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分子材料的广阔领域中,PVT 曲线作为一种关键的研究工具,正逐渐展现出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PVT 曲线,即聚合物材料的压力(Pressure)、体积(Volume)和温度(Temperature)之间的关系曲线,它如同一个微观世界的解码器,为我们揭示了高分子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行为奥秘,对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加工以及产品质量控制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材料的结晶特性,PVT 曲线主要分为无定形材料和结晶型(包括半结晶型)材料两种典型类型。无定形材料的 PVT 曲线相对较为平滑,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附近,曲线斜率会发生明显变化。这是因为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高分子链段的运动被冻结,材料表现出类似玻璃的脆性和刚性;当温度升高超过 Tg 时,链段开始能够自由运动,材料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增强,体积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 。以常见的聚苯乙烯为例,在低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时,它质地坚硬、易碎,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接近并超过 Tg,聚苯乙烯开始变得柔软,易于加工成型,同时体积也有所膨胀,反映在 PVT 曲线上就是斜率的改变。
图1:结晶材料PVT曲线
图2:非结晶材料PVT曲线
结晶型材料的 PVT 曲线则更为复杂,除了在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有变化外,在熔点(Tm)处还会出现明显的转折。在熔点以下,结晶型材料内部存在着有序的结晶区域和无序的非晶区域,当温度升高接近熔点时,结晶区域开始逐渐熔融,转变成无序的液态,这一过程伴随着体积的突然增大,使得 PVT 曲线在熔点处出现明显的拐点。比如聚乙烯,作为典型的结晶型高分子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当温度达到其熔点时,原本紧密排列的结晶结构被破坏,分子链的活动范围大幅增加,材料的体积迅速膨胀,在 PVT 曲线上呈现出显著的变化。这种不同类型材料 PVT 曲线的差异,为我们区分和研究高分子材料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柱塞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 PVT 曲线测试方法之一,也被称为直接法。其测试原理是将受测材料放置于一组具有加热、冷却功能且温度可控的测试料筒内,样品直接与施压柱塞接触(如图所示) ,使用密封垫将材料包覆,防止泄漏。测试时,通过上、下活塞对材料施加压力,并利用高精度行程传感器测量材料的体积变化,进而得到比容值(密度倒数)的变化 。由于该方法的测试条件相对接近射出成型制程,且已形成国际标准规范 ISO 17744,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众多科研人员和企业的青睐。
图3:常规的聚合物PVT 曲线测试方法,(a) 为柱塞法;(b) 为封闭液法
不过,封闭液法也存在局限性。需要单独校正封闭液的体积变化量,且测试温度范围相对较小。在适用材料方面,适合材料表面摩擦系数高(如 ABS )、柱塞密封困难(高压熔点温度高于 300°C )以及有氧环境受热易分解的材料;不适用多孔材料,因为介质会深入到样品中,影响体积测定。
以收缩和翘曲问题为例,在射出成型过程中,聚合物材料从高温熔融态注入模具型腔后,会经历冷却和压力变化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对材料的 PVT 关系掌握不足,就可能导致最终成型制品的密度不均匀。当制品不同部位的密度存在差异时,就会产生内部残余应力,这种应力的存在是导致制品翘曲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研究 PVT 曲线,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体积变化规律,从而优化成型工艺参数,如调整保压时间、保压压力以及冷却速率等,使制品在冷却过程中能够均匀收缩,有效减少内部残余应力,提高制品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
模流分析通过对模具内塑料熔体的流动、传热、保压等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可以在模具制造之前预测制品可能出现的缺陷,如熔接痕、气穴、翘曲变形等,从而提前优化模具设计和成型工艺参数,实现 “零量产” 的目标。而聚合物 PVT 曲线作为 CAE 模流仿真分析的重要输入参数之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着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只有输入真实准确的 PVT 曲线数据,结合模具数据和成型机台数据,才能更精准地模拟预测成型过程,提高 “零量产” 的成功率,推动射出行业向智能制造迈进。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凭借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专业的人才团队,在 PVT 测试方面具备显著优势,能够为广大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此外,还注重专业加工指导。专家团队深入研究高分子材料 PVT 特性及应用,依据客户材料与产品要求,结合测试数据制定个性化方案,涵盖模具设计到质量问题解决,助力客户提质增效、增强竞争力。
国高材分析测试中心PVT测试设备
技术参数:
符合标准:ISO 17744
测试模式:等温模式,等压模式
温度范围:0~450℃
最高降温速率:30K/min
力值:最大值20kN
精度:0.4%(1%~100%满力值范围)、精度:0.8%(1%~10%+5%数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