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500Wh/kg凝聚态电池要来了?

6小时前浏览0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2025418日,宁德时代宣布即将在21日举办主题为“边界觉醒”的超级科技日(CATL TECH DAY 2025并通过全球11大官方平台和300家媒体同步直播。

通常企业举办发布会都会在前三天慢慢进行预热。不过这次宁德时代却十分安静,没有剧透任何跟发布会相关的内容。

那么,本次科技日到底会发布什么技术?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血液,本文带您分析


一、超级科技日主题分析  

从超级科技日海报来看,除了主题“边界觉醒”之外,配图中透漏的信息也只是一个类似边界的形状(Horizon),且并没有指出是怎样的边界。

这些边界肯定跟电池性能相关,比如快充,安全,寿命,能量密度,功率,高低温等等。

在快充方面,比亚迪已经提前一个月发布了峰值10C的兆瓦闪充系统,能够实现5分钟补能60%。

宁德时代CTP高焕在3月底百人会上提到“不能为了超充过多牺牲产品的可靠性、寿命或者安全,甚至能量密度,这是不可取的“。

可见本次技术日应该不会突破快充的边界。


同样是在百人会上,高焕演讲的主题主要围绕宁德时代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并且通过技术的突破,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

不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在电船和低空经济等新场景也会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

而且提到了整个产业处在智能化突破的临界点上,都在等待着能量的积累爆发。

所以很可能宁德时代的科技日会结合智能化和高比能这两个主题的结合展开。

巧合的是,虽然宁德时代国内的宣传没有提到超级科技日的具体内容,但在国外X平台上,在418日官宣的前一天,发布了春晚时跟峰飞科技合作的eVTOL垂直起降航空器。

最大起飞重量2吨,最高速度最高可达200公里每小时,纯电最大航程250公里。

将这两则消息联合起来,不禁让人猜想,宁德时代很可能要发布能量密度超高的电池体系,进一步突破边界,拓展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二、500Wh/kg凝聚态电池要来了?  

提起能量密度,早在2023年的4月,宁德时代就发布了凝聚态电池,号称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 能够支持民用航空商业大飞机的运行(参考凝聚态电池到底是什么)。

这一次 超级技术日上,很可能带来关于这款电池的更多信息。


此前笔者就从经分析过实现500Wh/kg的几种技术路线,其中正极材料可以选择超高镍三元(克容量>220mAh/g)或者富锂锰基(克容量>300mAh/g而负极材料可以选择硅碳负极或者锂金属负极。

不同技术路线都有相应的玩家,比如Amprius采用的是高镍加高硅路线,而Enpower采用的是高镍和锂金属路线,万向一二三前段时间发布的860Wh/kg的电池采用的是富锂锰基的路线。

对于宁德时代的500Wh/kg电池,正极大概率是高镍材料,负极可能是锂金属。

毕竟在去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吴凯总做的报告中,其400Wh/kg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就采用了锂金属负极。

而且根据欧阳明高院士在百人会上的报告,500Wh/kg几乎是能够兼容安全以及1000次循环的一个瓶颈了。

再往上600Wh/kg甚至800Wh/kg的电池,循环寿命可能也就个位数。且安全与否未知,很难在汽车上应用。



当然了,如果采用锂金属的话,哪怕是全固态电池,其安全性能也很难保证。这方面确实需要业内龙头来集中研发资源来攻关。

此外,锂金属因为枝晶的问题,也需要更加智能的检测和控制手段才能尽可能避免安全隐患。

      小结:宁德时代宣21日的超级科技日,大概率是要发布能量密度超过500Wh/kg的高比能电池,将电池能量密度的边界进一步向外延伸,扩展在航空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当然了,宁德时代一直以来都是高比能电池的行业引领者,也许会带来远超500Wh/kg的电池作为惊喜。同时,能量密度200Wh/kg的钠电池也可能作为彩蛋。

这两种体系,可能都应用了碱金属作为负极,需要智能化的检测和控制来保证安全。具体情况如何,让我们明日揭晓。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材料控制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5-05
最近编辑:6小时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4粉丝 193文章 2337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人形机器人催生锂电发展新“风口”!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举行。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首次“人机共跑”,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其中有身高1.8米、步幅较大的“天工”,有身高82厘米、小巧灵活的“小海”,还有能续航6小时的“行者二号”。 此前的蛇年春晚上,10多台宇树机器人身着花棉袄登上舞台,与真人舞者一起扭秧歌、转手绢,引起广泛关注。人们惊呼,人形机器人来到普通人生活了。围绕人形机器人的投资正在升温。北京、上海、深圳等10多个地方政府已建立亿元以上规模的产业基金。从事具身智能的企业数量在增加,融资规模不断提高。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的兴起,机器人用电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池不仅是机器人的动力源泉,还直接影响其续航能力、性能表现和应用场景。 01 机器人领域电池的核心应用要求 高能量密度与轻量化机器人需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长时间续航,要求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以上(如欣旺达半固态电芯已达500Wh/kg),同时需轻量化设计以匹配人形机器人或服务机器人结构限制。高功率输出与快充能力动态动作(如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后空翻)需电池支持3C以上放电倍率,且快充需在30分钟内恢复80%电量。部分工业机器人甚至要求5C放电能力以应对高负载场景。安全性与环境适应性需通过过充/过放保护、热失控防护(如磷酸铁锂电池耐高温特性),并适应-20°C至60°C环境温度。医疗机器人等场景还要求零漏液设计。长寿命与智能管理循环寿命需超过2000次(消费级)至5000次(工业级),结合AI算法实现SOC/SOH误差<1.5%的精准监控。 02 当前技术应用进展 主流电池技术突破 三元锂电池:应用于特斯拉Optimus等高端人形机器人,采用52V圆柱电芯设计,兼顾能量密度(2.3kWh)与动态响应。磷酸铁锂电池:在AGV物流机器人、焊接机器人中普及,苏州某工厂配送机器人已实现耐高温、零燃烧应用。半固态电池:欣旺达半固态电芯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率先用于低空飞行器及服务机器人。企业应用案例蔚蓝锂芯:为宇树科技机器狗提供定制化锂电池,支持数小时连续作业,快充效率提升30%。德赛电池:研发固态电池技术,解决人形机器人高安全需求,并布局智能电池管理系统(BMS)。圣阳股份:圆柱锂电池适配多地形机器人,金属回收纯度达99.7%,推动可持续应用。智能化管理创新 AI驱动的动态充放电策略已落地,如蔚蓝锂芯通过机器学习优化电池工况,延长20%使用寿命;德赛电池BMS系统实现72小时热失控预警。机器人用电池技术的发展对机器人行业的进步至关重要。当前,锂电池仍是主流技术,但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的崛起将为未来带来更多可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机器人用电池将在性能、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