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工作温度范围:通过多元快离子脱嵌技术和复合抗冻电解液技术,实现-40℃至70℃的全温域工作。其中,在-40℃的环境下,仍能保持90%的可用电量。
可峰值5C充电,SOC 30%至80%充电仅需10min,循环寿命>1万次,使用寿命超8年。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2025年6月量产。
这里的安全性测试令人印象深刻,经历了这种极端的安全测试,电池完全没有起火和爆炸,如果量产产品也能够达到这种安全等级,确实是突破性的技术进步。
根据文献报道,与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在成本、倍率性能、温度特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但是能量密度偏低,现在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与磷酸铁锂相当,如果再实现高安全性,钠离子电池更具竞争优势。
图1 三元和磷酸铁锂电池与钠离子电池比较
这里通过文献1来对比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特别是安全性。如图2所示,与LFP相比,SIB 在 0 °C 下表现出更高的容量保持率,SIB 的容量留存率比 LIB 的容量保持率高 13.93%。此外,在 0.5 C、1 C、1.5 C、2 C 和 3.0 C 下,钠离子电池 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 100.00%、100.00%、95.64%、96.44%和 93.60%,而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 98.10%、96.20%、94.72%、94.32%、94.32%、94.32%和 94.32%。94.02%。
图2 (a)钠离子电池与(b)磷酸铁锂电池低温性能比较
钠离子电池高倍率下,循环性能低于磷酸铁锂电池。
图3 (a)钠离子电池与(b)磷酸铁锂电池循环性能比较
对电池进行过充电循环测试,过度充电水平被设定为 5%、10%和 15%。对于 磷酸铁锂电池,上限电压为 3.65 V,过充电电压分别为 3.8 V(5%)、4.0 V(10%)和 4.2 V(15%)。对于钠离子电池,上限电压为 3.95 V,过充电电压分别为 4.2 V(5%)、4.4 V(10%)和 4.6 V(15%)。20次过充电循环测试,对于锂离子电池,正常和在 5%、10%和 15%过充电时的剩余容量分别为 98.97%、98.89%、98.86%和 99.07%。对于钠离子电池,正常充电和在 5%、10%和 15%过充电时的剩余容量分别为 99.70%、97.65%、92.08%和 67.72%。 结果表明,随着过度充电程度的增加,两种电池的容量保持率逐渐下降,并且下降速度加快。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表现出明显更快的降解速率。
图5 (a)钠离子电池与(b)磷酸铁锂电池过充电循环性能比较
电池在保持在 25 °C 的恒温室中以 0.5C、1C、1.5C、2C 和 3C 的倍率放电。在放电过程中,监测电池的表面温度,如图5所示。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在这些放电倍率下的峰值温度分别为 27.65 °C、29.84 °C、31.56 °C、33.12 °C 和 36.45 °C。相比之下,钠离子电池在相同条件下峰值温度分别为 27.67 °C、29.41 °C、30.82 °C、30.46 °C 和 33.27 °C 。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始终表现出较低的表面峰值温度,其中温度差异分别为 0.387 °C、0.675 °C、2.341 °C 和 2.683 °C。
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钠离子电池经历了热失控,而磷酸铁锂电池没有。如图6所示,当监测点 T2 处的温度达到 81.6 °C 时,钠离子电池的电压突然下降到 0.53 V,并保持约 135 s。 当 T2 进一步升高到 194.6 ℃时,钠离子电池的电压下降到 0V 在 SIB 的热失控过程中,T2 的峰值温度达到 273.9 ℃,而 T3 和 T1 温度记录分别为 102 ℃和 171.7 ℃。 相比之下,磷酸铁锂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表现出热失控,其最高温度达到 140°C,电压保持稳定在 3.3 V 左右,没有明显的波动。从这些数据来看,钠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并不一定高于磷酸铁锂电池。
图6 钠离子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比较
文献2对比了26700圆柱钠离子和锂离子电池热特性。结果表明,两种电池类型都排放大量的白色烟雾。锂离子电池产生更多的烟雾,表现出更快的喷射速度,并且在热失控期间具有更长的喷射持续时间。此外,钠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更早激活其安全阀,安全阀打开温度、最高温度和总质量损失显著降低。
图7 钠离子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热特性比较
文献3研究了相同尺寸的钠离子电池、LiFePO4(LFP)电池和 LiNi0.5Co0.2Mn0.3O2(NCM523)电池在不同加热功率(300W、400W 和 500W)下的热失控行为。基于雷达图的热失控危险性评估模型表明,钠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危险性介于 NCM 523 和 LFP 电池之间。
图8 (a)不同加热功率下钠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危害评估。(b)500 W 下钠离子、NCM523 和 LFP 电池的热失控危害评估对比。
从研究结果来看,个人倾向于认为钠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介于 三元 和 LFP 电池之间,宁德时代通过技术革新如果能够实现量产钠离子电池在极端安全测试条件下也不起火不爆炸,有利于钠离子电池的推广利用。
参考文献:
[1] Xu, Han, Guoqing Zhang, Jiantao Zhang, Jiangyun Zhang, Hongwei Wu, Liqin Jiang, Wenzhao Jiang, Jun Liu, and Kang Peng. 2025.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behaviors of sodium ion and lithium ion batte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cience 20 (6): 101027.
[2] Huang, Xu, Hongling Jing, Ming Yang, Hui Lu, Feng Xue, Junchao Zhao, Xudong Cheng, Heping Zhang, and Yangyang Fu. 2025.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rmal and gas characteristics of 26700 sodium-ion and lithium-ion batterie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631: 236270.
[3] Li, Zhiyuan, Zhixiang Cheng, Yin Yu, Junjie Wang, Longbao Wang, Wenxin Mei, and Qingsong Wang. 2025. "Thermal runaway comparison and assessment between sodium-ion and lithium-ion batteries."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93: 84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