赛,而是围绕用户体验的全方位进化。

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的这场发布会,不仅是一次技术实力的展示,更是一次对未来能源格局的深刻思考和布局。凭借其在材料体系、系统结构、极限制造、商业模式上的四大创新体系,以及持续领先的市场地位(2024年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7.9%,储能电池市占率36.5%)和强大的全球制造能力(13大生产基地,包括3座全球灯塔工厂和首家电池零碳工厂),宁德时代正引领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

其提出的2025年核心运营碳中和、2035年价值链碳中和的零碳战略目标,更彰显了其作为行业领导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当钠新电池为能源独立铺设基石,当骁遥双核为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当神行超充让电动出行再无羁绊,一个更加清洁、高效、便捷、多元的能源未来正加速到来。宁德时代开启的“多核时代”,归根结底,是为每一位用户创造的——“您的时代”。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化学航空船舶汽车新能源爆炸材料储能工厂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05
最近编辑:4小时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4粉丝 193文章 2337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汽车巨头Stellant与Factorial 联合验证,车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75Wh/kg!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4月25日消息,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宣布,其与美国电池企业Factorial Energy联合验证了后者开发的汽车尺寸固态电池FEST,该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375Wh/kg。Stellantis提供的其他数据显示,FEST电池容量达77Ah,寿命循环已达600多次,支持-30℃~+45℃的工作温度范围。在室温下,仅需18分钟即可从15%充电到90%以上,同时支持4C高功率放电。 Stellantis:Stellantis是由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和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于2021年合并而成的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及出行方案提供者。集团旗下拥有众多知名汽车品牌,如标致、雪铁龙、欧宝、沃克斯豪尔、阿尔法·罗密欧、克莱斯勒、道奇、玛莎拉蒂、菲亚特等。Stellantis正在执行其“Dare Forward 2030”战略计划,目标是到2038年成为一家净零碳排放移动出行科技公司。Factorial Energy:Factorial Energy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汽车电池研发商,专注于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其开发的固态电池技术FEST具有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长寿命和高安全性等特点。Factorial已与包括Stellantis、梅赛德斯-奔驰等在内的全球领先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后续,Stellantis将继续推进之前公布的同Factorial的合作计划:到2026年将Factorial的固态电池集成到示范车队中,通过实际驾驶对Factorial的电池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评估,将通向商业化之路推向下一阶段。Stellantis首席工程和技术官Ned Curic表示:“达到这一性能水平体现了我们与Factorial合作的优势。这一突破使我们站在了固态革命的前沿,但我们不会止步于此。我们将继续携手合作,不断突破极限,提供更先进的解决方案,让我们更接近更轻、更高效的电池,为客户降低成本。”Factorial Energy首席执行官黄思宇则称:“电池开发就是妥协的艺术。优化一项功能固然简单,但在汽车级电池中兼顾高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快速充电和安全性,并通过OEM的验证则是一项突破。与Stellantis合作取得的这一成果将下一代电池技术从研究带入现实。”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